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课改目标,实施高效小学语文情景教学
李敏
新疆尉犁县第五小学 新疆 尉犁 841500
摘要: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新课改政策的力度加大,让我国的基础教育改进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情景教学法是新课改中新颖、先进的教学手段,已经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收获了良好成效。情景教学法主要指的是,在教学开展中,教师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多种生动场景融合一体,引发学生内心强烈共鸣,进而实现新课改目标,落实教学要求,提升教学实效。基于此,本文立足新课改目标,针对高效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情景教学
前言
情景教学法是教育改革中诞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能更好地实现新课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也是推动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针对新课改的内涵、模式等级进行了创新与改进,属于一种教学新探索。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高效开展,能让小学生深度解读教材内容,也是教学模式生态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多元情景的创设,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进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1 创设生活情景,体现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首先,生活展现情景。将学生带入到社会、自然中,选取生活中的某一个场景,将其视为学生观察的客体[1]。通过教师的语言进行描述,使其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拥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到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中,结合教材内容、计划、环境等,明确观察主题,通过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其次,实物演示情景。创设实物演示情景,帮助学生以最快的方式客观认识事物,将物品带到课堂中,让学生触摸、感受,使其拥有深刻的体会。以教学《陶罐和铁罐》为例,教师就可以将“餐具”、“花盆”等实物带到课堂中,展开角色模拟,让学生利用这些实物模仿教材中的情节,使学生能真正领悟文章内涵与思想。总而言之,实物演示情景的应用,需要结合具体背景,从整体给予学生真实的感受。
2 创设自然情景,让学生回归自然“怀抱”
在自然世界中开设课程。情景教学法的独特教学模式之一就是“野外情景教学”[2]。野外情景教学主要就是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将学生带到野外,进行自然领域的观察,让师生能投入在自然世界的怀抱中,进行具体的实践、探索。学校、课堂是小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学习场地,但并不是唯一的。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是多方面的,其中包含视野、经验,这些积累可以是鲜明的、具体的、朦胧的,与知识学习、能力形成、潜力开发等具有直接关系。可以这样说,小学生是从认识周围世界开始的。
在课程中创设自然情景。小学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凝聚了作者的情感与心血,也包含了作者的人生与智慧,抒发了对世界、生活、自然生灵的热爱、尊重之情。以教学《黄山奇石》为例,要想让小学生与课文意境、情感、思想等融为一体,则需要让小学生看到课文中描写的形象,让这些形象立体、生动地出现在学生眼前,使小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体会,让小学生可见其人、可闻其声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是需要以教师对语言的掌握情况作为基础的。通过语言描述,将情境重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能自主在脑海中勾勒相关的场景,真正“听”到主人公与自然之间的对话,聆听自然世界中的虫鸣、鸟叫等。
3 创设艺术情景,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理解
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过程应该是优美富有童趣的[3]。而且,教材中内涵深刻、意境丰富的文章更是培养小学生审美意识、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生仔细研读文章时能发现,其情绪高涨、内心充实、面带笑容。如何真正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呢?又应该利用什么方式体现出教材的美呢?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创设艺术情景,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利用图画,重现情景。图画是情景教学法中常用的工具,能将教材中的内容直观呈现给学生,让文章描述的场景,文章的情节发展变得更加鲜明、生动,这与小学生的形象认知特点吻合。以教学《乡下人家》为例,教师就可以运用图画,通过图画的方式解开系在孩子脑中的“结”,让学生能真正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内容,结合文章语言,真正理解文章内容,逐渐从形象到抽象,从直观到客观,这样的教学更加简单,能被小学生接受。
第二,播放音乐,渲染情景。著名的艺术家康定斯基曾经对音乐、绘画进行了精彩的描述:“色彩宛如琴键,眼睛仿佛音锤,心灵则是绷满弦的钢琴,让人的精神奏出反响”。优美的旋律,舒缓的音乐,跳动的音符等,能对孩子的内心产生冲击,其情绪会随着音乐的节奏发生不同变化。以教学《赠刘景文》为例,教师就可以精挑细选合适的音乐,在朗读课文时播放,作为朗读背景,发挥音乐的作用,渲染教学情景,将学生代入到文章意境中。一些无法通过语言表达的情感,适当的借助音乐,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灵活演绎,融入情景。角色演绎情景的创设能更好的引发小学生兴趣,也是帮助小学生移情的重要手段。通过角色演绎,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调动学生兴趣。适当的肢体动作以及神态表情,会快速吸引学生眼球。在教学中,不仅学生要演绎,教师也要参与其中,指引孩子将自己的思想与课文融合,领悟角色具有的情感。以教学《小英雄雨来》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也可以小组合作,做到合理分工,重点标记关键语句,让学生在演绎中体会雨来对祖国的忠诚、热爱,学习雨来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促使学生能与文章场景融合,加强学生的审美、感知体验。
4 结论
综上所述,立足新课改目标,实施高效的小学语文情景教学,能为课堂增添更多的信息,让课堂中萦绕着不同类型的情感,让师生之间拥有更多的互动机会,增进师生、生生感情。情景教学对学生来讲,能体现学生的兴趣、喜好、家庭环境等,也能让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要求得到落实,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生动、灵活、多样,这符合新课改的宗旨。因此,教师应重视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根林.“打开”情景交融体会民族审美心理——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的设计与实施[J].中学语文,2022,(16):8-17.
[2] 周树春.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有效性[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1,(10):71-72.
[3] 范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课情景教学方法的创设及实践研究[J]. 新课程,202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