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方法的一些思考
罗少芳
东莞市麻涌镇古梅中心小学 523133
摘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的,也是很多学校在工作总结中都会出现的一句话。但在实际情况中,德育“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难。” 现实工作中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三重三轻”现象,要想在实践中取得实效也就更加难了。
关键词:转变;优化;发挥;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他们常常把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也就是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所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在德育教育、培养人才这一重大社会实践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世界观形成的阶段,他们比一般人更需要得到别人尤其是老师的引导和培养。班主任如何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发挥好导师作用,通过什么样的培养手段,把德育工作渗透进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每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都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心所在。所以如何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一直都是很多学者都很关心的课题,也是众多学校最关注的问题所在。下面我根据个人的德育实践谈谈一些浅见:
1 转变教师观念,优化德育干部队伍
教师的观念直接关系到我们教育教学的成败,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一切革新的行动,前提在于教师观念、思维的超越。不断的转变教育观念,又不断创造全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广大教师要在这“转变”和“创造”之中,真正地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个体。我们要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坚信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从而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开展教育活动。其次,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构建科学的德育内容体系和全新的德育活动课模式,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如广播操比赛,有人关心服装,有人关心精神面貌,有人关心动作准确、阵容整齐;十项全能竞赛等则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不同角度积极填补班级空白。
德育干部队伍素质的优劣,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成败。现很多学校德育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二多一少”现象,即年轻的多、新老师多,德育教龄长的少。而今天的社会是高科技的社会,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社会的问题往往会波及校园,给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适应新时期的需求,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管理方法科学的德育工作队伍。为此要多加强师德规范教育、德育队伍的培训和理论学习、对年轻班主任的在岗指导和培训。
2 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与班集体的力量
学校少先队和班级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学校少先队和班级可根据各自任务和工作特点,积极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学校也可通过少先队组织、班集体、学生社团,有组织地开展科技、文艺、体育等有益身心的活动,在活动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成长的作用。要鼓励、指导学生建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和社团,因地制宜开辟活动场所,建设活动设施,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审美能力,锤炼意志品质。
3 充分利校园资源,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实施渗透教育
德育工作不但要有针对性、经常性,还应该有主动意识和超前意识,为使学生的课余不成为德育的空白地带,就要靠老师们去占领、去捕捉。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学校的每道墙壁、每座建筑、每块绿地,包括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会“说话”的老师,让学校的每一份资源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不断提升校园的文化底蕴,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与熏陶。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具体方法:(1)开辟艺术长廊,利用走廊展出学生的优秀作品、名人名言。(2)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内专设“我为我班添光辉”栏目,黑板上统一布置今日课程、今日值日、布告栏,在班级正门口设班级窗口——“我们的老师”(内有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姓名、各科任老师寄语、班级目标、班级誓言)。(3)充分利用班会课,以班会课为德育教育工作渗透的重要阵地。 班会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与否,以及利用得好坏,对班集体的发展,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广播站、宣传栏和升旗台的作用。学校少先队广播站、宣传栏既是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面镜子,又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一个阵地。我们可以把每次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拍成照片,制成展板在宣传栏中展示,同时宣传栏还专设了”光荣榜”和”好人好事”栏,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使校园内先进事迹、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加强和规范升旗仪式,在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除了有升旗队升旗外,可由校合唱队领唱国歌,带动全校师生合唱,使学生从中更加感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熏陶。(5)艺术活动形式。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设立不同层次的展示学生特长的舞台,寓思想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在校园读书文化艺术节上,每次活动力求节目丰富、形式多样,如经典诵读比赛、才艺表演、演讲赛、主持人大赛、手抄报大赛等等,让学生智慧的心灵、独特的创造才能、艺术天赋等体现在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中,让他们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从中获得激励与成长。(4)多种竞赛形式。可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举办一些知识竞赛、时事竞赛、素质特长竞赛、学习竞赛、主题班会竞赛等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在竞赛活动设计中,一改过去只是面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做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从而实现“面向全体、共同体验成功”的目标。
总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连教师也颇感生疏。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评判和选择,德育教育工作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不断的去摸索与探究。
参考资料: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J].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