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激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兴趣的策略探讨
沈瑜岚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趣味识字法十分重要,且该方法的应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制订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利用趣味识字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识字教学。各学校的教师需要相互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做好对教学环节的不断充实,在课堂中开展富有趣味的识字教学,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趣味识字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趣味识字教学措施,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推动学生认知的发展,值得受到充分重视。在学习识字的同时,需要挖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学生反馈结果来改进后期教学,如此才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提升,给小学语文教育带来全新的发展空间。
一.趣味识字教学法的重要性
1.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知识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输出知识,将汉字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根据拼音进行朗诵,然后开展组词训练和造句训练,其余时间不断地让学生进行默写练习,以此来实现对汉字知识的巩固。学生没有亲身体会所学的汉字,只是通过对这个汉字的死记硬背来进行简单的造句,却不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和蕴藏的含义,因此,无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目前在不断改革教育理念的同时,推出了个性化教育理念,将综合素质作为了学生培养的重点,需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来为学生提供快乐的学习。
2.提升识字学习效果
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向来要比高年级的难度高一些,因为学生年龄太小,在课堂教学中的配合度不容易掌握,进而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通常情况下也不稳定,因此往往需要教师采取不同措施进行调整。趣味识字教学法的应用,最大化发挥了趣味教学的优势,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和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加强,让教师的教育教学压力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并且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就已经体现了教学质效的提高,无论是对教师的教来讲还是对学生的学习而言,这都是一种品质的提升。
3.开发学生智力
在趣味识字教学中,生字通常是在常用词汇中出现,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认识、运用、同步学习生字的正确率比较高。并且,趣味识字教学法可以根据相关的主题进行,所以不可否认的是趣味识字法在扩大学生识字量的同时也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智力。
二.趣味识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制定科学趣味教学方案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趣味识字教学法,首先需要教师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有计划地执行教学方案才能确保教学更加系统化。教师趣味识字教学方案的制定,要注意迎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化差异,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与学生多交流,以此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兴趣爱好,从而更精准地把握趣味教学点,保障趣味教学方案与学生的融合度更高,这样在选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时也能保证科学合理性。此外,与学生之间融合度的提高,还能反向验证教学成果,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并及时进行改进。
2.积极应用趣味绘本
绘本作为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十分符合低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所以,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尝试将绘本融入其中,增加绘本阅读的环节,以此丰富识字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的识字效果更加显著。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开展阅读交流会,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读物带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另外,教师还可以动员家长的力量,积极与家长沟通,努力获得家长的认可和配合,让家长定期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去图书馆进行亲子阅读等。久而久之,学生的汉字学习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3.迎合教材内容
教材作为实施教学的本体,特别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都需要依照教材设定来设计教学内容,所以说趣味识字教学法的应用,要求教师要充分契合教材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本身内容含量并不多,并且教材上图文并茂,但是文字的呈现方式都是中规中矩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风格设定来趣味化文字表达,比如可以将文字进行变形,“大”这个字本身就像一个伸长手臂的人,教师可以通过画形象小人的方式,将“大”赋予生命活力,这样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在面对其他文字时也能通过象形表达的方式进行记忆。
4.借助多媒体技术
当前,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因此,各大领域广泛应用了信息技术,同时也包括了教育领域。教育领域已经广泛地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并实现了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所以,语文教师可以采用独具优势的多媒体技术,开展更加丰富的识字教学,以此来提升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多媒体的优势有许多,如音频和视频等,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对该技术的运用,
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还可以开展更高质量、更加高效的教学。此外,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使识字教学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进而开展积极、主动的学习。
5.密切联系现实生活
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缺乏生活经验和阅历,学习能力也处于浅层,在学习识字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到吃力。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时,要以趣味性教学措施为主,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趣味性情境,将汉字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更真实、趣味的情境中展开汉字学习,实现汉字学习能力的强化。具体来说,教师一方面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认识汉字、学习汉字,理解汉字的构造和用途;另一方面,教师还要为学生搭建互助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分析、探究每个人认识的汉字。随着学生的互助意识不断强化,识字效率会有效得到提升。
结束语
趣味识字教学的出现,为语文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奠定了良好基础,教师在看到这一教学方式积极作用后,也纷纷加入到这一活动设计中。但由于教师在语文趣味识字教学活动设计时仍有一些问题存在,影响教学质量提升,所以教师在创新的同时,也要注意问题的避免。
参考文献:
[1]赵眷科 . 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学周刊,2020(23):147-148.
[2]何成东 . 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17):93-94.
[3]韩琳 . 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20(13):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