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学校语文多媒体教学益多宜巧用

作者

刘青松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是对专业技能学习的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熏陶的一个重要过程,是立德树人过程中实现抒情言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送的重要举措,也是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文化融合和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广大中职语文教师不懈努力,不辱使命,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举目当下,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应该是最为普遍的,其技术也是较为成熟的,口碑也是人人交口称赞的。然而,多媒体教学在应用中,虽然“英雄”所见略同,但个人所呈现出来的效率与效果却不尽相同。所以,中职语文老师们在多媒体教学上不仅要能驾轻就熟,还应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才能如虎添翼。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多媒体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虽然面对的是中考后分流且学习基础不是十分理想的一群学生,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技能人才,就必须一改把学生定格在书本里、束缚在课堂上的传统教法,要大力推广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因此引发广大职校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倒逼,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杀手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职教的观念变了,职教的方法变了,学生学习方式也变了。今天的中国互联网网罗天下,5G技术日臻完善,中国已进入了一个全面高速、高效的信息时代。就当下而言,在许多职业院校中最多的教室是多媒体教室,最多的教学方式是多媒体教学方式,最牛的老师是善用多媒体的老师,多媒体教学,俨然是现代化职教的一个明显标志。那么究其原因,主要是多媒体语文教学能够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拓展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利用好多媒体教学将会收到比纯粹的传统教学好十倍好百倍的教学效果。

1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应优势互补

改革开放以来,邓公把科学技术确立为第一生产力,中国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兴教也在扎实推进,而与之不太相称的传统教学模式此时有点廉颇老矣力不从心、步履蹒跚、老态龙钟的感觉。特别在当下,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它面临着不小的冲击。且看,一些喜新厌旧的老师们,从怀疑它到质疑它再到否定它,甚至还要完全抛弃它,传统的教学模式几乎到了前所未有的不被待见的地步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人常常带有非白即黑的眼光或者非左即右的观念,去对待传统与新生,这是不对的,也是可怕的,这是社会文明进步中人们思想上的愚昧或偏见。

语文教学历史久远,若追根溯源,即便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算起,至今也有两千多年了,更何况孔子还曾从师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悠久的中华文化得益于一代又一代教育者薪火相传,赓续发展,形成了厚重的历史积淀,继而又成为炎黄子孙的骄傲,成为五十六个民族人民文化自信的底气。纵观语文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的确确有些陈旧了,像三尺讲台话春秋、一支粉笔写天下,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等等,这些都忽视了现代教学过程中所倡导的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是应该摒弃的。然而,传统教学中的诵读神韵、语言艺术化的诙谐和幽默、阅读过程中的脑洞大开(丰富的联想)、一种日积月累而一番文思泉涌后的写作快感等等,都是传统教学中的瑰宝,是需要汲取的精华,也是可以在融入多媒体教学中得到升华的。

众所周知,多媒体教学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年轻教师十分青睐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一是能够实现大信息的图片、声音、视频等教学内容的快速传递;二是教师在操作上也是非常方便的,通常是输入以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等为主,辅之以系统中的菜单提示,即使你不会计算机也能轻轻松松按照操作提示完成教学;三是多媒体教学系统能够为教师提供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控制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相当于教师配备了一个“机器人”助手,比如开发应用的考勤、作业、机考、综合分数等配套软件,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总之,多媒体教学模式具有直观性、便捷性和高效性。

倘若多媒体教学脱离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必将变成纯粹的“人机对话”,那也是单调的、枯燥的、乏味的、没有灵魂的。所以,只有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实现超乎想象的“一加一大于二”。

2 多媒体教学便于翻转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多媒体应用,优势在于文字、图片、影音的综合效能对人的感官冲击,通过互联网的加持和学生的手机、电脑、平板等移动终端的充分利用,极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使传统的课堂表现的一言堂——死水微澜,变成了人人参与的群英荟萃——头脑风暴。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精气神高多了,学习的专注度、参与度明显增强了。还有,多媒体教学的课堂已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掌控课堂的人很少的时候是老师,更多的时候是那些课堂上的活跃分子——主角——学生。比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有的学生早早就自学了教师的微课,并制作了个人朗诵视频作品,把它发布在抖音上还赚取了不少的流量;有的学生还早早学唱了凤凰传奇的《将进酒》MV,在课堂上来个助兴表演,增添了课堂上的欢声笑语,而随后,他又凭借这首歌参加了校园歌手大赛并获得了较好的名次,可谓是一学二用。再比如,学习曹雪芹的《红楼梦》之《林黛玉进贾府》,很多同学能够根据教师发布的电视剧视频片段,认真研读小说,模仿影视剧,创作课本剧,表演得惟妙惟肖;即便是应对曹禺的《雷雨》(节选)、关汉卿的《窦娥冤》(节选)、汤显祖的《牡丹亭》(节选)等剧作同学们也是充满好奇,更是兴趣盎然,他们驾驭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应用能力非常强,让一篇篇“老掉牙”的课文鲜活起来——为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增加了话剧、京剧、昆曲等艺术表演形式。当然,这样的课堂也许失去了传统认知中的严肃性,表象上似乎失去了“章法“,但它却能有效地激活学生骨子里的学习因子——我想学、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从而,让教与学变得不再那么难了,像这样的颠覆性的课堂翻转是教学模式的华丽转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线上教学和微视频教学,解决了部分学生因疫情防控不能正常返校或顶岗实习想学而不能学的问题,让在家的和工作之余的学生们都能够在线学、回头学、反复学,实现了想学就能学,想学学得到。

