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郭静宇
吉林省通榆县第二实验小学校
摘要: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加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导致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所以,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就需要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培养。
关键词:双减政策;课外阅读;小学中年级
学习语文阅读是每个学生的必经之路,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语文阅读训练,来从中了解更多的语言知识,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具有课外阅读的思维能力是每个学习者应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学生都接受的都是传统素质教育,所以在现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目前,国内大多数的语文教师都强调的是对学生基础阅读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思维。因此,本文尝试将课外阅读思维融入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探讨如何更好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思维。
一、双减政策下提升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水平面临的问题
1.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无法合理评估生成性策略
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上进行提升课外阅读水平策略的实施时,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要及时的对学生当下的学习状况来进行判断,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但是根据调查,目前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并没有制定一个完善的课程评价机制,在完成教学后教师没有办法做到对教学质量的控制,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的课堂质量没有办法得到保证,同时没有办法及时的对提高阅读水平策略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估,这也就导致了提升课外阅读水平策略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原有的效用。
2.学生的阅读素质不达标,对阅读缺乏学习的兴趣
按照减负政策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为主要目的。但是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授课时,仍然才用的是教师主导课堂的方式,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被放在了被动地位,这与双减政策的要求不太相符。同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下降,缺乏了学习兴趣,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考核和阅读素质不达标等一系列连锁的反应。同时,这也造成了不良的循环,学生的阅读素质达不到要求,教师在实施阅读策略的过程中也无法发挥这一策略的最大效用,学生不够够从阅读策略中收益,达不到实施阅读策略的主要目的,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实践化,为教师及学生在语文课上教学和学习增加了很多负担。
二、双减政策下提升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水平的策略研究
1.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合理评估阅读策略
要完善好教学评价机制,首先要对生成性教学的完成质量设置一个合理的评估系统,需要提前制定评价生成性教学质量的标准,要在这个系统中做好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制定这一系统的前提就是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要激发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时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在接受教学时的反应。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够依赖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不能够被提前设定的教学内容所束缚住,必须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现实反应来调整教学模式。教师在制定教学评价机制时,要对各类阅读活动信息有基本的了解,教师需要提前整合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然后利用这些问题信息去生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评价机制。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学生《铁道游击队》时,先整合相关的问题信息并进行细致的分析,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文章的相关知识,然后测试学习的学习成果,考核学生的阅读完成程度。最后再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调整教学方式,从而形成完整的教学评价机制。
2.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促进教学风格多样化结合具体事例)
要让阅读策略更好的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要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发展教师的教学风格多样化。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指提高教师对阅读策略深层次的理解能力,了解阅读策略实施的前提条件和内容重点。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还包括了提升教师的语文学科知识,也就是指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一定阅读理论知识和阅读技能展示能力,同时还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技能和实践经验。促使教师的教学风格多样化就是说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制定符合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案,只有运用不同的教学风格来将生成性策略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提高学生阅读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所以在目前对语文的教学中要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式,实施创新教学。需要通过生阅读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方面要设计合理的学生阅读方案,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组织学生成立课外阅读小组,并根据小组内学生的平均水平,制定具体的目标,具体而言,针对童话阅读小组,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以手工类或记叙类形式表现学生自己的阅读成果,针对文史阅读小组,教师则可以向学生布置历史时间轴的小游戏。同时,教师也要利用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评价奖励方式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找到乐趣,让学生自发自主的进行体育锻炼,为阅读策略在进行语文课堂中更好的实施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引出了阅读策略的特点,强调了阅读的实践性和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也在前文提出了阅读策略在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性,为下文进一步的探讨做好了铺垫。随后本文提出了阅读策略在高中语文应用中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了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因素也包括了更多其他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在教师方面,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为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施带来了阻碍。还有一个是学生方面的因素,学生缺乏学习阅读的兴趣,无法发挥其自主性,同时学生的阅读素质也没有达到要求,这也不利于阅读教学的实施。第三点就是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对评估阅读策略的成果造成了影响。最后,本文在结尾部分提出了更好的应用阅读策略的方法和途径,例如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立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等等,对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完整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毅芳.试论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8,(10).18-18.
[2]李莹.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6,(8).87-88.
[3]周莉.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和指导策略[D].苏州大学,2019.38.
[4]朱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6).42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