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模式变革

作者

葛微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22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也随之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数据以及计算已经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也给大学生学习模式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本文围绕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模式的变革展开分析,并探索学习模式构建的对策。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模式;变革

现阶段,人工智能已经在生产生活中实现了广泛的渗透,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给大学生学习模式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人工智能时代下,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大学生学习模式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所以推动大学生学习模式的变革与构建就显得格外重要。

1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模式变革的必要

1.1 大学生认知转变对教育的冲击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大学生思想意识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直观评价事物,对新鲜事物往往有很强的猎奇心理。而且当代大学生也具备了良好的独立思想和独立的判断能力,思想也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这种种改变,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1.2 传统学习模式的弊端

为培养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人才,各高校提出一系列教育教学方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旧没有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师生间缺少足够的交流与互动,导致课堂活力也严重缺失,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且传统学习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如被动学习模式为主,忽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模式单一,体现不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落实因材施教理念;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忽略了大学生能力培养等,这些俨然不利于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1.3 智能手机对传统课堂的挑战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大众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同时也改变了大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也容易沉溺在虚拟的互联网环境下。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确实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但是自控力不足的大学生很容易沉迷在网络中,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安徽某大学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67%的大学生在理论课程上选择玩手机,可见智能手机对传统课堂的影响较大,所以应该探索有效的对策,将智能手机转变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方式,实现大学生学习模式的重构[1]。

2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模式重构的思路和对策

2.1 被动到主动学习模式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学生往往以被动学习为主,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整个课堂都由教师主导着,所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被调动和激发出来。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而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方式,所以被动学习模式向主动学习模式转变成为必然。在人工智能时代,自主学习模式将是主流学习模式。例如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指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自主分析学习效果,并经过质疑、探索和创造等方法来达成学习目标。而且人工智能时代支持下的主动学习模式,让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如此才能构建起大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学习模式[2]。

2.2 灌输式教育到基于方法论学习的人机合作模式的改变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确实让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出现了一定的改变,但并未真正撼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灌输式教育仍旧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数字设备和软件大量的充斥在人们的周围,因此也在时刻的收集着数字化的行为和信息。当前很多高校已经将图像处理、语音识别、语言处理以及增强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实施提供了重要保证。但是,在这些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学习,仍旧没有摆脱被动性学习,比如说听讲、视听、演示等,只不过是使用机器取代了教师所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仍旧是被动接受的客体。基于教与学理论,最高级的学习方式应该是“教授他人”,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人工智能体,引导学生从灌输式知识获取逐渐转变为参与性、互动性的智能学习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科,推广和普及基于方法论的人机合作学习模式,保证大学生在得到个性化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习质量。

2.3 阶段性学习模式到终身学习模式的改变

以往的阶段性学习模式显然难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必然会促进现阶段学习模式朝着终身学习模式转变。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终身学习模式以及终身学习理念也因此诞生,尤其对大学生来说更为重要。为了更好的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必须要实现阶段性学习模式到终身学习模式的转变,养成主动学习、知行合一、自我革新的学习习惯,进而充分突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间的壁垒,衍生出全新的学习模式。可见,大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应该及时创新学习模式,加强终身学习模式的转变和应用,才能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2.4 标准化学习模式到个性化学习模式的转变

当前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多运用的是标准化、制度化的培养模式,即统一的育人模式、统计的人才培养规格、统一的学习模式等等。这种培养模式也被叫做补短教育,详细来说指的是每个人都在被教育去发现不足,并不断的朝着统一的标准看齐,并没有深入的挖掘自我的潜能,这就导致自身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人工智能时代下,个性化、定制化以及标准化的学习模式成为了主要方向,只有借助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的基因、情商等进行检测,并做好个性化的诊断,然后结合大学生的天赋、个性和兴趣,合理的运用人机结合的教育模式,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打造个性化的课程,全面的践行精准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以促使大学生全面的落实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标准朝着人性化和弹性化的方向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时代的带来,给大学生的学习模式也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学习模式的变革。很明显,传统的学习模式已经无法让大学生更好的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所以大学生学习模式的变革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大学生更应该迎合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需要,加强学习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成为时代需要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汤培谕.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模式改革研究——基于安徽财经大学的调查分析[J].山西农经,2020,(04):38-40.

[2] 李卫红.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模式变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8,(21):75-77.

课题信息: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人机学习共生体”学习式的构建研究,编号:GH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