现如今,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定格在单调乏味的课堂上了,而是在更加开放自由的时空里,学生的自主学习已成为可能,更是常态。

3 多媒体教学是实现情境教学的重要工具

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有利于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健康发展。情景教学的核心是在于激发情感,其形式和内容是来自于社会和生活,但又是经过提炼和加工过的。譬如,大国工匠的舍小家为国家而忘我工作的精神,优秀学子的刻苦学习精神和勤俭节约的意识,表现亲情、友情、爱情和战友之情的诸多课文,它们可以通过教学中的故事会及其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来表现,也可以通过课本剧中的角色来演绎,还可以通过舞蹈和绘画以及音乐艺术表演来诠释等等,这些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赋情、赋能、赋责,然而这一切的顺利实施离开了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加持就会变得苍白无力。

另外,多媒体教学还利于现场教学场景的创设,不论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将来的,一个现实的场景创设能够把学生带入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域,特别是把学生未来工作中可能涉及到的语文知识很好地呈现出来,这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重视和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模拟中实现情境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现场真实感,从而实现直观教学。例如,我们在学生毕业前安排学写《求职信》,这就需要引用相关的求职现场及其求职人的求职过程视频,当然,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利用学校的招聘会现场。这样,学生通过仿真或者模拟或尝试求职,对于《求职信》的格式、写作要求等就显得比较轻松易学,同时,还能够间接感受求职现场的氛围和求职过程的其他注意事项(例如着装、举止、沟通交流等)。又如,我们教学生写请假条、借条、留言条、领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等,都是可以通过多媒体的现实场景创设来模拟现场教学的;当然,如果有条件的学校更要利用好学生跟岗实习或者参加企业研修的机会,利用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把语文教学渗透到企业、渗透到车间班组,渗透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真正让语文教学起到助力专业技能学习的作用,并在理论和实践的两个方面做到有机的结合——即干中学、学中干。这样的教学不止于体现教学内容的本身,还能相机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增强学生对于本专业学习的信心。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因此满足了对于社会和未来工作的好奇心,如同获得了“虚拟世界”中的成就感,颇有几分游戏的意味。

4 多媒体教学在实施课堂思政中效果明显

在我们的教学课文中,有很多彰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题材的好文章,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他们看上去好像离我们有点久远,但其实离我们很近,如果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了解,他们就会走近我们;如果我们不去学习不去了解,那么,他们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些大量的富有正能量的文章,曾经激励着无数的中华儿女奋勇前行,尤其是革命者先驱,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人格魅力无限,特别是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红色基因正代代相传。由于这方面教学资源的信息量比较大,通过多媒体的影音播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选用这一类教学专题片时,一定要认清教育主题,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涵,饱含深情进行课堂思政,让感染力和感召力得以有的放矢,把红色基因植入到学生的心田。比如,我们在学习卡尔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时,辅之以《不朽的马克思》、《资本论》的视频,才能让学生们更加全面认识和了解马克思,才能真正传递马克思的职业选择——为人类谋幸福的职业是最高尚的,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的人才能达到高尚完美的境界。进而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正确的择业观。不仅如此,还要选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相关教学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和辉煌成就,引领同学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再比如,一提到大国工匠,很多同学就有满满的自豪感,因为自己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也是其中的一员。当问及大国工匠何其好时?还真的有不少的同学信口道来:不就是有名、不就是有钱嘛!,而他们往往是缺乏认真思考,探究不够,忽略了大国工匠身上所共有的担当、责任、贡献。所以,当学习崔文华的《“大国工匠”彭祥华》时,你一定要辅之以央视的专题片《“大国工匠”彭祥华》和重庆卫视一期《谢谢你,来了!》(儿子彭金昌感谢父亲彭祥华),要着力提炼大国工匠精神的精髓,要组织学生展开头脑风暴,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一个普通的人,初心始于为国家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而从一个杀猪匠,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努力,终究炼成了人人敬重的大国工匠。在他身上,你看到的是他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总是冲在隧道爆破的最前面,把死亡的威胁留给了自己,在与死神的博弈中练就出一身绝技,成为了中铁二局二公司员工队伍中的翘楚;他那敬业、乐业、精业、奉献的精神给予了新生的年轻一代——奋发作为的力量;他是我们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他是我们所有职校生学习的榜样。

