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金海群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之中,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将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核心,围绕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计算能力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建模能力培养、数学情感态度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等多种方面构建课堂,而将大单元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与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相符,接下来我们就将以核心素养理念为基础,对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需要在教学实践之中进行培养,无法达到一蹴而就的效果。单元设计并非是单纯的知识点传递和技能的训练,而是以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围绕着单元主题探究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并非所有课时都能对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加以培养,课时与课时之间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应该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对课程标准进行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研读,对各个版本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和分析,对教学内容的主线加以梳理,明确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从而使数学方法和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炼,这也将有助于小学数学课堂的转型发展,为学生多种能力的提升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
(一)对大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整合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在知识点编排上有着螺旋上升的特点,是以具体的知识点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的过程,这种方式能够对知识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加以明确,同时也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平有着足够的重视,然而这种模式更强调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却没有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探究学生应该掌握怎样的知识来面对生活之中呈现的问题。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之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运用和数学思维的形成,对教学内容进行统筹和规划,从而形成大单元教学方案。
举例而言,在学到《角的度量》这一单元时,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较为复杂, 要求学生能够对量角器的计量单位加以了解,对量角器的构造和特点以及使用方法加以明确,让学生在经历量角器量角过程之中,明确量角的好处。而作为教师在教学内容整合过程之中,也应该明确本单元应该以实践操作为主题,以运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为教学核心,将量角器构造、运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操作、角的定义等知识作为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能够对本堂课程的教学目标有着更加深入清晰的认识,从而推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培养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二)做好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方案设计是大单元教学设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过程,也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关键所在,其包含了课程规划和教学方案设计两方面内容。要对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流程进行规划,以大单元整体分析为基础,做出对应的安排,包含了教学内容的解析、课程类型的选择、教学重点和要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要确保多种内容能够落脚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上,将单元教学的目标进行分解,引入到不同课时和体系之中,为学生树立单元知识整体学习的观念,让不同知识点在保障独立性的同时,呈现出彼此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要明确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习的方法,做好教学流程安排和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为立场,考虑到学生学习主题性的要求,探究如何提升教学与知识之间的连贯性,才能确保学生积极自主的建构知识,确保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
比如说在学到《条形统计图》这一单元时,这一单元教材内容先给出了某地区人口的统计图,呈现出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而作为教师在单元教学设计时,应该根据发展统计观念的教学目标,关注于学生的数据收集能力、数据描述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要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数据收集与数据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之中,使其能够根据数据内容做出更加合理的判断和预测。教师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应该引入情境创设、小组探究和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机制,通过生活之中常见的人口统计、电费统计和城镇乡村数量统计,为学生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确保学生能够对教材之中的内容有着初步的了解和认知;而在小组探究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成不同个学习小组,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相互分工合作之下,完成本堂课程的条形统计图的绘制以及信息的提取,引导学生明确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掌握在统计图之中提炼和应用信息的方式 ;教师也应该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呈现不同类型和不同内容的条形统计图,使其能够明确条形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之中的应用方式,从而使教学方法更加完善有效,推动教学方案设计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升。
(三)做好单元教学评价
单元教学评价是大单元设计必不可少的内容,其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评价能够客观的体现大单元教学的成果,找到当前教学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让教师明确当前依然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确保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流程更加完善,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评价过程之中,教师要认识到核心素养对大单元教学的总体要求,从数感运算能力、符号意识、逻辑推理能力、应用意识等多个方面出发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多边形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这堂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能够通过操作、观察和现象推理出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也将通过整个学习活动积累数学经验,从而使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在单元教学活动开展之中,教师就可以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将多边形面积推导过程作为结果性评价 ;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作为过程性评价 ;从生活之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找到问题不同解决办法的能力作为结果性评价,并引入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总结式评价的机制,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数学思维、知识应用和情感态度四方面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开展更加完善,也将对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培养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引入大单元教学策略与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相符,而这也就需要教师不断整合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才能保障多种教学活动开展的目标得到全面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叶结文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J]. 天津教育(上旬刊),2022(9):83-85.
[2] 马健 .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 [J]. 中外交流 ,2021,28(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