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的影响因素及监理控制要点
周永舜 姚席猛
湖南省核地质调查所
第一作者
单位名称:湖南省核地质调查所
省市:湖南省长沙市
邮编:410006
姓名:周永舜
出生年月:1972.10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湖南安化县
学历:本科
职称: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道路桥梁隧道施工监理
第二作者
单位名称:湖南省核地质调查所
省市:湖南省长沙市
邮编:410006
姓名:姚席猛
出生年月:1965.9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湖南常德
学历:本科
职称: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道路桥梁隧道施工监理
(一)摘要:我国隧道施工工程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多样、极易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如何确保施工安全性是项目管理人员和监理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隧道施工特点以及工程地质环境等,从工程地质条件、预报方法、开挖能力、支护水平进行分析和探究,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监理控制要点,旨在为行业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施工;影响因素;监理控制要点
我国隧道施工具有高危险性和高隐蔽性的特点,特别是近年来隧道施工安全事故频发,不仅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此,在隧道施工中需要管理人员提高安全管理意识,针对于当前影响隧道施工安全性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好施工安全质量管控工作,提高隧道施工安全性。监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着项目施工质量,需要专业监理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对国内外先进的监理经验进行借鉴并结合实际建设环境进行合理化应用,提升隧道质量安全水平。
一、影响隧道施工的因素
(一)工程地质条件
在隧道施工中应着重关注施工区段的工程地质条件,针对围岩的特点,划分好围岩的分类,根据围岩的分类,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如出现断层破碎带、地下暗河、岩溶、岩爆、瓦斯等不良地质灾害,应该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必要时需采取超前支护等辅助施工措施,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达到安全施工,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二)预报方法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地质分析法、超前导坑预测法、超前水平钻孔法、物探法以及特殊灾害地质所采用的相关预测方法;其中物探法主要是是地质雷达法、瑞雷面波法、声波法、TSP法。这些方法能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能在施工前掌握前方的岩土体结构、性质、状态,以及地下水、瓦斯等的赋存情况、地应力情况等。采取综合性预测方法,能预测存在的风险,减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
(三)开挖能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隧道建设发展年限较少、所应用的施工技术也存在一定滞后性,影响着项目整体建设质量。现阶段我国最为常用的开挖方法为钻爆法、机械开挖法,即应用炸药对施工地进行爆破处理,从而展开后续工作。但是当前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在药物使用量以及开挖尺度上未能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危险性。在这一背景下会造成欠挖以及超挖问题,威胁到了施工地周边山体结构稳定性。
(四)支护水平
隧道开挖后需要及时进行支护,并不断进行维护,从而保证后续施工环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针对于支护环节而言,需要施工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熟练掌握支护技巧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隧道的支护荷载。我国现阶段所采用的支护方法为锚喷支护法,这一方法能够在不破坏山体结构的同时提高结构稳定性,但是在这一方法使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如选用水泥质量较差、锚喷设备较为落后等,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到最终的支护能力。
二、隧道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
(一)隧道掘进施工监理
在隧道掘进环节,需要监理人员对掘进流程进行了解和掌握。随后,从放线、洞身开发以及运输废弃物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管理。具体工作开展中,首先需要监理人员对开挖方案内容进行科学审查,判断该方案的合理性。掌握全断法、台阶法、环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中隔壁法(CD)、交叉中隔壁法(CRD)等多种方法适应条件和优缺点,进行合理选择。爆破施工时,对施工人员的具体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使其能够严格按照爆破方案以及操作流程展开作业,保证施工行为的规范性进而使监理控制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二)隧道支护施工监理
在隧道支护施工环节,需要监理人员对支护过程以及所选用的支护材料质量进行检查。例如,由于支护环节需要使用到混凝土材料,涉及到水泥等材料的使用,监理人员需要对水泥各项参数进行检查,同时进行稳定性实验,判断其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支护能力。同时,当前对于混凝土的喷射主要借助于机械设备,监理人员需要对设备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同时对混凝土的喷射方式进行对比实验,判断其是否可以采用喷大板法。锚喷支护方法可以直接在目标支护混凝土部位进行凿取,需要对周边的岩石环境以及结构稳定性进行调查和了解。若目标区域岩体情况不尽如人意,无法直接进行凿取,可以采用钢结构进行支撑。此时监理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情况以及锚杆长度和质量等内容进行调研。
(三)隧道防排水施工监理
防排水处理工作需要从防、通以及堵三个方面入手。在具体工作开展中需要结合当地隧道建设的实际环境从科学角度进行处理,旨在减少路面积水以及隧道底部涌水等现象的出现。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现场施工环境进行了解,选择恰当的施工监管设备展开工作。同时,为了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对该环境的影响,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标准展开实地作业,从而隔离水源、防止渗漏事故的发生。
(四)隧道渗漏水施工监理
作为影响隧道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渗漏水问题的出现需要引起监理人员的重视,将防渗漏水工作贯穿于隧道施工的每一环节。例如,在设计环节需要工作人员对隧道环境的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了解,从而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将防渗漏水问题控制在源头;在施工环节需要对所用施工材料进行选择,优先防水建材避免后期出现渗水情况。对于隧道中的裂缝需要运用隔离技术进行防水处理,提高岩层的稳定性。防渗漏水策略的应用不仅能够解决水害问题还可以解决冻害问题。
结束语:隧道施工需要有关管理人员对造成隧道安全事故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结合当地地质条件以及施工环境制定出更为有效的处理策略,确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监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工作责任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按照管理程序对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冯伟琳. 隧道施工的影响因素及监理控制要点探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 (18): 11.
[2]吕建和. 隧道施工的影响因素及监理控制要点探析 [J]. 建材与装饰, 2019, (01): 268-269.
[3]陈成汉,王聪杰. 浅析电力隧道施工的影响因素及监理控制要点 [J]. 通讯世界, 2018, (07): 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