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双碳”背景下交通运输行业的风险挑战与对策分析

作者

杨连垒

山东鹏程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

杨连垒(1988.09-),性别:汉族,山东省济宁市人,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单位:山东鹏程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在我国交通运输保有量持续上升之下,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将是未来我国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如何在“双碳”背景下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切实促进交通领域环保低碳发展,这是一个长期性的重要课题。对此,本文基于“双碳”背景,从当前交通运输行业所面临的风险挑战进行分析,探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低碳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双碳”背景;交通运输行业;风险挑战;对策

前言:改革开放这些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交通运营里程数位列全球第一,而在交通越来越发达的同时所带来的大量能源消耗、环境破坏问题也日益突出化。当前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占据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0%,其中道路交通在整体交通运输行业中的碳排放占比约为80%,且这一数据仍呈现出快速的上升趋势;而在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1】。”综上可知,致力于加强道路交通为主的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化转型已成为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

一、“双碳”背景下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的挑战

在“双碳”背景下,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着来自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多重挑战。首先,在国家《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系列相关政策的要求下,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的时间紧迫、步伐急促、任务繁重【2】。其次,“双碳”标准正在对道路交通日常运营发起更大挑战,正所谓“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要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做好生态环保才是根本关键。在大规模交通建设过程中,道路修建不可避免会对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削减耕地、改变水系结构、破坏原生植被等等,这些都会对经济环境带来负面效应。再有,长期研发低碳技术投入资金多、规模大,尤其是道路交通领域资金投入之后还需权衡回报周期的问题,如此才可更好地推进先进低碳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促使道路项目在运作之中更具科学环保价值【2】。同时,由于能源结构刚性要求也随之提高了我国交通领域“双碳”目标的达成难度,迄今我们还无法利用清洁能源全面替代石油燃料,若要转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仍有待进一步降低清洁能源的使用成本。最后就是在“双碳”背景下,投资商及消费者都更偏向于环保低碳型的交通项目,投资环境的转变也促使交通项目的投资越来越复杂化,促使道路交通运输行业不得不注意环境风险,必须要合理控制好高排放、高能耗的项目实施。

二、“双碳”背景下交通运输行业低碳发展的对策

(一)促进道路工程的低碳建设

根据工程全生命周期来看,道路交通项目建设和运营主要包括勘探、施工、运维以及拆除四个主要阶段【3】。首先在勘探阶段,道路交通基础建设会不可避免对生态环境构成一定影响,而要都达到环保低碳的发展原则,就必须在开发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生态资源的破坏,因此在道路交通项目正式动工之前还需做好全面的勘探准备工作,从而提高道路建设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其次在施工阶段则应充分遵循低碳环保的原则,尽量使用低碳原材料、优化生产工艺并提高能源利于效率;然后在道路交通的运维阶段则应确保道路的运行通畅无阻,通过各种行政和技术手段对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加以整治,促进交通运行的通畅。此外在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拆除阶段,则需要重点关注拆除施工环节中的生态污染问题,尽可能减少污染源。

(二)合理调整交通运输的结构

1、汽车运输方面

当前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可最大化减少燃油汽车的使用量,从而有效降低碳排放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因此,我国道路交通运输行业还应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投入,优化原有的燃油机动车能源结构【4】。首先,应在购置方面尽量考虑纯电车、油电混合车等新能源汽车,加快燃油机动车的淘汰,提高新能源车辆的使用占比。其次,当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主要还是有赖于政府指导政策的驱使,国家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推进体系,所以在政策与市场的合力助推之下,还有待提高交通运输行业人群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深度,进一步强化他们的低碳环保理念,合理调整当前的交通运输结构,为未来交通低碳发展奠定牢固的思想意识根基。最后,为更好地促进新能源汽车实现大规模投入使用,交通运输行业还需相应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应用配套建设,如建立方便、快捷的新能源补给网络体系,在高速服务区、重要运输枢纽、公交场站、物流园区等地方加装汽车充电桩、加氢站、LNG加注站等,为新能源期汽车的投入使用创建有利条件。此外,还应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与共享化应用,积极推进无人驾驶技术在公交、出租、物流运输等领域的使用,并加强对智能共享汽车运输模式的探究,以此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2、现代物流方面

当前,针对物流方面合理调整货运结构成为我国交通低碳发展的另一个重点努力方向,如此才能实现交通运输联动,达到开源节流的可靠效果【5】。首先,要改善物流运输路线,将物流资源尽量聚集起来,长途运输最好可采用铁路或水路运输方式,继而有效减少公路运输的使用占比,相应的也就能尽量减少汽车碳排放量,达到客货运服务转型的目的。其次,要加快推进我国公路、铁路、水路的多方联运机制,重新开发或规划更多合理化的联运路线,建立绿色低碳的物流服务体系,提高交通运输环节中对于各项资源的科学利用,切实促进交通运输效率的提升。

(三)提高交通运营过程的低碳管理效能

1、推进绿色办公

在交通运营办公环节中应积极践行国家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这将更有利于整个交通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在相应的办公区域,将原有高耗能的办公设施设备替换掉,尽量使用一些更为节能环保的设施设备;还有基于节能环保理念重置办公空间,比如采用智能照明设备、无纸化办公、清洁能源电力系统、在线视频开会等等,继而达到绿色办公的目的。

2、推进碳利用

这两年,经我国自主研发构建的首座大型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机已经正式投运使用,这表明二氧化碳的充分利用可同时实现产能与减排的双重作用。相比于传统蒸汽发电机,这一新科技设备则具备体积更小、效率更高、污染更小的三大优势,而这一科研发展成果必然在未来有着不可低估的应用前景,不仅可借助二氧化碳循环使用以减少碳排放量,还可拓宽清洁能源的来源渠道,减少石油能源的使用率,间接性的降低碳排放量。所以,当前交通运输行业还应积极关注本领域新科研成果的产生与使用,主动和相关科研单位合作,积极发展碳捕获以及碳封存技术,探究先进技术在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创新使用。

总结:总之“双碳”背景下,致力于全面发展低碳交通事业成为当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主导方向,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交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不断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朝着更为安全、快捷、智能、环保的方向迈进,继而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尽交通领域的一份力,进一步提高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沈达扬,陈楚宣,马绪健. 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的 "双碳"行动策略与实施路径[J]. 中国公路,2022(6):22-25.

[2] 朱育严. "双碳"背景下交通运输行业技术发展建议[J]. 上海节能,2023(2):134-140.

[3] 李楷. 我国交通运输业在绿色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建议[J]. 财富生活,2023(14):23-25.

[4] 周伟,王雪成. 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路径研究[J]. 交通运输研究,2022,8(6):1-9.

[5] 赵巍. 双碳战略下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思考[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2(2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