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探维
嵬黎江
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戏剧表演的形式和方法也在不断演变。在新时代下,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也有了新的探维。本文将从角色设定、表演技巧和创作要求三个方面来探讨新时代下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具体从导演、演员两大层面上分析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具体方法和有效路径,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新时代;戏剧表演;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引言: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体现出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在戏剧舞台上,塑造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是表现戏剧艺术魅力的关键形式。对于戏剧导演来说,要做好剧本的创作,综合舞台调度,帮助演员更好的入戏。通过演员精彩的舞台表现、流畅的形体动作、细致的神态和娴熟的表演技巧来更立体的展现人物,表达出戏剧作品的核心思想。
一、新时代下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戏剧表演的艺术性
人物形象塑造是戏剧表演的灵魂,表演者需要扎实的表演基础,熟练的运用表演技巧,充分掌握表演形式,才能在表演时游刃有余,塑造出真实可感、细致立体的人物形象,才能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呈现给观众[1]。在戏剧表演中做好人物形象塑造,需要表演者深入的揣摩人物,把握戏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路历程,惟妙惟肖的将人物形象展现出来。既能够提升观众对戏剧表演的浸入感,也能使戏剧表演更具层次性、艺术性,能够让戏剧表演形式与时代发展潮流相呼应。
(二)有利于增强戏剧表演的观赏性
戏剧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总体来看,在当前社会生活中观众对于戏剧文化的关注度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主流文化形式还普遍偏低。做好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够有效提升观众对戏剧的关注度[2]。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能够激发起观众对戏剧表演观影兴趣,也能让观众在欣赏戏剧表演时更自然的沉浸在戏剧情境中,并与其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这有利于提高戏剧表演的观赏效果,也能进一步扩大戏剧表演的受众范围。
(三)有利于促进戏剧表演形式的发展
从戏剧表演的内容构架来看,塑造人物形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直接影响到戏剧表演的呈现效果。戏剧表演具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表演者通过表演演绎,需要带给观众审美体验。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民众的审美需求塑造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能够为戏剧表演艺术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3]。
二、新时代下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与路径
(一)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路径
1.角色设定是人物形象塑造的基础
在新时代,观众对于戏剧作品的审美标准有了新的要求,要求角色形象能够更加符合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在角色设定中需要考虑到人物的内外部特,包括性格、经历、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塑造。演员要通过研究和理解角色的特点,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用丰富的细节和情感来塑造角色,使得观众能够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2.在表演技巧方面
在表演技巧方面,演员需要具备多样化的表演技能来呈现角色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在新时代的剧表演中,传统的表演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演员需要掌握身体语言、声音表达、面部表情等多种表演技巧,通过细腻的动作和情感的传达来展现角色的特点和情绪变化。同时,演员还需了解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投影、灯光等,将戏剧表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营造出更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演出效果。
3.创作要求是新时代下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关键
创要求包括剧本的选取和改编、舞台设计和音乐等方面的要求。在剧本选取和改编中,要选择符合新时代审美和价值观的剧本,同时注重角色形象的塑造和发展,并结合观众的需求进行改编。在舞台设计中,要运用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舞台效果,增强观众的沉浸感。在音方面,要运用音乐元素与戏剧情节相结合,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凸显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情感。
(二)导演对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戏剧表演中,导演承担着多种职责,导演既是表演的主控者,需要按照戏剧思维进行组织排列,结合戏剧舞蹈音乐等多种逻辑,做好统筹指控。同时,戏剧导演也要凭借自身丰富的表演经验和舞台调度经验来激发演员的潜能,使演员塑造出更生动的人物形象,让观众感同身受。具体来说,导演的作用包括了指导演员形象塑造的指导者、戏剧节奏进程的把控者,在戏剧表演中,导演要结合自己的不同角色做好演绎。
1.精心研创剧本,遵循戏剧艺术的内在规律
在戏剧表演中,舞台上所呈现的一切影像,都是为了具体角色的塑造和演出效果而服务的。想要保证戏剧表演中角色有活力、有个性,生动详实,就需要保证舞台中题材风格内容彼此统一。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戏剧本身是生活的重要缩影,也体现出对生活的超越[4]。对此,在戏剧作品的剧本创作方面,作为导演要善于从生活中找创意,结合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将戏剧表演中的人物与生活中的各类角色相贴合。例如,在戏剧表演中具体人物脸部的颜色形状,可以通过适当的夸张对比联想等真实手法,将其与真实生活结合起来。作为导演,还要尊重原创剧本,精心原创剧本,要注意把握好戏剧的情感基调和艺术内涵。例如,对于戏剧中的青衣花旦,在妆发,人物特点,故事情节,人际关系方面要协调自然,使各环节彼此呼应形成立体形象的角色[5]。
