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生活化实验的开发原则
吴玉华
重庆三峡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404100
摘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版)都提到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联系,同时化学实验作为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化学实验生活化具有现实意义。笔者根据相应课程标准结合中学各学段学情,提出生活化实验开发应遵循生活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为后续实验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中学化学;生活化实验;开发原则
1 引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在实施化学教学时,应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教师根据学生认知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关注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等相关领域的化学前沿热点话题[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摘要也提到,化学的基本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以“化学与人类息息相关”、“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来展现化学的独有魅力[2],化学知识要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化实验是灵活多样的,同一个知识可以开发出多个生活化实验,生活化实验的开发需要一线教师结合学生学情、认知能力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否则很难开发出具有教学意义的实验,最终事倍功半。本文提出相应的生活化实验开发原则,帮助各位一线教师将生活化情景合理准确地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课堂,进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化学知识,将课堂理论知识向课外实践迁移。
2 理论依据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这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强调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去,通过切身实践去学习,从做中学有利于教育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从做中学能够使学生获得知识和锻炼能力,该理论特别适用于需要学生动手参与其中的课堂比如,生物实验、化学实验、体育练习等,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在“做”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明白知识不再局限于课堂内,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3]。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对社会生活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教育的中心应当是社会生活,生活为教育提供了源泉;其次陶行知先生强调生活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生活作为教育的中心影响教育的成果,教育成果反过来影响生活的质量,社会的发展需要决定了教育内容的选择,生活和教育密不可分,二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生活离不开教育,教育也不可能脱离生活。
3 中学化学教学实验生活化开发原则
3.1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生活化实验开发中最重要的原则。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特别是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中学化学,在化学实验的开发设计上应当合乎科学性,严格遵守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规范操作方式,实验结论应该符合经多次实践验证的化学概念和原理一致,不可违背科学依据,不能与已有科学认知矛盾。科学性原则应当做到:实验目标科学性即实验开发应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符合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实验原理科学性即能够用化学语言比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简洁、准确地表述;实验内容科学性即实验内容应该根据有关教材最新版本的初高中教材为依据,是对教材相关知识内容上的向生活化开发和延伸,不可脱离学生的知识认知水平。
3.2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不可忽视。尽管中学化学相关的实验都较为简单,但是安全无小事,实验室安全事故不仅对师生身体心理健康造成损伤,也会对化学实验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失去化学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设计开发生活化实验要考虑实验是否安全,把安全性原则牢记心间,要避开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开发与探究,尽量开发不会对学生造成伤害的生活化实验。如果在不可避免的特殊情况下涉及危险性实验,教师要做好实验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在课前要仔细给学生讲清楚实验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操作要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不当操作教师要及时纠正。
3.3 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亮点。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物质状态、颜色变化,可能会出现声响、特殊气味以及温度变化等一系列视觉嗅觉和听觉上的直观冲击,这对于接触较少化学实验现象的中学生来说是一片值得探索的蓝海。特别是对于初中刚学习化学的学生而言,这能很快抓住学生天生好奇渴学的心理特点,化学实验往往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生活化实验更是由于其独具一格的特点更加具有趣味性,从而使学生增加学习化学的动力。
3.4 生活性原则
生活性原则是关键。生活化原则体现在实验药品生活化、实验仪器生活化、实验情景生活化等现实意义,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成分,实验内容生活化能使学生觉得化学就在身边,化学来自于生活,生活无处无化学;此外,也能让同学们明白所学的化学知识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可缩短学生认知与书本上化学知识的距离,连接好化学知识与生活的纽带,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除了上述生活化实验开发原则外,生活化实验开发的程序则要遵循以下几点:首先应明确指出开发的生活化实验用到的策略,不同的实验采用不同的开发策略;其次在于明确生活化实验的实验目的,这是开发生活化实验的核心;接着指出该生活化实验的科学性原理,涉及到了哪些化学知识,这也是整个开发程序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不能脱离理论知识,为实验开发提供了科学性依据;最后是开发的生活化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
4 结语
本文阐述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现状,特别是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实施之后,新课标强调关于化学实验教学和化学知识生活化方面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中学化学生活化实验的开发入手,运用了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等理论,提出了四个有关生活化实验的开发原则,依据上述原则开发的生活化实验内容可涵盖初高中所有的化学知识,开发的实验现象应明显便于学生观察,具有可操作性,为中学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打开了新的思路,也更能让学生将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上)[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