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注重孩子心理健康,实现学前教育的有序推进

作者

沈栋琏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义和幼儿园 浙江 杭州 311225

摘要: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的生活节奏在逐渐的加快,但是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却在日益的减弱。问题层出不穷,会导致部分人呈现心理意识上的缺失或者是扭曲。因此,在此大的环境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尤为重要。新时期的教学引导背景下要求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并重视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前教育成果逐渐提升。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注重孩子心理健康引导,实现学前教育有效推进的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学前教育;有序推进;策略;分析

前言

学前教育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启蒙时期,也是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时期。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心理上的干预能够培养其乐观心态。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前教育环节注重心理健康引导的价值和重要性,针对性的调整方式方法和策略。以幼儿喜爱的形式、感兴趣的方法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指引,让成效得到提升。在满足幼儿需求与教学方向相一致的契机下显现出基础教育时期的综合成效和水平,促进幼儿的茁壮成长和进步。

1 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的提升[1]。在学前教育实践环节中进行心理方面的引导,会在启蒙时期让幼儿更好的认知世界、了解周围的环境[2]。在思维意识上增强幼儿的认知水平,增强幼儿的学习能力[3]。基于学前教育引导,让幼儿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4]。

其次,也会为幼儿的综合进步奠定基础.在心理健康引导过程中涉及家庭、社会、以及幼儿园等诸各方面,让幼儿能够增进对于不同人群的了解。在基础阶段让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意识,拥有较为强大的心理素质,会防止幼儿在日后成长中和生活中、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奠定扎实基础才是促进小树苗生长的有效形式。

2 以心理健康为根本,促进学前教育有序推进的策略

2.1 创设良好氛围,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优秀氛围的创设会构建出和谐的学习环境。幼儿也会在日常学习中放下戒备心,主动参与其中。学前教育指引中为营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教师要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创设出优秀的环境。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下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幼儿提升信心,促进学前教育的循序渐进行。

例如:教师要注重优秀和谐氛围的构建,应从一点一滴做起,在与幼儿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蹲下来。要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爱,要对孩子实施手牵手的教育,即与幼儿共同成长。教师要多鼓励幼儿,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也要营造出趣味性的氛围,让幼儿之间相互关心如:系鞋带是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但是部分幼儿可能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可以让会系鞋带的小朋友帮助其他小朋友,也可以让会系鞋带的小朋友在班级中进行展示教学。通过相互帮助的方法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

另外,教师也要及时发现幼儿在学习中和集体活动参与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为幼儿提供帮助如:部分幼儿可能由于性格内向,难以融入集体生活。教师可以以大手牵小手带领幼儿共同参与班级中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快乐。教师的爱和大手会给幼儿安全感。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体会到快乐,日后也会自觉主动的参与其中。进而,让幼儿形成用爱看待生活的心理意识。能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参与集体活动,形成乐观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心理意识。

2.2 融合实际生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生活是一个较为广阔的学习天地。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指点可以采用融合生活实际的方法。以与生活融合的形式在幼儿较为熟悉的氛围中实施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幼儿会产生一的熟悉感,学习意识和理解能力会得到提升。另外,生活的融入也体现出了家园共育的形式应用,会让家长协助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让心理健康内容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延续。

例如:幼儿由于好动心较强、好奇心也较强。因此,在学习中很难集中注意力。在生活中做某项事物时也很难具有坚持专一的精神。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不能专一于某项事物导致幼儿逐步形成了错误心理,难以在某项事物或某项学习中安静下来。此时,幼儿园中教师可以为孩子播放《专一的小白兔》的视频资料和《小猫钓鱼》的故事资料。众所周知,小猫钓鱼的过程中由于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因此没有钓到鱼。先播放此动画片,随后为幼儿播放《专一的小白兔》与小猫形成对比。幼儿拥有懵懂的思维和理解能力,也会对教师对比化的动画片展示形成一定的思考。最后,融合实际生活,让家长观察幼儿在做某件事情时的专心程度,当发现问题时对幼儿实施同样的指引。可以讲述一些道理或者是与幼儿共同完成某项事物如:在搭积木的过程中可能由于遇到某些困难幼儿就会选择放弃,或者是无法集中精神在搭积木的过程中还会做其他的事情。此时,家长要选择陪伴,陪伴幼儿一起搭积木,通过时间的推移取得一定的成果之后让幼儿体会成功的喜悦。幼儿园中也可以借助区域活动的方式,让幼儿玩儿搭积木、拼拼图等培养幼儿专注力的游戏,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幼儿在日后的学习中和生活中才会更加集中注意力,减少好动或者是不专一心理的出现。促使幼儿变得更加具有耐力和意志力,形成正确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2.3 借助信息技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信息技术模式的应用会从视频、音频等诸多的角度丰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展示的视频和歌曲也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将信息技术引进课堂,提升教学成效。

例如:在对幼儿的观察中教师会发现幼儿可能会形成一定的懒惰心理,对于健康的认知也较差。生活中经常会由于自身的懒惰而不愿意参与锻炼、不愿意刷牙、不愿意吸收。此心里虽然看似渺小,但长久下去会对幼儿产生不良的影响。学前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形式为幼儿播放《健康歌》,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PPT展示动态化的模式,让幼儿了解刷牙、讲究个人卫生的意义。可以将刷牙或者是注意个人卫生的方法,先后顺序以PPT的形式呈现。借此,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和积极融入生活、参与生活的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

2.4 创设主题活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主题活动会直接调动和塑造出幼儿的激情。主题活动也是幼儿心理健康内容学习成果的最好展示。主题活动氛围下幼儿会变得更加的积极,状态会更好。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主题活动的方法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显现出教育的本质。实现先进教学改革视角下对于学前教育环节提出的相关目标,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搭建阶梯。

例如:主题活动可以以家长一日参观为主题,邀请家长也参与到主题活动中。大手牵小手可以创设一定的游戏活动如:两人三足或者是幼儿与家长共同利用水果蔬菜制作出美丽的拼盘。第一局:两人三足游戏,考察家长和幼儿之间的默契,对于取得胜利的家庭进行积极鼓励。但是,也要同时注意表扬未取得胜利家庭的积极参与的精神,以免幼儿产生自卑的心理意识。要注重评价不同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在评奖的过程中可以有积极参与奖、团结同学奖、或者是和谐家庭奖。照顾到不同小朋友的感受,以免让幼儿产生不自信的心理,激化幼儿的心理问题。另外,在拼盘游戏中要求各家庭利用水果和蔬菜完成。但是,要以“爱”为主题,营造出和谐的氛围。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体会家人之间的爱、同学之间的爱和主题活动中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心理,促进其健康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学前教育引导的环节中教师注重各项方法的尝试。在融合生活实际和先进方式方法的融入契机下打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幼儿有效完成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提升幼儿对心理健康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在与幼儿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思想视角下真实显示幼儿在心理健康知识学习中的主体位置,让学前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满足幼儿在学习中的需求,在心理意识上和思维方向上推动幼儿的进步和成长。

参考文献:

[1] 姜艳秋,丁春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探析——以幼儿园健康领域活动设计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11):183-185.

[2] 彭盈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究——基于我国学前教育相关标准的文本分析[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42(03):125-130.

[3] 叶圣军.学前教育对初中生学业成绩及发展的影响——基于倾向值匹配(PSM)的反事实估计[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4):1-6+39.

[4] 刘文博.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探索——以“教育诊断与幼儿心理健康指导”课程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0):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