2.做好排练调度,实现戏剧化妆、灯光等多角度调和
以戏剧中的化妆为例,戏剧化妆本身是一门重要的艺术门类,有着特定的规则次序。导演在排练组织时要能够结合戏剧剧本,在满足戏剧艺术的基础上,要做好对人物细节的把控,充分考虑到不同角色的年龄、身份等基础特征,将其作为富有生命力和生活情趣的戏剧化妆艺术进行演绎。例如,在戏剧装扮上,鼻梁宽阔往往给人以憨厚之感,细长高挑的眼睛会给人以尖酸刻薄之感。在戏剧表演中,配合不同的装扮、服饰能够帮助观众快速入戏,也能通过装扮让戏剧中的角色形象栩栩如生,生动活泼。
灯光也是戏剧表演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舞台表演上配合灯光的展示,能够烘托舞台氛围。通过灯光颜色、亮度的搭配,还能起到推动剧本发展的作用。作为导演,在戏剧指导调控上要对此做好把握[6]。在戏剧表演时,演员的妆容往往更为夸张,尤其是眼部妆容和唇部妆容,导演要结合演员自身条件和不同剧目中所需角色的要求,科学的选角、定角,使演员自身与角色形象相契合,更好的为立体的角色塑造奠定基础。
3.帮助演员入戏,注重外在形象与内在性格的统一
在塑造角色时结合舞台化妆手法,彰显角色个性特征,也是提升人物形象塑造效果的重要方面。在戏剧表演中,每种角色都有与其相适配的形象和个性,所代表的人物角色也大相径庭,对此,导演在选角和导戏时,要基于对日常生活的仔细观察结合自己在戏剧演出方面的经验和对戏剧作品的理解,指导演员编排出符合戏剧主题和风格的人物形象。同时,导演再将戏剧文本转化为舞台形象的过程中,也必须遵循戏剧表演的硬性规律和共性规则。例如,在排练过程中,演员要处理好停顿和节奏。在戏剧表演中停顿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停顿的引入,能够实现动静结合,使戏剧冲突更加合理,使戏剧内容更加生活化、结构化。戏剧表演中停顿大多用于表现人物较抽象的心理状态,配合生动富有表现力的动作来说明人物此时的精神状态,对此,导演需要把控好戏剧节奏,给演员充分的发挥空间,同时也要把控主线,让观众能够更轻松的看懂戏剧内容,感知戏剧表达的主要思想。
(三)演员对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1.深入分析剧本,理解人物形象
作为戏剧演员,在表演时,需要首先做好剧本的研读分析,真正理解剧本,真正把握人物。只有首先读懂了人物,才能更好的通过自己的表演将人物展现出来。理解剧本、理解人物就是要深入剧本的整体架构,从人物的整体设定方面去思考人物的角色深度,挖掘角色的内在动机,感知人物最细微的情绪变化。对此,演员在研读剧本时,可以从以下几大方面进行考虑。剧本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剧本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其中涉及到的主要事件是什么,我所要饰演的角色,在剧本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对具体事件的影响是什么?剧本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所饰演的人物与其他人物存在怎样的关系?我所饰演的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区别是什么?他的性格特征怎样?他的思想逻辑和行为逻辑如何,以及这些逻辑是怎样形成的?当演员带着这些问题去深入的研读剧本,揣摩人物就能更立体的把握剧本和角色,也能在后续塑造人物形象时更加游刃有余。
2.积累生活经验,丰富情感表达
作为戏剧演员,在表演时需要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做积累,生活经验是演员演活人物成功塑造人物的基础。对此,演员在平时要学会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这需要演员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共情能力。此外,演员海尔善于学习、善于模仿,结合生活舞台为戏剧表演打下基础。在戏剧表演中,演员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要能够反复的实践,开展必要的艺术想象,对生活进行选择加工提炼,将生活现实转化为艺术现实。
3.提升表演技艺,强化人物塑造
作为戏剧演员在平时需要注意不断磨练自身的专业能力,要做好台词动作,表情,节奏等各种技巧的全面把握。例如,在戏剧表演中台词对于推动情节发展、展现人物性格身份有着重要作用,也是演员和观众解读人物的重要依据。对演员来说,在运用台词技巧塑造人物时,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台词来体现人物的特点。例如,《雷雨》中周朴园的台词就与他冷酷、专制的性格相吻合;周冲的台词与他善良冲动的少年人形象相契合,此外,演员也要善于挖掘潜台词来使人物更加深度立体。
三、新时代下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策略
(一)加强戏剧表演与生活的联系
在新时代背景下,做好戏剧表演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表演者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多积累,多感悟。同时,在演绎人物时,也要了解人物的不同身份,时代背景,所经历的事件以及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只有演员与人物产生共鸣,才能使其更成功地塑造出一个生动具体、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二)认真揣摩、体验戏剧角色
表演者在塑造人物时,也要注意为了使人物塑造的更加生动形象,在表演中要关注细节性内容。例如,结合声音、语言、面部情感来塑造人物形象,也可以配合一系列符合人物特性的动作来增强人物塑造的真实性、感染性,给观众更好的艺术体验。
(三)完善和丰富有声语言
在戏剧表演中,许多有声对话也能让观众更直观的感受戏剧表达中不同的人物情感。有声语言与人物塑造之间关系极为密切,戏剧表演者需要在内容演绎上,充分揣摩人物,了解人物角色的语气语速和习惯用语来最大限度上体现戏剧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生动逼真的有声语言,为观众带来更真实的感受。
结论:综上所述,新时代下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需要从角色设定、表演技巧和创作要求三个方面进行探维。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角色的外部特点,掌握多样化的表演技巧,同时创作过程中注重观众的需求和审美标准,才能够创造出更加生动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戏剧作品。
参考文献:
[1]吉琳.戏剧表演中台词和肢体语言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23,(36):57-59.
[2]舒朵朵.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表演技巧[J].艺术家,2023,(12):110-112.
[3]舒宗文.浅析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J].当代戏剧,2023,(06):75-76.
[4]徐美琪.新媒体时代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情感表达[J].艺术大观,2023,(21):97-99.
[5]罗天娇,刘晓秋.浅析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J].理论界,2023,(04):94-101.
[6]邹文.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J].参花(中),2023,(04):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