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浅谈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与控制措施

作者

闫勇勇

山东省昌邑市峡山灌区灌溉所 261300

摘要:随着水利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确保施工质量成为一项关乎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分析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入手,通过对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方法,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久性,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水利服务。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主要因素;控制措施

引言:水利工程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久性。一旦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将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风险和不便,甚至可能造成财产损失和生命危险。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运行效果和功能实现。

一、重要性

(一)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达标,可能导致工程破坏、泄洪失效、溃坝等事故发生,给周边居民和设施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灾害防控、农业灌溉、工业供水等方面。高质量的水利工程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水资源,促进农田灌溉、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繁荣和进步[1]。

(三)维护工程持久性

水利工程的设计寿命往往较长,需要经历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运行。只有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的结构稳定、抗震性能、防渗性能等方面达到设计要求,才能保证工程的持久性和可维护性。这有助于减少维修和改造成本,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降低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四)保护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2]。例如,水库的施工质量不达标可能导致水体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进而影响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因此,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因素

(一)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是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同地质构造具有不同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如断裂带、褶皱带、滑坡带等,这些地质构造对水利工程的基础承载力和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二)施工材料

优质的施工材料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性。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果使用质量不合格或不稳定的材料,可能导致工程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下降,增加工程发生事故的风险。

(三)设计与施工配合

设计与施工配合不良可能导致设计变更和施工误差的频繁发生。如果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频繁调整或修改,会增加工期延误和成本超标的风险,施工人员也可能由于理解不清设计意图或不了解设计要求而出现施工误差,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

(四)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工序控制和现场监督是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的重要手段。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施工队伍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等都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三、控制措施

(一)加强地质预测和风险评估

选择适合工程需求的地质勘察技术和方法,包括地质钻探、地质雷达等,获取准确的地质数据。地质钻探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勘察方法,通过钻取地面或井孔,获取地下不同深度的土层和岩层样本,并进行分析和测试,常见的方法包括岩心钻探、岩土钻探和土钻等,可提供详细的地质层位信息和岩土性质数据。地质雷达利用电磁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对地下介质的探测,获取地质结构、地下水位和地下障碍物等信息,可以对地下介质的性质进行非侵入性的快速探测,适用于对较大范围的地质勘察和地下构造的初步识别。在选择地质勘察技术和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需求和地质特征进行综合考虑。同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数据处理软件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获取的地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信息和依据。

(二)严格材料采购的管理制度

制定一套规范的供应商选择程序,对潜在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筛选,考虑供应商的信誉度、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体系等因素,选择具备良好信誉和质量保证能力的供应商。其次,建立明确的材料验收标准和流程,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每批进货的材料进行全面地检查,包括外观、尺寸、强度等方面的测试和检验,只有通过验收的材料才能进入施工现场使用。除了供应商的出厂质量检验,还应定期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抽检,从已进场的材料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的检测,与供应商的出厂质检报告进行对比,确保材料的质量稳定。同时,对每批进场的材料建立档案记录,包括供应商信息、进货时间、批次号、检验报告等相关信息,建立材料质量跟踪和溯源机制,方便追溯材料的来源和质量信息。

(三)建立密切的沟通协调机制

建立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定期沟通渠道,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会议、现场会议等形式进行沟通,确保设计和施工团队的信息互通。定期召开设计施工会议,让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会议上可以交流设计变更、施工难点、技术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施工人员应及时向设计人员反馈现场情况和问题,包括施工进展、工艺难点、材料要求等。设计人员也要根据反馈及时调整设计方案,确保设计与施工的紧密配合。树立团队合作和协作的意识,开展跨团队合作,分享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共同追求工程质量和项目目标。

(四)安排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工程的规模、施工工艺和资源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时间,确保施工进度合理。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地排列和时间安排,将施工工序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排序,确保前后工序的衔接和协调。同时,根据施工资源和设备的可用性,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的时间,避免冲突和交叉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稳定性。其次,成立专门的监督团队,包括监理工程师、质量检查员等,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检查。监督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检查机构负责对施工过程和成果进行质量抽检,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通过建立问题反馈和解决机制,一旦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防止问题扩大影响工程质量。

四、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是保证工程安全与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对地质条件、施工材料、设计与施工配合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控制,可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确保项目的成功完成。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实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持续提升,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水利服务,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研究[J].珠江水运,2022(01):100-101.

[2]安清利.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与控制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6):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