常言道,中国人应该是最有家国情怀的人。不论是屈原,还是黄继光,还是钟南山,还是袁隆平,无数个英雄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总是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当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责无旁贷,他们义无反顾,总是舍小家顾大家,总是毅然决然地舍生取义。此外,谁说英雄没有儿女情长?像泪水与笔墨齐下写成的《与妻书》——林觉民;像“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毛泽东等。他们在革命事业中叱诧风云,然而,在对待亲人上却又是柔情似水。这些都是家国情怀教育的极好素材,需要教师平时注意遴选和积累,适时巧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的思想注入灵魂。

5 多媒体的评教评学既精准又高效

评教评学是师生教学活动意见交流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测的重要举措,它对于教学相长和教学质量的保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教师评学方面,教师是学生的密接者,是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进展以及生活习惯了解最为全面的人,因此,教师应该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客观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风班风的良好发展。由于语文课是公共基础课,它所涉及的班级有很多,一个教师往往要逐一对数百人进行评学,其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为了摒弃传统评学的开会小议、表格打分、书面报告等繁文缛节,彻底改变 “蜗牛”一般的行事效率,多媒体教室中的视频监控记录了教与学的点点滴滴,学校的“智慧校园”软件及其app,也为教师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提供了操作上的便利,这样使评学工作不仅数据更加真实可靠,而且高效快捷。例如,在学校的智能管理系统中,任何一个学生的每一次旷课或迟到或早退或中途溜号等都能及时传送给班主任和通知到学生本人;还有,任何一个学生的上课玩手机或睡觉或平时不交作业或学期成绩下滑等,教师只需要在智能管理系统中轻松点指,班主任和家长就都能及时得到信息推送,此时,有关的管理人员也会及时介入,对其进行教育。

在学生评教方面,评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是学生关注学习所进行的认真思考,它对于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反省,主动提高服务意识,探索教学新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传统教学的评教工作大都是由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一个班又一个班去开专题会、去填评定表,许多学生在公开场合下很难讲真话,再加上个别的召集人在对某个老师进行评价前“定调”,学生哪里还敢“乱说话”?以至于失去了评价的客观公正性。然而,现在就不同了,多媒体教学中的全程录像是真凭实据;学校的智能管理系统对评教的每一项指标进行了更加具体的量化;学生不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家里都能毫无顾忌的通过手机轻松点指来完成评教。例如,教师上课敷衍,所授内容与教学计划不相符,放任课堂管理等等,都会及时反映给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本人,并能得到教学管理部门的及时处理;还有一些学生也会积极向老师隔空表达诉求,并在课堂管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提出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6 多媒体的教学设备需要加强使用维护

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担负着重要作用,因此, 加强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是十分必要的。譬如,学校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设立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和应急处理,履行教师使用设备检查记录等等。此外,语文老师除了要经常关注所用公共教学设备的良好状态以外,还要确保随身的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U盘、数据连接线等私人设备的完好;还要用心安排好授课计划以避免公共多媒体设备多人使用过程中的冲突;还要学会微视频制作、多屏互动、多屏协作、“个人热点和WLANR热点”等现代多媒体相关技术的应用。另外附带说明的是,不建议笔记本电脑的系统频繁更新,最好关闭系统自动更新,以免使用中出现更新重启或你要使用它要更新的尴尬状况;不建议下载非官方软件,尤其是下载捆绑流氓软件的软件,以免拖累电脑造成卡顿;办公软件尽量使用向下兼容的Microsoftoffice高版本;录屏、图片、影音、PDF等编辑软件可安装免费破解版;影音播放用系统自带的或QQ影音;连接教室投影屏幕、展台或显示屏数据线尽可能用hdmi高清线;电脑杀毒软件尽可能用系统自带的免费的windows defeender,次选免费的360杀毒软件。

“科学和人文和而不同,但共生互补、和而创新。”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对技能型人才加强文化素养教育不会削弱,只会越来越强。作为人民教师中的语文老师,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教导,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使命担当,在“三全育人”中争做先锋,做出应有的贡献。

俗话说,教无定法,只有得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那么,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总之,要用之得当!为此,教师必须要学无止境,“上下而求索”,开拓创新,在职教苑地书写人生最美的华章。

参考文献:

[1] 朱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浅探[J].文学教育(下),2021(06):183-184.

[2] 李文文,语文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现存问题及实施建议[J].汉字文化,2021(12):51-52.

[3] 王晓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7):189-190.

[4] 林婷,论微课在技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4):108-118.

作者简介:刘青松(1964-),男,安徽合肥人,本科,德阳安装技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