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作者

李小冉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七实验小学057350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此,教师有必要对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这一课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深刻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努力实现语文新课标的相关教学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时,需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各项需求,融入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内容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逐渐地深化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以及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有丰富的体验,认识到学习小学语文的快乐以及作用,并为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1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效果不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包括教学内容不够生动有趣、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基础不牢固等。

1.2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未做好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课前对学生的学情和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太了解,认为教学是针对整个班级进行的,无需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特点,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即可。其次,教师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课文是教师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必须自己完全掌握课文中的知识点与中心思想,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否则无法清晰准确地回答出学生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当熟读课文,充分把握课文。

2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1以生为本,优化语文教学方式

新课标强调了对学生主体的关注,这种关注涉及到运用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等方面。传统的语文课堂以传授知识、技巧为主,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整个课堂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忽略了教学方式的适应性,造成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不强,缺乏自我反思和表达的机会,从而影响了课堂效率。在新课改大环境中,教师应该以新课标为指引,改革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更具生命力、更具弹性。在教室里,同学们可以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发展自己的思想、人格。当学生对所学内容难以理解或缺少动力时,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引进新的因素,使其克服困难,激发其动力。

2.2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

对于语文这门课程,理解能力与思考能力很重要,小学教师就需要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考能力,这能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当中,这也能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紧密。比如,在教学《七月的天山》这一课时,小学生并没有去过天山,自然也不知道天山是什么样的,教师就需要借助学校大屏幕,为学生放天山的照片,让学生实际看到天山,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更轻松,理解也更深,才可以理解文章作者所用的手法,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给学生建立知识框架,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定的认知,可以更具体更系统地去复习。语文更重要的也是对文章的阅读,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把课文充分阅读一遍,这样再进行讲解,学生对文章理解更深,理解起来也相较于容易,这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3运用游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游戏能很好地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在很长一段的语文课程中保持足够的兴趣。语文教师在运用游戏教学法的时候,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所策划和设计的课堂游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所教学生的主要特点和成长状况进行系统的考虑,如果教师所设计的游戏难度太高,就会造成学生在游戏中很难跟上游戏的节奏,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第二,教师的课程内容必须与特定的教育目标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第三,教师要对教育、教学和游戏在课堂中所占的比重进行适当的控制,不要盲目进行游戏活动,避免学生对游戏过于上瘾。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也不能太大,否则,学生就会感觉不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很难激发其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

2.4竞赛式教学

竞赛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同时也能够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新理念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竞赛式教学模式的科学实施,让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到不同的学习环节,来加深对课本知识内容的印象,并且认识到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差距,为学生各项学习活动指明正确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设置阅读比赛、朗读比赛、写作比赛等不同竞赛形式,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加深对课本知识的认知,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在竞赛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给予学生一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2.5创造合理的教学机制

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建立合理的教学机制,让小学生在课堂处于主导地位,增强小学生学习的信心,更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考核,从而建立合理的教学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并且使阅读理解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师还可以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可以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也让学生对自身学习有认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有一定的认知,方便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最新要求,为学生布置针对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有效衔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挖掘文章开展深层次的阅读,快速地理解课文的核心内容,获得丰富体验,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以及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突显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姚彩凤.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22):49-50.

[2]常红.潜心阅读,让语文课堂更有张力——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4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