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
汤思敏 范慧双 陈鹏飞 匡家荣 丁玲芬
怀化学院,湖南怀化,418000
摘 要:本文主要对比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特别是当信息技术被融入教学时,对高中数学中的两类经典的抽象数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了传统教学方法在现代教学环境中的一些局限性,并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信息技术如何弥补这些不足。因此,本文强调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展示了它在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方面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高中数学,传统教学,现代教学,信息技术,几何画板
1引言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黑板教学和口头传授已无法满足现代数学教学的需求。同时,随着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和倡导,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不仅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提升教学效果与培育学生全面素养的关键所在。
2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以高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和“切割问题”为例,我们深入探讨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在应对这些复杂知识点时的差异。
2.1折叠问题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折叠问题[1]的难度明显升级。
(1)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对于折叠问题的教学,传统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绘制图形,然而手绘图形可能无法完全准确地展示折叠过程中的细微变化,现代教学方式采用了信息技术工具,如动态图形展示软件等。这些工具能够实时模拟图形的折叠过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和理解边和角的变化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些工具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折叠问题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2]。
(2)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面对如折叠问题这样的难点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折叠问题涉及动点和定点,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部分学生难以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图像,从而难以理解其中的数学原理。在信息化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动态演示功能,将折叠过程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直观地理解图形的变化。
2.2切割问题
切割问题是高中数学的一大挑战,特别是在处理与球体结合的切割问题时,如何准确求解球截面的相关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点[3]。
(1)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教学方式既耗时又费力,而且由于角度和视线的问题,学生可能无法全面、清晰地观察到图形的内部结构。在信息化教学的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等现代教学工具,轻松为学生呈现出更加生动、准确的几何图形。
(2)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切割问题对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些学生可能由于缺乏空间想象力而难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而信息化教育则为这些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视角。通过现代教学工具的辅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构造和变化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3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1以情境引领学习,以技术点燃兴趣
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常常让学生感到困惑和乏味。为了打破这一僵局,我们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几何画板和万彩动画等工具,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打造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
3.2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实现直观理解
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数缺少形时少直觉,形缺少数时难入微。”这恰恰点明了数与形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互补性[4]。多媒体、几何画板等现代工具,能够将那些难以在现实世界中呈现的内容,转化为直观、简单的图像和动画。这种数形结合的方式,不仅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显著提升,还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边界。
3.3将人文关怀融入教育,拓宽知识领域的视野
新课标呼吁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关注数学文化,加强数学课程在培养学生品德和价值观方面的导向作用。教师可以运用图片、影视片段、纪录片等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将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与前人对话,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家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数学的热爱与追求,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内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天地,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科学思维[5]。
4 总结
4.1 信息化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的显著优势
首先,信息化教学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其次,信息化教学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使知识传授更加具象和生动。
4.2 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尽管信息化教学具有诸多优势,但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一方面,教师群体的年龄跨度较大,一些资深教师可能在接受和掌握信息化教学技术方面存在困难。
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发达地区的信息化程度往往高于不发达地区,这导致在不发达地区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局限性较大。
参考文献
[1]张洁.GeoGebra与数学课程融合的探究——以立体几何的折叠问题为例[J].上海中学数学,2021,(03):18-20.
[2]赵嘉璐.《超级画板》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的优势分析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9.
[3]陈兴勇.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校本研究——以嵩明一中高二 1、2 班为例[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4]王丰裕.信息技术支持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1.
[5]杜若冰.数学文化与课程思政渗透中学数学课堂的研究 ——以“图形与几何”为例[D].洛阳:洛阳师范学院,2023.
基金项目:2023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般项目,项目名称:基于斜二测画法与几何画板的中小学生空间思维提升研究,项目编号:S202310548047
基金项目:首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现状调查及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Y20230629
作者简介:
汤思敏(2002— ),女,湖南浏阳人,本科生,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范慧双(2002— ),女,湖南长沙人,本科生,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陈鹏飞(2002— ),男,湖南攸县人,本科生,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匡家荣(2001— ),男,湖南怀化人,本科生,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通讯作者简介:
丁玲芬(1983— ),女,浙江湖州人,数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