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数据理念下经济金融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王闯
哈尔滨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2
摘要:经济金融管理的内容和数据都很庞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国之间的经济、金融关系越来越密切,这就导致了各国的经济、财政管理越来越困难。要想达到有效的管理效果,提高数据的计算能力,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必须以“大数据”为中心,积极构建“经济金融”管理体制,推动“经济金融”体制的构建与改革。本文根据“大数据”的基本思路,结合当前经济和财政管理的现状,对构建经济金融管理体系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理念;经济金融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如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出现。其中,大数据技术以其众多优点被有效地应用。在我国的经济制度发生变化之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和财政管理制度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实现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将大数据应用到经济和财政管理系统建设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1 基于大数据理念的经济金融管理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也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各行各业,通过大数据来采集和整合信息,使得金融科技的发展成为可能。通常,大数据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组织、挖掘等处理,并在一定的时限之内获取大量数据。大数据技术融合了多种新兴科技,是高新技术发展的产物,目前正逐步向各行各业渗透,其作用也日益显现。经济金融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促进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发展,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对大数据技术的深入研究,数据的价值将不断提高,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大数据,顾名思义,就是由海量数据组成的大型数据库,不同于传统数据库,在特定的应用中,采用了云计算技术,通过分析和计算数据资源,实现应用的目的。
2 大数据理念下经济金融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2.1 引入并与大数据概念相融合
所谓大数据,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构建一种以智能云计算为基础的云计算平台,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数据的自动分析和处理,为相关经济金融系统的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资料,以增强其工作能力,并为其工作提供指导。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需要引入大数据的理念,并与之紧密结合。引入大数据的理念,不但能为经济、金融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新的工作方向,也能为其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目前我国经济和财政管理正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落伍、不被淘汰,并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要将大数据理念引入企业,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并以经济金融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为依托,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引进到大数据行业,实现“示范带动”;为今后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创造有利的条件。二是开发和引进高质量的大数据平台,使之与各企业的工作运作系统相结合。该系统将企业的业务信息录入到数据平台中,再由一个大型的数据平台进行自动分析,为下一步的业务决策提供依据。
2.2 打破管理体系内部界限
突破经济和财政体制的内在边界,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运用大数据时,应当采用合理的方法,确定有关业务的数量,确定实施经济金融监管的重点,实现对经济和金融的有针对性的监督;同时,也要保证金融行业的全面监控,不能有任何的漏洞和死角。目前,我国在建立大数据系统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为建立经济金融管理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现有的大数据系统能够实现对经济、金融的仿真和预测,不仅能够理顺经济、金融和经济的内在联系,而且能够有效地预测和预防未来的经济金融风险。
2.3 加快我国金融市场改革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我国金融改革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基于大数据理论的经济、金融体制的改革也将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内部开放的视角来看,大数据技术的经济管理系统可以降低金融业的准入门槛,使更多的人能够进入金融市场。在经济、金融业的内部竞争中,大数据的作用日益显现,其影响力也日益加深,资历上的优势也相应地被削弱。在当前的金融市场运行模式下,无论是资金的处置,还是推进改革,都必须以产业规范为基本标准。此外,我们还应当在经济和金融领域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以促进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提升。
2.4 重新规划金融管理体系
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必须与大数据相结合,进行新的改革,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对财政体制进行再设计,打破原有的内部边界,对于稳定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的财政管理水平,并且可以突破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限制。在应用大数据时,首先要确定企业的数量,然后再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重点解决经济、金融监管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效的监督。由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和金融系统存在着许多缺陷,因此必须保证对金融行业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大数据的精髓并不在于准确,它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量化,发掘出其中蕴藏的潜在价值,因此,大数据技术对构建我国金融系统具有指导意义。目前,我国在建立大数据系统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为建立经济金融监管体制奠定了基础。根据研究,目前的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经济、金融的仿真和预测,帮助我们理顺经济、金融的内在联系,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做出初步的预测。
3 结语
总之,以大数据为基础,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经济金融管理体系,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金融领域的发展步伐。因此,要正确地指导我国的市场主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经济金融管理工作的监督,提高我国经济金融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超杰,郑凯鑫.中国经济政策与金融市场波动的内在逻辑--基于大数据挖掘的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22(9):13.
[2] 尚晓.大数据在金融经济监测预测领域中的应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1(5):2.
[3] 游筱婷.大数据分析在互联网金融营销中的应用机制[J].2021(2018-4):34-39.
[4] 周赛.基于大数据理念的经济金融管理体系构建策略[J].金融文坛,2021(3):3.
作者简介:王闯,1991年6月29日,男,汉族,黑龙江省勃利县,大学本科,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