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融入思政理念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作者

李金涛

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62

摘要:21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新一轮的变革,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质。当前,高校学生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各种诱惑已经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将思政教育思想融入到高校其他课程中,已是一种必然的教学趋势。

关键词:思政理念;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

中国步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各类工程层出不穷,各类工程事故频频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因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而导致的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工程力学是水利学科中最基本的一门学科,可使学生掌握高品质的工程力学原理。通过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降低工程质量事故。将思政理念与工程力学结合起来,可以为学生树立工程安全的基本理念。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引入思政理念是非常有意义的。

1 工程力学融入思政理念的重要性

1.1 帮助学生确立质量安全的底线

工程质量安全教育是职业院校工程相关专业的重要内容。他们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严格地遵循项目的基本原则,并能坚持工程的质量标准。工程力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安全教育。将思政思念纳入工程力学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其抵抗各种诱惑的能力,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自觉地坚守自己的原则。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引入思政理念,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教育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提前树立起坚实的工程质量安全底线。为后期学生步入社会、维护工程质量和安全将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2 为学生建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唯有不断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才能使学生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事业上越走越远,取得更大的成就。将思政理念融入工程力学的教学中,可以培养出一种舍我其谁、不怕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思政教学思想的渗透有助于学生树立元的目的,并乐于为此而努力研究。思政教育理念的融入,可以让他们树立起国家的责任,让他们在工作中奋发图强,为国家、为社会而奋斗。思政教育理念的渗透,使学生对事物的内在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他们在实践中重视细节、重视质量、关注目标、关注过程,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将思政理念融入到工程力学的教学之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2 工程力学融入思政理念的有效途径

2.1 深挖思政素材

在实施讲授工程力学课程时,应充分发挥思政与工程力学的相通之处,深入挖掘教材,开展思政教育。首先,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生价值观念为指导,确立学生对工程建设工作的正确价值观念。例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思想教育,可以使学生建立起基本的道德规范。其次,以知名的建筑工程、建筑大师为案例,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理想。名人的成长经历可以为他们点燃奋斗的指路明灯,指引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最后,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正确认识。目前,我国的工程质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国内缺乏世界级的建筑师,这就要求学生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自身的能力,为国家解决问题,为国家服务。

2.2 以师德教育为基础

古人云“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在工程力学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思政理念更易于被教师的言传身教所渗透。首先,教师要做到有道德,要为学生做好表率。教师的日常言行,是学生潜意识中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其次,教师要认真对待,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为今后认真对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学生能严格遵守工程安全的底线。最后,教师的无私精神,使同学们坚定了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2.3 多种教学手法融入思政教育理念

在现代教学方法的支撑下,以往单调乏味的思政教育,能够使其不留痕迹地渗透,降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观念。首先,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工程力学的教学得以扩展,从而使思政教育的无形化得以实现。例如,利用建筑大师的影片,让学生建立起积极的学习目标,增强他们的思想意识。其次,在实际操作中,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够从实例中找出问题,从而使其具有警示作用。最后,通过个案教学,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通过对我国古代著名建筑物进行力学分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2.4 课程思政理念与考核方式相融合

在《指导纲要》的指引下,“工程力学”的课程考核必须与思政课教学目标相结合。考试方法强调过程性,既要考虑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和课后作业的质量,也要有阶段性的考试和期末考试。在日常作业的批改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学习规律,从画法到力图,到机械参数的书写,都要让学生理解“没有规则,不成方圆”的概念,从而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一套属于工科学生的作业规则,按照规则进行计算,遵纪守法,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学生作业规则的遵守程度,也是日常工作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每一次的阶段性测试和期末考试中,都会采用一些有代表性的、有教育性的、有思政内容的工程案例,为了便于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和严格,并依据考试的特定目的,教师会根据平时的学习表现、作业情况,对学生进行最终考核结果。

3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思政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已成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模式。将思政理念与工程力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工程力学的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将思政理念融入到实践中,可以使工程力学的多种教学目的得以实现。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表率,并从教材中寻找思政教育的材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思想理念与工程力学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陈亮,刘丹,吕鑫颖.融入思政理念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福建建材,2021(04):116-118.

[2] 盛娟.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4):54-56.

作者简介:李金涛(1982.11-)男,吉林长春,汉,本科,高级讲师,水利水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