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邱晶晶
潍坊市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山东潍坊,261061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经营过程中做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可以有效规避市场竞争中固有的一些风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从潍坊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会计专项课题出发,分析企业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内外部威胁和风险,并探讨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策略,主要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以期为相关单位和管理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保障措施
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可以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管理各种风险,采取措施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做好风险控制工作,及早预警风险,规避风险。因此,在企业经营中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一、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不影响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风险防控,降低企业经营中的各种风险。企业通过多项调整政策,提高企业各项效益,将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有机结合,达到有利于全面落实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目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都需要加强精细化管理,风险往往随着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动态变化,合理、明确的风险控制目标才能保证企业风险控制的最大效果。
二、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国有企业为例,国有企业自成立以来就与政府部门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承担着比民营企业更大的社会责任,其规模大、种类多的特点,使得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在风险防控、资产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奠定良好基础。二是促进了国家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化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本质上是调整和提高企业资源配置能力的过程,有利于研究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有利于提高和促进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三是为实现预期生产经营提供保障,国有企业管理的目标,即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控制和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从而促进国有企业不断加强对成本控制、融资和投资等经济活动的控制,是提高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生产经营管理目标的有效手段。
三、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对企业的运作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企业要想发展得更好、更快,就必须在每一步都打下坚实的基础。内部控制的实施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和现代化,需要分析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从而更好地改善内部环境,充分考虑其作用内控环境,促进内控环境的改善。
(一)明确内控和风险管理目标
企业要想提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效果,首先要设定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确定目标后,根据实现目标的需要实施相应的管理政策,细化相关管理制度,并明确识别风险管理中的重点,然后根据不同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特点,对整个过程进行整合和改进,避免不同部门之间出现重叠问题。例如,一些公司的不同部门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和分歧,或者沟通不畅,企业应针对这一现象寻找产生问题的根源,当部门之间的矛盾尽可能减少时,企业内部才会更加和谐和融洽。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应合理分配日常管理工作,控制每个部门或员工的比例,防范各种风险,以确保与管理相关的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二)健全审计监督体系
部分企业虽然没有建立起健全的审计监督体系,但建立审计监督机构,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可以使企业的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更加完备,形成风险管理闭环。尚未设立审计监督机构的企业应尽快建立,已设立审计监督机构但不独立的企业应尽快实现独立。企业审计与治理人员应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环境,掌握必要的审计与治理技能,实施实时风险监控。尤其要对企业物资采购、计量、报销、资产验收等进行监督控制,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同时,在审计监督体系建设中,除履行监督职责外,必要时还需通过监督体系对业务活动进行反馈和引导,以监督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
(三)加强内控信息系统建设
内控信息化建设系统的研发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为此,首先可以设立专项资金,这对于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可以有效防止其他部门挪用企业资金,也可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二是科学合理调整企业资金配置,在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投入更多资源,为软件开发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实现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但在资源配置上要注意规模的合理性,不能明显偏向某一方面,否则会适得其反,阻碍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求在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做好可持续经营工作,帮助企业克服困难,促进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改善公司内部工作流程
企业需充分认识内控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加大对内控与风险管理问题的分析研判,完善相关内控与风险管理流程。企业各部门要按照风险管理与内控部门制定的制度开展日常工作,加强风险管理书的整理工作,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任何部门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和潜在威胁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无论是生产过程中的偏差,还是业务开展中的偏差,都要及时进行纠正。要结合企业当前的发展,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注重专业人员的培养,提高综合治理水平,尤其是控制和风险管理部门,相关部门之间要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员工之间也要加强交流和学习。
(五)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应该重视人才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积极吸引一些高层次人才。加大在职员工培训力度,加强企业员工队伍建设,提高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对接企业发展战略,明确企业发展文化和管理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员工的密切配合,从而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并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风险识别和评估,使审计监督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审计监督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曼.新时代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改善措施分析[J].投资与创业,2021, 32 (16):161-162.
[2]陈可馨,赵团结,杨雅絮.企业集成式管理体系探索——基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合规融合视角[J].新会计,2022(07):47-49.
[3]宗娣.基于风险导向的企业内控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1(04):42–4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潍坊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阶段性初步成果,课题批准文号:潍社科学术委发[2023]8号,会计专项课题:《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协同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