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攻读非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目的及存在的问题
田桐
渤海大学 锦州市实验学校 辽宁 锦州 121000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
非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初试)和招生单
位组织的复试,初试与全日制考生用的是同一套试题,与全日制考生的国家录取及毕业方式一样。不同之处为非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利用周末和假期进行上课,学制通常比全日制硕士多一年。此专业非常适合中小学教师攻读,语文和英语都是中小学的主科,不但考试有优势,学习之后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 中小学教师攻读非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目的
中小学教师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是社会的需求,也是个人的需求。国家需要基础教育强师,个人也需要自我发展完善。其中非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非常适合中小学教师攻读,对于专业和职业发展都十分有益。
1.1 中小学教师攻读非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社会需求
我国中小学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占比仍相对较低,与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需求仍不相适应。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全面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入职的教师提高学历水平的最佳方式就是在职学习,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既可以提升学历水平,提高个人素质,也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1.2 中小学教师攻读非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个人需求
语文和英语都是中小学主要学科,语文和英语老师十分适合在职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十分有利于个人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其他学科的老师来说,此专业适应性较强,只要认真准备,从入学考试到毕业都能顺利通过。
2 中小学教师攻读非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存在的问题
在2017年之前,很多中小学教师在职读研究生。但是在实行全日制和非全
日制统考之后,报名率和录取率锐减。下文在非全日制研究生认同度、招考机制难度、用人单位、在职教师自身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2.1 社会各界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认同度偏低
虽然国家认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明显低于全日制研究生。例如在用人单位的招聘简章中要求全日制研究生作为应聘资质的内容随处可见。在就业层面,部分单位不承认非全日制学历学位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落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相关工资、职级、职称待遇。
2.2 招考机制对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中小学教师难度较大
从 2017 年起,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工作已与全日制研究生统一组织
实施。初试为全国统考,其中,政治和英语属于国家统考科目,两门业务课采用招生单位自主命题的方式。不论是从考试科目难度还是从复习内容的庞杂程度来看,初试对多数工作多年且日常教学工作繁重的中小学教师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2.3 用人单位对教师学历晋升支持力度不够
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虽有相关政策支持,但是不同区域的学校落实情况差距
较大,有的用人单位为教师学历晋升设置工作年限限制,有的用人单位不同意本单位人员报考。教师的学历晋升虽然是有助于学校和社会整体的教育进步的,但是其终究属于个人行为,学校不会采取过多的支持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部分中小学教师报考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积极性。
2.4 在职教师对统筹管理政策理解滞后
在职中小学教师对非全日制教育硕士招考政策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反映他们在职业发展阶段没有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关注学历学位提升相关政 策和招生信息的观念和行动,直接导致部分考生错过报考时间、误解报考条件、放弃报考机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忙碌,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在职教师便慢慢放弃学历的晋升。
3 推动中小学教师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建议
中小学教师有相对扎实的学习基础,只要认真准备,从入学考试到毕业都能顺利通过。为促进中小学教师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3.1 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硕士社会认同度
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硕士的社会认同度需要国家、社会、个人多方面的努力。国家要对不认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单位和企业进行整顿和惩戒,以此来规范用人制度。当今社会也需要有更多人来发声以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如果个人受到不公正对待,要坚定地站出来,打破用人单位与企业的“潜规则”。
3.2 承认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有同等应聘条件
虽然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
通知》,强调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权益保护,明确各地及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和落户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资格条件。但是,政策归政策,现实归现实。现实中,有地方和单位不能较好地落实这一政策,对“非全”研究生都存在一定歧视。我们认为国家也应该加强宣传,同等录用非全日制研究生,尤其是教育部门和各个学校,帮助他们公平就业。
3.3 教育部门应同等对待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硕士
目前教育部门或者学校招聘中都指明招聘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多数都被拒绝。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能加入到教育行业中将会大大增加我们的基础教育水平和活力,也能缓解部分学校招聘难的问题。
评聘职称条件除正高级和三级教师没有对硕士学位提出要求,其他职称均对硕士学位提出要求。之前各地教育部门在制定当地职称评定标准时要求研究生为全日制,但是现在应不再要求硕士学历学位为全日制,应该承认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学位。此举能够鼓励教师终身学习,提高教师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作者简介:田桐,女,辽宁锦州人,锦州市实验学校初中英语教师,中学一级,渤海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