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机电安装实施技术应用分析
孙训练
身份证号码:412326198805202510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是重要的施工工序,良好的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安装应用,对建筑工程后期的电能稳定应用以及电能应用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概述
1.1 机电安装工程的范围与重要性
机电安装工程是建筑功能实现的核心载体,其范围涵盖建筑运行所需的各类系统。从基础保障层面,包括为建筑提供电力支持的电气系统、满足用水与排水需求的给排水系统从环境调控层面,包含维持室内温湿度的通风与空调系统。从现代功能层面,涉及实现智能管理的综合布线、安防监控、楼宇自动化等智能化系统。部分大型建筑还会纳入特种设备安装,如电梯、消防联动设备等。
1.2 机电安装工程的特点
机电安装工程的复杂性首先体现在专业协同上,需电气、暖通、给排水等多工种交叉作业,每个系统都有独立技术规范,却又需相互配合。其次,系统关联性极强,电气系统的供电稳定性会影响空调设备运行,给排水管道的走向需避开电气线路,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连锁问题。技术迭代快是另一显著特点,新型节能设备、智能控制算法的出现,要求安装技术不断更新,如传统管线敷设正逐步被 BIM 技术引导的精准施工替代。质量要求具有双重标准:既需满足即时安装精度,如管道接口密封、电气绝缘性能,又需保证长期可靠性。
1.3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阶段是工程顺利推进的前提,需完成技术交底以明确设计意图,结合建筑结构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同时对进场材料与设备进行规格核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需完成作业面清理、临时设施搭建,为后续施工创造条件。安装施工阶段遵循先主干后分支、先隐蔽后外露的原则推进。管线敷设需配合建筑主体进度穿插进行,如墙体预埋、楼板开孔等,设备安装则需待基础结构稳定后实施,包括设备就位、固定、管线连接等步骤,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标高与垂直度。
二、建筑工程机电安装实施技术类别与应用要点
2.1 电气安装技术
电气安装以安全稳定为重心,包括供电、布电、照明以及防雷等多个方面。配电装置安装应将配电箱、配电柜安装在平整的承重墙上,其内元器件的安装应保留一定的检修距离,其接线端子也应标明并应尽可能紧固,否则将造成接头处的虚接而发热。电线的布设要结合路线环境决定走线的方式,对于架空敷设的应将其水平间距合理,对于穿管敷设的应注意要留有管口,以保护绝缘皮,也不宜有转弯,如要转弯则其半径须超过线缆的弯曲限制。
2.2 给排水安装技术
给排水安装的关键是要确保管路畅通和密封可靠。对于给水系统安装,须要对照核对好管材与接口的适应度,金属管的焊接须要确保坡口的平整程度,塑料管的热熔连接需要确保控制好温度与时间,以防虚焊。须要把管道的固定支架的间距控制得均匀,控制好转弯处须要增设防晃的支架。对于排水系统必须要严格按照坡度要求进行安装,立管与横管之间的连接须要采用 45∘ 的弯头来确保不会存在返水,须要对于安装好的存水弯要确保水封的深度来防止产生异味回流的问题。
2.3 通风与空调安装技术
空调系统通风及空调系统的安装考虑气流组织及设备效能,风管制作咬口要严密,矩形风管转弯处设置导流片以降低风阻,风管安装吊架间距要考虑到风管的大小进行间距调整,不能造成挠度过大;风机安装要减震并做好对风管的软连接,软连接的松紧要
适中,以防发生振动噪音;空调水系统管道在安装之前一定要将管道冲洗干净,以免管道杂物堵塞过滤器,管道保温要严实,管道接缝位置做好密封处理,以避免结露现象。
2.4 智能化系统安装技术
自动化的安装需要考虑信号传输的可靠和联动的合理性。在布线的过程中,弱电线应与其他线路距离要远一点,防止受到其他线材的电磁干扰,信息插座在安装上的高度应符合日常生活的要求,电线的余量要满足设备连接需要。在安防监控系统中摄像头安装要避免处在对摄像头的光照不足区域,镜头方向要能够覆盖监控的目标区域,而在安装智能出入口控制系统中,需要尽量做到触碰灵敏,并且与智能控制系统联动的锁具要足够灵敏。
三、建筑工程机电安装质量控制与管理
3.1 影响机电安装质量的因素
机电安装质量与人员、材料、施工工艺和管理各个环节相互结合,机电安装人员的因素是重点,安装人员掌握的技术情况直接关联安装工作中各道工序完成的质量水平高低,如电气设备接线是否达标,水管接口处理是否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等;管理人员的态度主要考虑主管负责的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是否完善,是否满足严格的施工管理要求,在对某些隐蔽工程验收不严的情况下,则留下了很多质量缺陷。在机电安装材料选择和设备准备方面也很重要,管材劣质缺乏可抗性的原因会造成水管破裂,设备性能功能的电气元件质量的合格与否可能会带来电气短路问题等,设备的型号选用是否符合设计选型要求等也会直接影响相关设备的匹配选择是否合理。
3.2 机电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需贯穿全过程。施工前需强化源头把控,通过图纸会审明确技术细节,对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材料进场时需核查出厂合格证与外观质量,抽样进行性能测试,杜绝不合格品使用;对施工人员开展专项技术交底,明确关键工序操作标准。施工中需加强过程监管,建立工序交接检验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对隐蔽工程如地下管线、墙内预埋管等,需留存影像记录并联合验收;针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如管道焊接、设备接线等,设置质量控制点重点检查。施工后需完善验收环节,逐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如给排水系统的压力试验、电气系统的绝缘电阻测试。对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
3.3 机电安装工程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需构建全流程防护体系。制度层面应建立分级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班组长及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制定专项安全操作规程,如电气作业的停电验电流程、高空作业的防护要求等。教育层面需常态化开展培训,针对不同工种进行专项安全讲解,如管道吊装作业的起重安全、动火作业的防火规范,并通过案例警示强化风险意识。现场防护需做到精准到位,电气设备需设置防雨防潮设施,临时用电线路需架空敷设。高处作业区域需设置临边防护,脚手架搭设需符合承重标准。
结语
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机电安装实施技术的系统分析,明确了核心系统安装要点及质量安全管理逻辑。研究表明,技术规范应用与全流程管理结合,是提升工程质量的关键。但受限于研究范围,对特定复杂工程的技术适配性未深入探讨。深化新技术与传统工艺的融合研究,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精准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徐磊.建筑工程中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分析与应用[J].居舍,2020,(11):65.
[2] 李 海 波 .BIM 技 术 在 建 筑 机 电 安 装 工 程 中 的 应 用 分 析 [J]. 科 技 资讯,2019,17(3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