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实施策略探析

作者

曾玉华

明溪县实验小学 邮编:365200

课题信息:此论文为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2年度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练习设计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编号JYKT-22080)研究成果。)

摘要:双减,在中国教育领域中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双减政策通过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课堂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集中精力,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其次,双减政策鼓励教师采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情境教学、互动讨论、角色扮演等。这些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此外,双减政策还强调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促使教师更加注重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练习,“双减”政策

小学语文课堂练习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字词、语法等语言知识。课堂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和巩固,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强化记忆。通过多次重复和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记住字词、语法等知识点,提高记忆效果。另外,课堂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深入挖掘语言文字的含义和内涵。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课堂练习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掌握知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通过写作、口语表达等练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一、探究当今小学语文课堂练习存在的问题

1.1语文课堂练习形式单一

一些教师可能习惯于传统的、熟悉的练习方式,而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不愿意尝试新的、多样化的练习方式。这可能导致课堂练习单一,缺乏变化和新意。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练习方式,如做习题、默写、背诵等,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单一的练习形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当学生缺乏兴趣时,他们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练习,从而影响学习效果。这种单一的练习方式往往很注重知识的机械重复,而忽略了思维的培养,长期的单一练习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变得被动,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1.2课堂练习与实际应用脱节

教师布置的练习题目往往以书面形式为主,缺乏实践性。这种练习容易使学生陷入机械记忆和应试技巧的误区,而忽略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与实际生活应用脱节的课堂练习使得学生无法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导致知识迁移困难。这不仅削弱了学习的效果,还可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困惑或厌倦。当学生觉得学习的东西没有实际用途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可能会逐渐降低。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加关注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如果他们看不到学习的实际意义,可能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二、探究“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实施策略

2.1创新练习形式

创新课堂练习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创新课堂练习形式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可以在练习中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进度,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课堂练习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尝试新的练习形式,学生可以在探索和实践中发现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江南春》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江南春》主题或风格相似的古诗,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通过比较和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特点和风格。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诗中的描述,发挥想象力,将诗中的景色和情境画出来。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另外,教师还能够设计一些与《江南春》相关的知识竞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或小组竞赛。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2.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程效率

使用信息技术是提升学生课堂练习效率,吸引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的途径之一,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包括文学作品、实践活动、研究成果等,这些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语文知识,拓宽视野,提高思维能力。信息技术可以快速生成练习题目,节省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学生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练习题目,提高练习效率。此外,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方式更加生动、形象,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方式展示语文知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包含多种练习形式的多媒体课件,例如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等,通过课件展示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实时回答。这种方式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琥珀》这一课中,涉及到了一些科学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拓展练习,自主查询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一些练习任务。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3精简练习内容

精简练习内容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筛选和组织练习题目,避免重复和低效的练习。教师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精简的练习内容可以让学生更专注于核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教师通过仔细筛选和组织练习题目,确保练习内容紧扣教学目标,避免重复和低效的练习。这样,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减少作业量并不意味着降低学习要求。相反,通过精简练习内容,教师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设计更具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的教学中,在进行第五单元的教学时,教师要先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例如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等。根据教学目标,筛选和组织练习题目,确保练习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在选择练习题目时,要注重题目的针对性和代表性,避免重复和低效的练习。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练习题目,或者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和技能。在设计题目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目。基础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提高识字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题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实施需要教师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通过精简练习内容、优化练习设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课堂指导、注重及时反馈和评价、拓展阅读和实践以及加强家校合作等策略,确保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适应“双减”背景下的教育改革要求。

参考文献:[1]陈莹.“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堂练习优化设计[J].文理导航(上旬),2023,(09):37-39.

[2]牛慧玲,李晓孜.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津教育,2022,(17):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