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深度挖掘家园共育精髓,让幼儿园教育工作更加灿烂

作者

薛蓓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义和幼儿园 浙江 杭州 311225

摘要:幼儿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家园共育的精髓比较丰富,需要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之中深度的挖掘,家长和教师之间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带来良好的教育保证之下让孩子处于轻松自由的成长氛围。通过家园共育注重孩子习惯的养成提升共育效果。同时,能够依托网络渠道加强家园沟通,把孩子的成长情况如实反映。最终,在家园共育活动优化之下家长和孩子共同沉浸于丰富多样的活动,以此让幼儿园教育工作在落实之中拥有坚实的力量。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教育;意义;策略

前言

家园共育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当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幼儿教育发展之下家园共育作为重要的趋势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幼儿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联,只有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对于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并且与幼儿教师紧密合作,才能够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拥有良好的保障。家庭和幼儿园形成合作伙伴,能够在平等、合作的理念之下不断的提升教育水平和能力。在两个教育主体充分的彰显出力度之下挖掘家园共育的精髓,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带来更多的保证。

1 幼儿教育中家园共育开展的意义

1.1 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

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这所展现出的重要意义不容忽略。在家园共育视角上幼儿园和家长之间沟通协作,有助于家长更好的了解幼儿的活动和表现,给予孩子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这对于幼儿活动积极性增强以及幼儿园工作效率提高来说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1.2 教育资源更加多样化

通过家长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助于幼儿园教育资源更加多样。家长的不同工作岗位以及社会环境具备的资源比较丰富,幼儿园在与家长的沟通互助之下拓展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模式,为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落实带来更加有利的条件。

1.3 促进幼儿多项能力发展

通过家园共育模式推进,有助于幼儿的多项能力发展。家长和教师成为孩子成长的重要保证力量,结合幼儿的多项能力提升之下有助于孩子在自我发展之中拥有前行的引导,多项能力得以进步更好的发展。总之,幼儿园要充分挖掘家园共育的精髓,为教育工作落实提供前所未有的力量。

2 挖掘家园共育精髓推进幼儿教育发展的策略

2.1 注重习惯养成,提升共育效果

2.1.1家园有效、平等沟通,做好教育准备

家园共育模式下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两个教育主体应该共同学习,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这样,才可以真正的为幼儿的认真学习良好习惯养成带来十足的指引和准备。所以,为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教师和家长除了要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念平等交流之外,还应该做好阅读教学准备工作。例如,搭建完善渠道,做好习惯培养监督。为了让家园共育模式合理推进,逐步提高幼儿的阅读素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和教师必须要合理的沟通和交流。在此情况下,找寻便捷的沟通方式,把幼儿在阅读学习当中的实际状态展现出来,以此为孩子更好的进行阅读学习带来准备和支持。

2.1.2合理创设阅读环境,增加共育动力

在阅读习惯养成当中,我们经常把关注点放在熏陶和感染视角上,这可以看出环境对于幼儿阅读发展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倘若家园共育视角之下,让孩子在充满书香气息的环境中探索,那么自然的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幼儿园和家庭必须要结合幼儿的特征,开展完善的阅读教学活动,让优质的阅读教学环境为孩子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由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1.3注重行为习惯引导,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形成了良好的共育关系,家长则在家庭教育中将孩子的主体价值凸显,并且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家长的熏陶和引导,让孩子尝试着学习家长的模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然后,在幼儿园学习的时候教师提供教育助力,结合活动锻炼良好行为习惯,让孩子自然地感受到良好习惯给自己带来的益处。同时,结合一日生活活动注重孩子的行为习惯,针对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教师在告知家长的情况下可以设定特色活动,让孩子进行锻炼。比如,结合“整理书包”这一行为习惯养成,让孩子通过整理活动竞赛,提升动手操作能力,也懂得如何去整理,在和小伙伴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之下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2.2 依托网络渠道,加强家园沟通

通过互联网+时代的家园共育工作开展,让管理信息得以交互逐步的提升效果和质量,也为孩子在成长当中带来良好的记录,保证实际发展状态真正的得以充分把握,让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工作开展当中充满十足的信心和坚定的信念。

