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
范涛 李一霄 王彦霏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 昆明 651701
摘要: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满意度的基本情况,并从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满意度主要有哪些维度,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和建议,帮助高校提高电子商务专业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满意度;调查;对策
引言
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采用此种办学模式,能帮助高校了解现阶段的就业环境,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培养符合社会单位或企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逐渐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但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除了单位和企业检验培养成效外,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也是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对高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此优化和调整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更好的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1 电子商务与学生满意度的基本概念
电子商务专业是集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知识为一体的学科,主要是为单位或企业培养具备网站建设维护、企业商品和服务营销策划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而学生满意度作为衡量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监控教师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工具。本文对某高校电子商务专业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目的是为了解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教学硬件设施、课程设置、任课教师教学等有的认知情况,明确学生对本专业各方面的满意程度,为后期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式等提供参考依据,以此提升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1]。
2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内容
因电子商务专业高年级学生具有较为完整的专业知识学习过程,对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和建议有深刻的认识和想法,更有参考价值。因此,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以某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高年级学生为主。
调查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硬件设施满意度;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满意度;对电子商务专业任课教师的满意度。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学术网站,检索近年来与“产教融合、电子商务专业、满意度”相关的部分文献,并以此作为参考,为本文调查提供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共20个问题,其中13道为单选题,5道题目为多选题,2道题目为意见题,均为匿名填写,共计发放150份,实际回收120份,本文对实际回收的120分问卷进行分析和归纳。
2.2.3统计分析法
采用SPSS13.0专业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际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1.1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硬件设施的满意度
从收集到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学生对本专业硬件设施的满意度一般。其中,对设置的电子商务电脑室设施和图书馆相关专业资料储备情况比较满意,满意度分别为58.3%和63.3%。对实习基地满意度一般的比例为33.3%,不满意则占20.8%。由此可知,学生更期望多在实习基地锻炼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但高年级学生在合作单位实习仅有3个月左右,给予学生的实践时间机会较少,而在合作单位实习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的关键。
3.1.2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满意度一般。其中,学生在课程的学时设置、教师给予的学分、成绩评定方式上的满意度较高,均达到55%以上;学生在课程分类、专业教材选择、必修/选修课上选择一般满意度的分别为54.16%、45.83%和55%。对实验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例不满意的学生占37.5%,由此可见,学生对当前专业的课程设置总体满意度不是很高,课程设置不合理,尤其是实践课较少,不能有效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
3.1.3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
学生对本专业的各门课程任课教师比较满意。其中,学生对教师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技能运用两方面比较认可,选择满意占66%,非常满意占80%。但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对方法、互动形式满意度一般,对教学效果不满意占15.6%,而教学效果是与教师自身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技能运用、教学方法、课堂互动形式等息息相关,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满意度。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才能间接提升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2]。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
调查结果显示,某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共有五个,目前实习基地可为学生提供岗位能力与本专业毕业学生数量较为匹配,大多数学生都有参加实习和进行实训的机会。但总体来说,学生在校外实习的时间和实践内容深度尚未达到学生满意程度,不能帮助学生适应本专业工作岗位和提升实践锻炼能力。为此,高校不应只注重形式上的企业合作数量,更应重视合作的质量,与合作的实习基地共同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深化合作内容,让学生的实习时间和能接触到的工作内容更丰富,并在此基础上考虑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既为企业节约成本,也能解决缺乏高素质人才的人才资源难题,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4.2 增加课内实践操作课
电子商务专业更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项目实训和实战,因此,教师要改变固有的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当前电子商务专业教学问题进行优化和改进人才培养方案,适当增加本专业的实践课程时间,学会运用翻转课堂、慕课等新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以及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实践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够对所学知识内容提前预习和深入思考,才能在课堂上有效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可开展环境课程,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与创新力。例如,开展网站建设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创业计划时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
4.3 采用过程导向的成绩评定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专业课程成绩给予客观全面且合理的评价,能有效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当前,某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成绩评价内容主要为笔试成绩、实践作品、平时成绩,更注重最终呈现结果,教师的主观意见评估。因此,应合理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强调学生在各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具体的综合表现,例如,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课外学科活动、校外实习基地企业考核评价等,或是学生在电子商务课程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收获、反思等作为评价主要内容,帮助教师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认识和评定,促进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会观察学生的优缺点,并对其进行因材施教。
5 结语
综上所述,从调查结果得知,发现当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式、成绩评定方式等满意度较低,需要高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加强与各企业或单位的合作深度,共同制定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具体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机会和实习岗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增加学生对本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师教学方式等的满意度,培养兼具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不断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为企业提供高技术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刘婕,张仙,朱克西.基于SEM的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满意度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5(5):160-168.
[2] 甘霖."岗课训赛"多维视角下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7):89-91.
项目名称:云南工商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SKY20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