新形势下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的管理和安全控制
于晓林
山东奥邦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2
摘要:高速公路工程的工期主要在于设备的工作效率和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而设备的工作效率能够明显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时间。因此必须要将信息化融入管理模式中,可以设置GPS定位系统和前场设备远程监控等设施,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还能够合理的安排每个项目的机械设备,增加其使用效率,减少因闲置而浪费资金的情况出现。光纤传感智能监测方案通过实时监测,对潜在危险进行预警,降低或避免事故发生造成的危害。其中,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可实时、连续、在线对隧道内的光缆温度进行监测并定位,具备精度高、监测距离长等优势。
关键词: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管理;安全控制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工程的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对交通工程施工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特别要做好交通工程施工的管理与安全控制,减少施工安全风险,保证交通工程的施工目标能够顺利完成。通过深入分析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管理与安全控制的内容和意义、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管理与安全控制现状,探究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管理与安全控制的策略,有利于提出一些可靠的参考依据,促进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管理与安全控制的有效进行。
1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管理与安全控制的内容
1.1安全分析
在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管理与安全控制中,要求工作人员做好安全分析,以便采取合理的管理方法完成施工设备管理与安全控制。安全分析包含对安全管理系统的操作、环境、功能、可靠性等相关指标的规定,将安全分析的结果作为依据,开展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发挥安全管理具有的作用。一般在交通工程施工设备安全管理中,需要对施工设备、施工环境、施工人员等多个方面进行安全管理,且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将影响安全管理,使得交通工程施工设备安全管理的内容发生变化。
1.2事故预防
在完成系统评价后,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事故预防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通过对各个施工区域的安全管理进行强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的作用,避免因人为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可以采用事故树、鱼刺图等分析方法,准确判断交通工程施工设备中的安全隐患,对安全事故发生率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出科学的事故预防工作方案,进一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使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管理与安全控制的效益得以提升。
2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管理中的不足
2.1高新机械设备利用率不高
在高速公路项目施工过程中,高科技的机械设备能提升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并能在降低施工能耗的同时,保证现场施工的安全性。因此,为有效开展精细化管理措施,需要优先选择综合性能较好、造价合适的机械设备。对于筑路机械设备而言,良好的性价比不仅能节省施工费用支出,也使机械设备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避免像传统老旧设备一样高耗能、环保效益差、维护频繁,同时现代化的新型机械设备能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负荷,且便于保养和维修。
2.2信息技术利用不足
在其他领域,信息技术的使用已经非常的成熟,广泛地运用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等。但是在高速公路工程中,信息技术无法成熟的使用,对设备使用时不能全面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便利,不能将所有的设备建立起完整的管理模式,不能建立信息化网络助管理工作的开展,不能提升设备的管理效率。
3新形势下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管理和安全控制的策略分析
3.1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在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的管理与安全控制中,应做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以此提高施工设备管理与安全控制的工作水平,促进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在交通工程施工前,应建立专门的管理小组,要求工作人员充分掌握工作情况及工作需要,合理安排人员岗位,将一岗双职制度落实,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各个部门、各个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做好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管理与安全控制。在交通工程施工前,应安排专业的人员对施工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以便能够掌握施工安全风险的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及合理性的管控措施,保证交通工程的施工安全。其次,需要将交通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制度落实,按照施工方案开展工作,确保所有人员能够共同参与交通工程施工设备的管理与安全控制中,提高施工设备管理与安全控制的效果。
3.2设备管理的信息化
传统的台账纸质管理方式存在信息录入慢、时效性差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化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信息化措施的应用,能有效实现高速公路项目施工现场种类繁多的大量筑路机械设备的高效管理,既提升各种器械的利用率,也保证施工安全。便于获得设备信息。通过在待识别设备内部适当位置埋设带有信息的RFID芯片,工作人员通过手持式识别器即能读取目标信号,迅速获得设备信息。具备设备定位功能。在相应机械设备的周边固定位置设置若干RFID阅读器,可自动识别设备内的RFID标签数据,再基于近邻法、多变定位法作综合分析,结合各阅读器获得信号强度,确定RFID标签即设备的具体位置。与此同时,RFID技术在应用中也显示出了不足之处,如投入费用大、需要额外配套识别器等。其中,大量的RFID芯片需要安装于机械设备内,对于高速公路项目而言,需要的RFID芯片可能多至上千张,管控成本巨大。另外,基于设备定位需求时,信号获取基站的投入也将是不小的费用。另外,RFID芯片中信息需要通过识别器才能得到,配套要求较高。筑路施工机械设备在入场阶段,应检查保证设备已植入相应的RFID芯片或已粘贴/钢印二维码图案,使工作人员在设备入场时即能借助手持式识别器或手机扫描获取设备信息。实践中,监理和相关具备审核权限的人员应落实设备信息核实工作,保证入场设备具有相应的使用条件。当信息化管控措施为RFID芯片时,设备将具有定位功能,此时可通过周边固定设置的读取器与基站自动获取设备的位置信息,判断设备是否已经入场。
3.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重视度
当设备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时,必须立刻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保持管理工作的效率,让每个设备能够安全的运行。高速公路工程承包的企业必须要了解设备信息化管理的优点,并且还要将其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互比较,更加充分地了解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能够在建设方案中采取信息化管理工作。只有企业领导者了解其重要性,才能够在工程中实行信息化管理工作。采取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让工作人员自发的去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和管理工作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工程中的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是必然的。作为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要了解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才能重视信息化管理,制定合理的信息化管理制度。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不仅要安排所有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和进修,提升自身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也要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实时监控机械设备工作,有效地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不但提升了工程的质量,也降低了工程建设所需的费用。此外,加强施工设备安全控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对设备安全控制的重视度,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就交通工程的现状出发,讲述现阶段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将信息化融入管理模式中,建立管理信息化平台,不断提升管理效率,提高安全控制策略,保证高速公路施工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