2.2.1借助微信渠道,如实反馈孩子情况

家园平等主体地位思想确立,形成了完善的家园共育教学规划和准备工作,还需在此基础上让家长和教师之间拥有广阔的交流渠道,依旧要以平等作为根基。通常情况下,通过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让家长和教师之间拥有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幼儿教师创设微信群,然后把孩子在幼儿园当中的成长和学习情况如实的反馈到微信群当中[2]。家长根据教师传输的视频、图片等内容,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当中的学习情况,充分的了解孩子学习、成长状态之下,有助于家庭教育的改进,也可以在家庭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有所启发。

2.2.2把握网络技术,搭建电子成长手册

另外,教师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和家长沟通,以此形成“幼儿成长手册”。家长和教师均可以通过电子版成长册的填写,关注幼儿的成长情况,通过“进步情况、存在问题、反思”等多个方向入手制定完善的成长手册,清晰记录之下让家园两个教育主体获得教育参照。除此之外,借助网络渠道搭建“家长会议”体系,让幼儿家长之间获得交流的机会。通过“如何高效进行家庭教育”的主题分析,让每一个家长都可以发言,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诉说,通过相互给予意见,总结合理有效方法,让家长之间更好地互动和分享,提升幼儿家庭教育信心,为幼儿园教育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配合,保证孩子在双重的教育保障下获得进步。

2.3 优化共育活动,促进幼儿进步

2.3.1花样玩球活动,增加互动交流

完善家园共育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之中带领幼儿进步。教师为孩子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家长成为孩子的游戏活动助手。比如,针对“花样玩球游戏”实施,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乐趣,还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家长作为重要主体带领孩子挖掘球的各种玩法,给予孩子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孩子在积极创造想象分析的过程中有所升级。教师则通过孩子广阔花样玩球阵地的创设,让孩子探索与玩球相关的内容,增加师幼交流。

2.3.2创意创新活动,提升游戏乐趣

很多孩子参与花样玩球活动实践,想象的热情比较高,与家长合作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大胆尝试。有的孩子运用了纸箱、球拍、雪糕桶等用具。这些用具可以成为花样玩球的重要载体。通过“雪糕桶投篮”亲子互动活动,孩子通过把球投向雪糕桶的游戏实施,站在不同位置上进行投篮,然后锻炼孩子的肢体能力,也可以让孩子判断手中球与雪糕筒距离之下,进行准确的投篮,这让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磨炼孩子的耐心,并且拉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有的孩子通过运用喝完水的瓶子,实施“打保龄球”游戏。通过球和瓶子的有效运用,让孩子能够在掌握平衡的过程中合理推球,打倒所站立的瓶子,这让孩子多样化玩球游戏的实施变得十分活跃,充满着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2.3.3拓展游戏玩法,促进幼儿发展

教师在与家长共同商议之下,通过“圈套球”的游戏实施,让孩子套中球进行花样拍球,看哪一个孩子套中的球比较多,获得的颜色多。教师以此带领幼儿找寻更多的辅助材料,让幼儿在拓展玩球游戏方法之下与家长交流,找出球和其他工具相合理搭配的载体。最终,让幼儿玩球游戏活动的实施兴趣得以提高,跟随家园共育的视角有着较强的自主能力,发展相应的动作,拥有身体形态和体能的协调发展[3]。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幼儿家长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形成重要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以及教育方式对于孩子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家庭教育地位不可忽略,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之下能够与家长之间形成合作关系,借助家园共育模式挖掘其中的精髓,深度把握丰富的家长教学资源,让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之中拥有更加坚实的助力。与此同时,家园共育模式落实之下可以拓展幼儿园教育活动视野。教育工作落实当中获得有利的条件,在充分的把握家庭教育资源的价值之下保证幼儿园教育工作落实更加顺利。总之,必须紧紧围绕家园共育视角,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华君,蒋静,彭庆玉,马彦彦,李玉亭,李艳华.借助互联网技术在家园共育中指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J].中国新通信,2021,23(14):229-230.

[2] 刘曦瞳,欧阳丹,徐保利.心理学视角下互联网时代家园共育的困境及对策——从幼儿家长的角度[J].教育教学论坛,2020(17):343-344.

[3] 张华明.云端的幼教管理  掌中的家园共育——中国联通幼儿教育信息化解决之道[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