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篮球教学的实施路径研究
宾恩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 广西 桂林 541000
摘要:高校篮球教学科目在思政教育和育人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如一些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升规律、技术阶段的变化特征以及篮球运动哲学规律等都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存在高度契合的特点,所以在实际篮球运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科学探究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等,为此,就需要体育教师积极探寻高效的教学方法来达到三全育人的目标。基于此,本文对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篮球教学的实施路径做进一步探究分析。
关键词:课程思政理念;高校篮球;教学路径
篮球作为大多数大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同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教学地位。所以在现今“课程思政”理念下,体育教师应该有效挖掘高校篮球运动教学课程中所涉及到的思政元素和育人要素,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性格特点和实际教学课程内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并有效融合思政教育,促使大学生在有效掌握篮球运动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强化对其个人修养和社会品质的有效培养,促使篮球教学中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 创新高校篮球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化的思政教育
在篮球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中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开展篮球课程思政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课堂教学对同学们思政价值的指引作用充分挖掘出来,把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将两种教学方式间的相互补充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全方位的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在课程思政理念下进行高校篮球教学,不但应把思政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还应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创新。在以往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篮球运动相关内容传授时,采用的大都是模仿和教授法,当教师示范讲解后,同学们在进行模仿练习。在这种模式下因教学活动比较乏味,使得思政内容很难和整体教学相融合,为此思政育人效果也难以真正贯彻落实到位,同时也有着很多其他问题存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对篮球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创新,把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同学们学习篮球的兴趣,并积极鼓励同学们参与到篮球训练的教学活动中来,促使同学们在有效掌握篮球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还能将篮球运动中蕴含的思政教学内容进行有效领悟。
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可以按照同学们实际的篮球技能学习情况,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实力差不多的固定小组,然后定期举办篮球竞技比赛,也可以通过两人一组进行PK。在开展竞赛时,可以不断对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进行有效培养。此外,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的奖励,然后将其给予取得胜利的小组。教师还可以把思政教育融入到这些奖励中,如带领获胜的小组去校外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如,组织同学们去孤儿院,教小朋友们打篮球等,把篮球教学延伸至室外,促使同学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
2 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入挖掘思政教学元素
目前,高校篮球教学主要还是以室外教学为主,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较为单一,难以让学生对篮球教学中蕴含的一些理论性的思政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所以,在实际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将教学场地设置在室内,借助现今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同学们深入剖析和展示篮球教学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政元素,促使其对于课程教学更具有效性[1]。
例如,在实际开始篮球课程前,教师可以运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给同学们查找一些篮球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国际性的篮球比赛,让同学们进行观看,同时结合视频内容给同学们进行篮球规则的讲解,使同学们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视频资料的观看,对篮球规则如阻挡、打手、推人、走步等理解的更为深刻。教师应着重向同学们强调严格遵守比赛规则的重要性,为同学们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各种社会规则的遵守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另外,通过篮球比赛的观看,给同学们讲解后卫、前锋、中锋等各种不同角色如何更好地进行配合,使得同学们对于篮球运动中团队意识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知,促使同学们的体育学科素养得以有效养成。
3 借助竞技性教学活动,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竞技性很强的运动项目,有着很强的对抗性。比赛时间比较长、肢体对抗较激烈、体力消耗也相对较大,同时还有着攻防转换快等特点。在进行篮球运动时,各种突发状况极易出现,运动比赛的结果很难准确的预料,转败为胜这种情况极易出现在篮球运动中。所以,在篮球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加强对同学们对抗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对于提升同学们的理性认知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正视胜利或失败,非常有利于培养同学们健康积极胜负观的养成。同时篮球具备的对抗性也能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学会自我调节,增强其抗击能力,促使其在参与篮球运动中能够有效感悟体育精神[2]。
例如,分组运球、投篮教学、双人对抗练习等各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学生间的良性竞争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使其能更积极的参加到篮球运动中,对同学们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进行有效培养。此外,篮球比赛大都非常激烈,比分不停交替变化,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教学现象,培养同学们养成乐观积极的学习心态和正确的人生观。
结语
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重要储备力量,在篮球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其思政教育的有效引导,对于其优秀个人素质的培养和今后的良性发展能够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为此,高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创新高校篮球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化的思政教育、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借助竞技性教学活动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等有效路径,促使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得以有效养成。
参考文献:
[1] 褚占才.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篮球教学探索与实践[J]. 灌篮,2022(13):7-9.
[2] 赵志男,朱晓龙,朱焱.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篮球教学的实施路径与探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22,12(21):142-146,151.
作者信息:宾恩明,男(1982.5.8),汉族,广西全州,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篮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