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森林康养“1234”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谢玉萍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21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森林康养成为一种新型的健康产业,强调自然恢复人体健康,在社会范围内需求广泛。截至目前为止,我国专业的森林康养技术型人才比较紧缺,无法满足社会和产业发展之需要,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开展森林康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为向社会输送更多专业的森林康养技术型人才,产教融合的教学形式已经成为广大高职院校的基本教学形式。以下内容将立足于产教融合大背景,详细探究高职森林康养“1234”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践行。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森林康养;人才培养
引言
森林康养的概念最早兴起于外国,学术界尚未对其进行明确的定义,这一新型的健康理念突出以人为本。我国已经发现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一个新的风口,越来越多的健康服务业兴起,森林康养也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高职院校森林康养“1234”培养模式中的“1”代表一个核心,即为社会输送专业的森林康养专业技术人才,“2”表示两个平台,通常包括校内平台和校外平台,“3”表示三方合作,包括校行合作、校企合作以及校际合作,“4”则表示教学生产相结合、学历与职业资格证相结合、课程与岗位需求相结合以及任课老师和行业专家相结合,这一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1 认准一个核心
高职森林康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要认准一个核心,构建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森林康养工作的服务对象。首先,森林康养专业的课程可以详细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三个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夯实学生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平,专业课程主要涉及康养、护理、健康、医疗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一个专业森林康养人的素质,实践课程则是对学生技能的培训,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1]。其次,高职院校要打造独有的办学特色,结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优势,积极主动与企业、康养基地、自然保护区等寻求合作,开展特色教学。
2 平衡两个平台
高职森林康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要平衡两个平台,即处理好校内平台和校外平台的关系、形成由内到外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学校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建设线上教学平台,将与康养相关的课程录入课程系统,学生在保证专业课程数量的基础上,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额外的线上课程展开学习。教师也可以在线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管,了解最新的教学动态。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与行业协会取得联系,积极为学生、老师争取更多参与校外组织培训活动的机会。行业协会可能经常性参与和举办各种国际专业课题,参与这种类型的活动,能够使学生和老师受益良多,学到教材中不曾涉及的专业内容,教师也能开设新的课题。
3 把握三方合作
高职森林康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要把握三方合作,校行合作能够帮助学校把握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解读最新的方针政策,校企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校际合作则可以帮助学校增强教学实力。首先,行业协会能够为高职院校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提供更多的合作伙伴,学校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当擦亮眼睛[2]。其次,学校可以输送学生前往企业展开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接触正式的工作、积累更多的经验。对于学生而言,实习是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表现突出的学生还可以直接留在企业发展。另外,高职院校可以安排学生和老师前往其他学校参观和学习,学习其他学校的校风、学风以及人才培养模式,选择部分为己所用。
4 强调四个结合
高职森林康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要强调四个结合,实现对学生的全过程培养,使得“1234”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整。首先,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前往学校学术报告厅开展讲座,学生和老师均可以参与讲座。如此一来,教师能够收获更多专家的指导,学生能够向行业内的“头部”看齐。其次,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考取资格证书,并对在校期间成功考取执业资格证书的学生进行学分奖励,实现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3]。另外,为了保证学校课程设置符合岗位的标准要求,学校要注意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比例关系,原则上保持1:1,可视岗位的要求变化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5 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论述内容展开分析可以得出,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为了全面提升森林康养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学校要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师团队要总结有效的实践经验,更要关注学生真实的状况和行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健康服务业正在以高速发展的姿态迎接时代的挑战,高职院校要把握机遇、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节奏和方法,与企业展开深度的合作,共同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从而推动健康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常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文凤,郭金鹏,曾令美,等.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森林康养"1234"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 2020(20):3.
[2] 伟程.产教融合视角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康养专业群为例[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2021, 3(16):33.
[3] 岳瑞丰,赵丹丹,赵扬.高职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双\"1234\"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J]. 科技资讯, 2019, 17(5):3.
作者简介:谢玉萍,女(1981.9—),汉族,湖南新宁,硕士,副教授。
项目来源:四川省哲学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攀西康养产业研究中心课题(编号:PXKY-YB-2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