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网络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席文保
厦门市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 厦门 361027
摘要: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这是多种原因导致的。教师需要正视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致因做深入调查,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对教学设计做创新改进,以提升教学针对性。针对现实问题展开教学应对,符合主体教育基本要求,为学生未来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职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对策
1 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
虽然中职学生文化课学力基础普遍较低,但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却不是这样,部分学生特别爱好信息技术,电脑、网络应用能力特别强。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个体之间差距很大,这是最需要关注的学情。如果能够让学生进行“传、帮、带”互助性学习,其助学效率会更高。学生上机操作时间不够,这是最为普遍的现象。因为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很多学校都不能给学生提供充裕的上机操作时间。学生课程内容较多,不仅有文化课需要学习,还有专业课需要学习,学校大多不会安排更多实践活动,导致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普遍较低。信息时代的到来,其学科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而中职信息技术教材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教师讲解的知识往往是昨天的东西,学生学习缺少主动性和挑战性,自然形成教与学的矛盾。
2 网络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2.1 结合教学需求,有效梳理和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改变教学现状,完成预期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是重要的手段。具体来讲,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教授书本中的知识,还应当学习当前先进的技术手段与前沿知识,第一时间教授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计算机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单纯将书本中的所有知识教授给学生,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地梳理教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教师必须时刻关注网络技术的发展情况,了解新型技术知识,并且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2.2 创新教学设计,改善学科施教环境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环节,教师不能一味遵循一些模式,因为中职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敏感,但对繁多的教学环节不感兴趣,很容易出现学习懈怠现象。教师要注意做好观察,及时做出教学调整,尽量减少一些繁杂的环节,创新教学设计,组织一些学习活动,让学生展开游戏、竞赛、展示、辩论等学习,学生会积极响应,其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学生生活中有一定认知积累,教师教学设计需要做好对接,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做任务设计,引导学生做实践操作,都能够获得比较显著的设计效果。教师有意识简化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操作的时空条件,学生会积极响应。
2.3 组织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学生对互动性、探索性、娱乐性学习活动最感兴趣,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活动组织,能够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信息搜集、素材展示、知识竞答、任务驱动、创客研究、编程展示、文档编辑、设计介绍、经验交流、学法传授等,都属于教学活动范畴,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更多学习活动任务,让学生在主动性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学生对实践性学习活动比较感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发动学生参与活动设计,可以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时,需要一些素材的支持,教师要借助更多信息渠道展开搜集,如果有可能,还可以发动学生参与相关行动,为教师制作文稿提供素材帮助。
2.4 延伸教学训练,对接生活认知思维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学科教学训练设计提供更多选择,教师要正视学生生活应用信息技术的现实,组织学生参与更多生活信息技术应用活动,这对有效提升学生学科核心能力有重要促进作用。智能手机应用已经普及,校园网络信号覆盖已经完成,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运用网络,展开多种形式的信息活动,教师针对这些现实条件设计一些训练任务,为学生准备一些创客任务,势必对学生形成一定冲击。在多媒体应用环节,需要关涉诸多内容,图像信息的处理最为关键,教师指导学生做图片编辑、人像照片修饰等,都能够有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教学《加工处理图像》时,教师现场制作幻灯片,对图片做编辑和调整。如人像照片的处理,教师通过剪辑技术,对图片进行剪切、调整,将其放置合适位置,与文本形成科学搭配。学生观看细致,逐渐掌握操作要领,教师设计训练任务:自行选择图像,尝试做编辑处理,体会编辑效果。学生对图片编辑充满好奇,自然有实践操作的热情。在学生操作尝试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观察学生操作,对存在问题做及时纠正。经过一番努力,学生逐渐掌握图片编辑技巧,其编辑效果不断提升。
2.5 采用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教学效果的提升。过去,中职院校大多数教师的理论教学都是以灌输式为主,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水平及兴趣爱好,没有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及教学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利用新媒体、多媒体设备带给学生焕然一新的感觉,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与此同时,在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单纯地让学生模仿自己的行为,而是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操作,教师则从旁观察,一旦发现有任何问题和不足便及时进行指导;同时也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通过及时寻求教师或他人的帮助改进自身的错误行为,为综合能力的提升夯实基础。
3 结束语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学科教学需要有时代发展意识,教师执教时要直面现实问题,及时做出教学调整,以适应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中职学生学力基础普遍不高,教师在资源整合、教法创新、活动组织等方面做出积极应对,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增加一些实践内容,组织学生深入到生活之中,展开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都能够让学生接受新知,为未来顺利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费晓燕.浅谈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21(27).
[2] 潘玉.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训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析[J].广西教育,20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