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创优工程中的运用

作者

王魏娜

身份证号码:132401198003100046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工程建设已从满足基本功能转向 追求卓越品质,创优工程成为衡量行业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的重要标杆。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作为建筑功能实现的核心载体,涉及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多系统协同,管线密集且工艺复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创优工程的评审结果,是创优考核的关键环节。

一、机电安装创优工程的核心要求

1.1 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是机电安装创优工程的根基。与普通合格工程相比,创优工程对质量的要求突破了达标底线,追求极致标准。从系统功能上看,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各子系统需实现稳定运行,避免渗漏、短路、能耗异常等隐患。从施工工艺上看,管线敷设需做到横平竖直,接口处理平整严密,支吊架安装牢固美观,即使是隐蔽工程也需保持工艺一致性。

1.2 效率要求

效率要求体现在施工全流程的协同与优化上。机电安装涉及多专业交叉作业,管线与结构、装饰等环节的衔接频繁,创优工程需通过科学的工序规划减少交叉干扰,避免因工序冲突导致的工期延误。效率提升并非单纯追求速度,而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如通过预制装配化施工减少现场作业量,通过精准的材料调度避免积压或短缺,最终形成快而不乱、忙而有序的施工节奏,为后续工程预留充足的调试与优化时间。

1.3 创新性要求

创新性要求是创优工程区别于普通工程的核心标识。这种创新既包括技术应用的突破,也涵盖管理模式的升级。在技术层面,可通过 BIM 三维建模优化管线布局、引入智能化调试设备提升系统精度。在管理层面,可构建多参与方协同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或采用样板引路模式将工艺标准具象化。

1.4 合规性要求

合规性要求是创优工程的前提底线。所有施工活动需严格遵循国家设计规范、施工标准及验收规程,从材料进场检测到工序验收流程,每环节都需有完整的记录支撑。创优工程需契合行业优质工程评价体系,在安全文明施工、绿色环保等方面达到额外要求。合规性并非机械地对标准案,而是通过系统性管控将规范要求转化为施工自觉,确保工程在合规基础上实现品质跃升。

二、建筑机电安装创优工程的现状与 BIM 技术适配性分析

2.1 机电安装创优工程的现存痛点

在机电安装创优工程中,传统模式暴露出诸多问题。设计阶段,各专业设计师沟通不畅,致使二维图纸常出现专业冲突,如暖通管道与电气桥架位置重叠,施工时才发现问题,不得不返工整改,既浪费时间又增加成本。施工过程里,进度与质量难以兼顾。机电安装涉及多工种、多专业协同,交叉作业频繁,缺乏有效协调机制,易导致施工混乱,延误工期。现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工人对复杂工艺掌握不足,难以保证创优所需的高精度施工要求。在资料管理上,传统模式下验收资料分散在各部门,格式不一,难以整合,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追溯责任极为困难,在创优评审时也无法高效展示成果。

2.2 BIM 技术在机电安装创优中的适配性

利用BIM 技术具有的特性满足机电安装创优的需求。在可视性上,使得难以理解的机电系统可视化,可提前发现设计冲突问题,使设计师在虚拟中进行调整优化,避免施工中返工,从创优工程奠定设计的基础。利用BIM 构建多专业的协同工作平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个单位可在同一平台上共享BIM 模型,可以实时进行数据共享,并可在此平台中协同工作,切实解决施工中的交叉问题,提高

工作效率。

三、BIM 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运用

3.1 管线综合优化设计

建筑工程机电安装项目中,管线工程结构复杂,多数专业管线都涉及其中,二维设计存在管线交叉碰撞。利用 BIM 技术创建的三维模型,能够统筹所有管线的专业,包括给排水、电气、暖通等管线信息,进行多专业集成设计,在模型中就能看到多种管线所处的空间位置,便于及时发现管线与结构件、管线与其他管线间的冲突。

3.2 物料管理

BIM 技术可实现机电安装工程的物料管理的高效化,借助 BIM 模型对各类物料进行相关的关联,包括型号、规格、品牌、厂家、进场时间等内容,从而建立相关物料信息数据库,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模型的统计计算,了解不同阶段所需要的各类物料,做好相关的采购计划,从而避免出现过多的物料积压或物料不足的现象。

3.3 模拟施工

BIM 技术模拟功能可以对机电安装施工进行全面模拟,在施工前按照施工方案模拟施工的工序流程,在模型中进行模拟施工的过程,可以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譬如工序之间不能够衔接顺畅、施工空间不足、操作不到位、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并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对于难度大、复杂的施工环节。

3.4 施工信息交互以及优化设计

在传统施工过程中,各方信息均通过纸质文件或口头形式进行传递,信息滞后、失真等现象屡见不鲜。BIM 技术构建了一体化的信息共享平台,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实时地获取和共享施工信息提供了可能。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在第一时间在平台上进行反映。

3.5 模型控制

BIM 模型可以成为机电安装施工过程的控制中心。施工之前,将设计模型与施工方案进行结合,确定各个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点和技术要求,并在模型中进行标记。施工中,施工人员以模型为基础进行施工,监理人员通过对比现场施工与模型的一致性,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针对隐蔽工程,可以在模型中记录施工过程与验收状况,形成完整的隐蔽工程档案,方便后续追溯。

3.6 对施工成本的控制

BIM 技术在施工成本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工程前期,基于 BIM 模型可进行精准的工程量计算,为成本预算编制提供准确数据,提高预算的可靠性。施工过程中,通过模型对施工成本进行动态监控,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利用模型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在满足质量和进度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更低的施工方法和材料,降低施工成本。

结语

BIM 技术凭借可视化、协同化等优势,在建筑机电安装创优工程中展现出显著价值。其通过管线优化、模拟施工等路径,有效解决传统施工痛点,为质量提升、效率优化提供支撑。虽当前存在技术落地与人才适配等问题,但随着技术完善与应用深化,BIM 将成为机电安装创优的核心驱动力。未来需持续探索技术与创优标准的融合,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的精品工程迈进。

参考文献

[1]杜晓英,黄瑞,杨智明,等.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4,(08):63-65.

[2]郑斌斌.BIM 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安全防护标准化的应用探索[J].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2024,(05):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