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及新形势下发展方向研究

作者

李秋雨

哈尔滨商业大学 150028

内容提要: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数次遭受的变动使得我们国家意识到,要在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这不仅能够促进中国企业、金融全球化,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更能够提升中国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但发展进程存在很大的问题:我国的国际清算体系基础建设不成熟;金融市场不完善,资本账户开放度低,无法满足国际投融资需求;人民币在国际上不是主流计价货币;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篮子中占比较低和我国经济实力不匹配等。在全球疫情情况下,面临当前的发展瓶颈,为推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融合,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我们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2020年推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在这一策略下,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更加平稳的推进。面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是:加强金融创新,提高系统支撑力量;维护政治经济稳定,继续树立大国形象,提升国际地位;有计划地开放资本账户,并加强相应的金融监管;鼓励持有人民币资产,对参与外循环企业给予特殊支持。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储备货币  货币篮子  全球一体化

1 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及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渐推进,国际层面的分工更加明确,国际贸易在国家经济中占比攀升。2008年次贷危机美国的“救市”操作给我们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纵观世界经济,提出的中国方案。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全球在牙买加体系下,对储备资产要求增加,人民币于2016年加入全球货币篮子成为重要国际机构比如IMF等机构的官方储备货币,此举加速了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我国企业、商品在全球领域内的竞争力,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这样一来对大宗商品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调控风险的作用。

再者,“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放开资本账户密切相关。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创新和开放的进程。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将当下面临的全球危机转化为中国经济增长赶超的机会。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以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便利交易,还方便国际间的投资,更能方便国民的生活,给全球的华人华侨在国际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及中国人才的国际化也能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2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

2.1 在结算货币方面的现状

结算货币功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点,为满足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需求,我国于2012年组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此举使得人民币在银行对外地收付比例稳步上升,稳定在40%左右,美元支付占比有下降趋势,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2年12月SWIFT统计结果表明,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占比为2.15%,位列全球第五。这也就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结算领域的认可度有很大地提升空间。

2.2 人民币作为国际上的投资货币是现阶段的发展重点

投资货币的功能是指通过开放资本账户,给国外投资者提供更加多种多样的本国投资产品,开放更多的投资渠道。

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外汇安排与限制年报显示,在7类40个子项目中,37个子项目在中国不同程度开放,3个子项目未开放。但目前我们已经意识到开放资本账户的重要性,全国各地目前都在积极推进资本账户改革,稳步开放资本账户项目。

2.3 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现状

储备货币比重的确定并不是依据主权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比重相应分配的,但储备货币具有惯性或者持久性,就算货币地位与主权国在世界经济占比不匹配,一旦货币交易网络足够强大,规模效应会拉低交易成本,投资者就会持久持有这种货币不兑换,货币发挥国际货币功能的时间也会更加长。

最新的调整显示人民币权重由开始的10.92%上调至12.28%,美元权重由41.73%上调至43.38%,欧元、日元和英镑权重有所下调,人民币权重保持第三位。这也就意味着在国际方面人民币价值得到了更加广泛地认可。

2.4 人民币发挥计价货币功能的现状

国际货币的计价功能主要体现在大宗商品的结算上面,但目前在国际上大宗商品的定价超七成用美元定价,其余也多用欧元及指数进行定价,从实际交易量上来看,90%的计价货币仍是美元,这也就意味着人民币参与国际定价的道路还有很长。

3 当前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疫情当下,经济形势下滑,国际贸易受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受阻。但在近些年我们刚推行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下,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仍有生机,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人民币在全球经济比重中地位上升由此加强人民币的结算功能,推进建设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强国;继续放开资本账户,加强金融基础建设,完善金融市场,给放开资本账户提供宽阔的平台,同时加强风险的监控,审慎监管市场;提升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份额,我们应更加完善我们的跨境结算系统,更加开放市场,与此同时还要保持可靠的大国形象,有助于储备货币的份额的提升。此外,利用我国在全球大宗商品的高需求与高供给形成的强大的交易量推进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定价地位。此外不能忽视商业银行的作用,要紧跟国家政策,积极参与人民币跨境支付网络系统建设,为人民币支付系统开设绿色通道。积极创新跨境人民币挂钩的贸易结算及投融资产品。

疫情以来,我国的大国形象深入人心,更多的人选择持有人民币作为避险货币,人民币由此面临升值压力,带来了潜在的金融风险,人民币的迅速升值需要依靠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要继续维稳人民币汇率,使汇率在安全区间内浮动。同时,资本账户的开放政策也应要依据市场的反应缓慢推进。对于储备货币占据份额问题,依托于我国的综合实力,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可以使得我们在当今世界乱局中收获更多世界人民的青睐,份额也会相应提升。

总之,人民币国际化要结合我国的经济形势、政治形势和市场反应缓慢推进,且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基础设施,也更多地是源于国际货币市场对于人民币的需求,通过加强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循环,让更多的经济主体看到中国企业,看到人民币的价值,才能更好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参考文献:

[1] 刘珺.人民币国际化的数字维度[J].金融博览,2020(09):30-31.

[2] 赵艳丽.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货币国际化分析——以人民币国际化为例[J].现代商业,2020(25):140-141.

[3] 谭小芬,王睿贤.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经验借鉴与路径选择[J].新视野,2020(05):42-48+55.

[4] 管涛.人民币国际化,行稳而致远[J].金融博览(财富),2020(08):1.

[5] 应坚.“债券通”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踏上新台阶[J].金融博览, 2020(08):50-51.

[6] 张雨婷.探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J].现代商业,2020(22):88-89.

[7] 陈洋.以油品贸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路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22)

[8] 王喆,张明“. 一带一路”中的人民币国际化:进展、问题与可行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1):100-111.

[9] 高惺惟.中美贸易摩擦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研究[J].经济学家,2019(5):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