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环保技术应用的管理研究
王学森
身份证号码:370303199104301319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规模持续扩大,但其在建设过程中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
、建筑工程环保技术应用的管理现状
1.1 管理体系构建情况
当前建筑工程环保技术应用的管理体系正处于逐步完善阶段,但整体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部分大型建筑企业和重点工程项目已建立相对完整的管理体系,设立了专门的环保管理部门,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明确了各岗位在环保技术应用中的职责与权限。然而,多数中小型建筑企业的管理体系仍较为薄弱,缺乏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和人员,环保技术应用管理多依附于传统的工程管理部门,难以形成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制度建设方面,部分企业虽有相关规定,但内容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对环保技术应用的全过程覆盖不足。
1.2 技术应用的前期管理
技术应用的前期管理主要集中在项目策划与设计阶段,其核心是为环保技术的合理应用奠定基础。在项目策划阶段,部分企业会结合项目定位和环保目标,对可能应用的环保技术进行初步筛选,分析技术的适用性和大致成本。设计阶段是前期管理的关键,设计单位会根据项目需求和环保要求,将环保技术融入设计方案。一些设计团队会组织环保技术专项论证,邀请相关专家对技术选型的科学性进行评估,确保技术与项目特点相匹配。
1.3 技术应用的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管理是确保环保技术有效应用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技术应用的质量和效果。在这一阶段,部分项目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如施工前对操作人员进行环保技术应用培训,使其熟悉技术要点和操作规范;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环保技术的应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时纠正偏差。对于废弃物处理、扬尘控制等环保技术的应用,施工过程管理会更加注重过程控制。
二、建筑工程环保技术应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意识淡薄
管理意识淡薄是制约建筑工程环保技术应用管理水平提升的首要因素。部分建筑企业管理层过于关注工程的成本和进度,将环保技术应用视为额外负担,对其管理工作重视不足。在项目决策过程中,很少将环保技术应用管理纳入考量范围,导致环保技术应用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施工人员的环保管理意识也普遍较低,认为环保技术应用是“面子工程”,与自身工作关联不大,在操作过程中敷衍了事,不按规范执行。
2.2 管理体系不完善
管理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制度建设、组织架构和职责划分三个方面。制度层面,缺乏系统、完善的环保技术应用管理制度,现有制度多为原则性规定,对技术选型、施工管理、验收评估等具体环节的规范不够细致,导致管理工作缺乏可操作性。组织架构方面,多数企业未设立专门的环保技术应用管理部门,环保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容易出现管理重叠或管理真空的现象。
2.3 技术应用与管理脱节
技术应用与管理脱节是导致环保技术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在技术选型阶段,管理部门与技术部门缺乏有效沟通,管理部门不了解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要求,技术部门不考虑管理的可行性,导致所选技术要么不适应项目实际,要么难以进行有效管理。施工过程中,技术应用与管理的脱节更为明显。技术人员专注于技术的实施,忽视管理要求;管理人员不熟悉技术细节,无法对技术应用进行有效监督。
2.4 成本与效益平衡困难
成本与效益平衡困难是企业在环保技术应用管理中面临的普遍难题。环保技术的前期投入相对较高,如新型节能设备、绿色建材等的采购成本远高于传统材料和设备,增加了工程的初期成本。虽然环保技术应用能带来长期的节能、减排效益,但这种效益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短期内难以显现。
三、建筑工程环保技术应用管理的优化策略
3.1 强化环保管理意识
提升环境管理意识一方面是企业管理层的意识,一方面就是施工人员的意识、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应对企业领导层进行环保知识培训、案例分析等,使其清楚环保技术的应用管理为企业长久发展意义,将环境保护管理纳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在企业项目开发上优先考虑环保技术的应用管理。重视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培训,将其环保管理意识培养纳入岗位培训和管理考核,通过对施工现场的现场模拟、案例讲解等使其认识环保技术应用管理和操作上的标准,增强其做好环境管理工作的主动意识。
3.2 完善管理体系
在环保管理上,除了制度建立、体系架构设计之外,还要重点从明确不同环保技术管理岗位职责切入,推进环保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作。例如环保管理部门的建立,可以通过制度规范的形式,对不同环保技术应用项目建立专项管理框架,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在环保技术应用全流程的应用情况;同时还能够从人员配备、职责分配角度入手,例如通过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项目环保管理岗位设置,建立管理流程、明晰不同岗位管理职责,实现管理体系责任的逐层分段。
3.3 加强技术与管理的融合
强化技管结合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促进管理部门和技术管理部门联合协作。在技术选型时,要组织管理部门和技术管理部门联合选型,管理部门从管理适用性方面提出要求,技术管理部门从技术先进性提出建议,选择的技术先进且容易管理。施工环节,在技术+管理的模式中应用一体化推进,以技术管理人员参加管理、管理人员了解技术细节,及时共享技术运用信息和管理的信息,实现技术和管理动态协同。
3.4 优化成本与效益管理
做好成本效益管理和降低运营维护成本,关键是要形成正确效益观念和构建合理的成本效益评价标准。在成本核算方法上,应该将应用环保技术产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纳入成本核算之中,同时将技术应用的长期节资和减排效益考虑进来,运用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价环保技术应用效益。降低环保技术应用成本包括:从环保技术使用的企业开始,与环保技术商家构建长期关系,寻求更低价格;在环保技术使用阶段做好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提高环保技术应用效益,降低施工材料等使用过程中的浪费成本;积极寻求政府环保补贴和税收减免降低企业环保技术应用成本。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下提高环保技术应用效益,加强管理减少环保技术应用的运维费用,达到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平衡。
结语
建筑工程环保技术应用的管理是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其管理现状虽有一定基础,但仍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体系不完善、技术与管理脱节、成本与效益平衡困难等问题。通过强化环保管理意识、完善管理体系、加强技术与管理的融合、优化成本与效益管理等策略,可有效提升管理水平,确保环保技术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景保, 袁荷翔, 邱燕. 建筑工程中环保技术应用的管理研究[J]. 中华建设,2025,(08):24-26.
[2] 王军 . 建筑 工程 中的 环保 技术 与生 态建 筑设 计探 讨[J]. 中国 住宅 设施,2025,(06):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