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陈宗尔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数学教师的素质也有待提升。在数学教学中,小组讨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它与其它学习方法相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能逐渐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主性。本文通过对高中数学课堂实施小组讨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和提高学生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讨论;学习效果
引言
数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数学的特殊性,当前的数学教育效果不佳,对学生的学业及今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讨论性,将小组讨论学习运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们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专长,从而促进数学的学习,只有如此,小组讨论学习才能得到切实的落实。
1 小组讨论学习的重要性
1.1 创新课堂学习模式
通过运用小组讨论学习,可以在一个单一的教室中增加一种生机,改变传统的教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老师的方法,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1.2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可以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集中精神,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1.3 优化学生的品德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分组讨论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与学生、师生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做人的基本原理,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2 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讨论教学现状
小组讨论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由组员自行讨论、合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团结讨论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过去的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能够克服传统的教学缺陷,贯彻“生本”的教学理念,创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然而,有些老师采用了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在教学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够正确,过分干预,不能正确引导,不能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优势。而在小组讨论的教学中,由于教师设置的目标不明确、不确定,使这种学习方式的实际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如果学生不能在小组学习中取得实际的进展,就很难建立起学习的自信。为确保小组讨论学习模式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探讨其最佳化策略。
3 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讨论学习成效的措施
3.1 尊重学生的个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进行分组讨论时会遇到一些问题,所以在开展分组讨论时要注意区分不同的同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以保证学生在数学中的应用。例如:在学习任务相对简单的情况下,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位置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使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对均衡,不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当学习任务的困难程度不同时,将表现较好的学生按其学习能力的高低分组,进行高难度的作业;将表现较差的学生分组,完成简单的家庭作业。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又可以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获得成功。
3.2 情景导入
在高中的数学课上,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的内容,创造出一个适合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们在放松的环境中,学会如何掌握自己的数学。在课堂上,老师要创造贴近生活的、有趣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比如,通过《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的学习,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上把有关的教材、课堂上的几何体资料发送到小组中,指导学生观看立体图形;再按照课本的要求,把各个组员的作业分成几个部分,把立体的俯视图、侧视图和正视图都绘制出来,让学生们从三视图中认识到立体几何,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水平。
3.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而课本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可以与课本相配合;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其进行一些简单的说明,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小组讨论。例如,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中,学生可以从小组讨论学习中得知:sin2A=2sinAcosA,cos2A=cos2A-sin2A, cos2A=2cos2A-1,cos2A=1-2sin2A,tan2A=2tan A/(1-tan2A),在课堂上,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中,指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这也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知道两侧和一侧的对角法,确定出一个解决方案的数量。因为是一个很难的课程,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对其进行一些指导性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
3.4 增加小组互动
在高中数学开展小组讨论教学的同时,师生间的相互交往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在教学中,要明确目标,有效地进行讨论,以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学《不等式组与不等式》时,老师要把“不等式”的概念、“数坐标”、“几何表达”等作为“教学目的”。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并指导学生们进行讨论的探讨:怎样表达不等式?如何用数字轴来表达两个数字的尺寸?确定X2+2x与-x-3之间的关系?本课程采用分组方式,依据课程的教学目的,将问题相联系,并进行分组讨论,最终得到解答。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从而促进课堂的教学。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学习是一种最适合于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它反映了学生主体,与素质教育相适应;它不但可以优化课堂,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在实际运用中多总结、多思考、多创造,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小组讨论学习方法,使更多的高中生爱上数学,并逐渐形成小组讨论学习、互助学习的良好习惯,使数学课堂在讨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孙兆军.高中数学组织小组讨论学习活动的有效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0(29):90-91.
[2] 孟庆才.基于小组讨论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193.
[3] 陶万礼.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J].高考,2020(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