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究初中体育田径课堂教学的策略

作者

沙勇

安宁市实验学校 650300

摘要:初中体育教育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良好体质、积极锻炼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田径运动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还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如何提高初中体育田径教学质量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能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教学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义务教育过程中的初中生教育除传统的基础课程教学之外,还要更加重视对中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开发。对学生而言成绩并不是一切,尤其初中的学生,由于正好处于青少年发育阶段,在初中时期的学习工作较为繁重,此时适当的体育锻炼就可以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同时由于学校所举办的体育课时间限制,地点和设施等也有了相应的限制,因此田径也成为最有利于学校体育课的锻炼项目。田径作为传统体育,不但能够使学生的身体部位受到一定锻炼,而且长时间的锻炼对学生身体的均匀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会使学生过度发胖。又因为田径所需要的场地不大,而且器械简单成本低,很短的时期内也能够使学生受到足够的训练,所以这一体育项目的可实施性非常强。基于此,教师要善于借助学校所拥有的基本体育器材和场所,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课程类型,进一步充实课程,以全面提高中学田径运动课程的教学品质与效益。

一、合理调整练习方法与强度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学校的场地器材情况去合理设计练习方法、练习强度,避免学生因运动强度过大造成运动伤害,或者产生厌烦情绪。在设计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时,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来分析学生的运动能力、运动需求,及时调整教材搭配和练习次数。例如在“蹲踞式起跑”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发现,该阶段学生练习热情高、表现欲望强,但运动技能掌握情况一般,大多数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示范讲解,模仿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动作,但对于蹬摆结合的起跑动作和逐渐抬上体的跑姿理解不够,无法发挥蹲踞式起跑的真正作用。因此,对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可以设计以模仿为主的课堂教学目标。学习常见的接近式、拉长式、普通式起跑,然后和站立式起跑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模仿动作,了解动作要点。练习中安排一些游戏类的起跑比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蹲踞式起跑对提高短跑成绩的作用,增强学习信心。

二、创新趣味田径活动

田径项目相较于其他体育项目对体育场地要求较少,即使在简单的运动场地内,也可开展多样的初中体育趣味田径教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每位学生的运动能力设立不同场景,引导学生开展田径项目。初中学生处于成长阶段,为养成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教师应时刻注意自身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趣味教学氛围,只有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所设立的体育教学场景,才能真正带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教师在开展“快速跑”练习时,可引导学生想象,此时大家正处于“抗洪救灾”的第一线,每五位学生成立一小组,将被困人员从“危险区”解救至“安全区”。如此不但激发学生小组比赛的竞争意识,还锻炼学生运动能力。传统耐力跑练习过于枯燥,教师可将耐力跑设计成游戏,如帮助学生创建“见义勇为”的情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分配饰演“好人组”和“坏人组”,导入游戏情境加以体育练习,要求学生必须在固定的路线中完成追逐,也就是耐力跑,如此以更为趣味的方式对学生耐力进行锻炼,从而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效率,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利用教学视频

田径运动项目多,而且形式多样,很多动作都是在一瞬间完成,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观看一些相关的田径运动技能教学视频,来帮助学生从中自主纠正田径运动的误区。以侧向滑步推实心球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为学生播放推实心球的技术视频,并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投掷运动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的技术原理,接着在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可以在小黑板上画出推实心球的技术动作,让学生针对这些动作进行模仿练习。当发现学生动作不规范时,教师可以再次播放视频,让学生对照着视频中的正确动作找出自己错误进行纠正。让学生利用教学视频,从中学习到正确的知识技能,并纠正自己容易犯的错误动作,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养成勤于反思的好习惯。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主解决问题,这样比教师单方面去为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效果要好得多。并且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加重视自我的发展,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相关技能的学习中。

四、开展巩固式教学

体育运动并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就能看到成果的教学项目,体育运动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反复学习、透彻分析、归纳总结、巩固练习,才能够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素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采用巩固式教学法,让学生从健康教材中不断吸收新知识,反复温习旧理论,不断巩固田径技能,以达到有效的学习目标。例如: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定期开展考核活动,让学生在田径运动的测评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同时,通过考核学生也能够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不断丰富自身的运动经验,借鉴他人的运动技能,增强自己锻炼的动力。教师可以以单元的形式设计考核内容,让学生在每学习完一项田径技能后,就进行一次“大练兵”比赛,在活动中名列前茅的学生即可获得相应的奖励。比赛的形式以学生当时的主观诉求为主,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想要参加的项目,此时学生会根据自身平时的田径运动水平及喜爱的项目进行报名,并在比赛、考核中获得理想的成绩,赢得心仪的奖品。此种巩固式的教学方法是分阶段进行的,能够通过竞争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够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再接再厉,成为更好的自己。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学生喜爱的体育田径运动方式,同时通过优化和充实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如根据学情调整练习方法和练习强度,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创新趣味田径活动,营造运动氛围;利用教学视频,纠正动作误区;开展巩固式教学,强化学生身体素质;通过以上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中获取到愉快的参与感,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昌路.浅析开展初中体育田径运动的价值及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105-106.

[2]王新国.初中体育教学中快乐田径课堂的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5):89.

[3]单红军.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融入[J].新课程,2021,(2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