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成起
西安市未央区广运潭大道 1918 号 身份证号码:610104199008150034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依靠人工计算和二维图纸,存在信息不共享、计算精度低、协同效率差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工程项目复杂多变的需求。BIM 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特点,能够实现工程项目信息的集成和共享,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更加准确、高效和全面的手段。因此,研究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传统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信息共享困难
在传统工程造价管理中,各参与方使用不同的软件和工具进行数据处理,信息格式不统一,导致信息传递不畅,难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工作。例如,设计人员使用CAD 软件绘制图纸,造价人员使用造价软件进行算量和计价,两者之间的数据转换容易出现错误和遗漏,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1.2 计算精度低
传统工程造价计算主要依靠人工进行,计算过程繁琐,容易出现人为错误。而且,二维图纸难以直观地表达建筑物的空间关系和细节信息,导致算量不准确。例如,在计算复杂结构的工程量时,容易出现漏算、重算等问题,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
1.3 协同效率差
工程项目涉及多个参与方,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困难。在传统工程造价管理中,各参与方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协同工作机制,导致工程变更频繁,增加了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和成本。
1.4 缺乏动态管理
传统工程造价管理主要侧重于项目前期的预算编制和项目后期的结算审核,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造价动态变化缺乏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工程造价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化,但传统的管理方法难以及时反映这些变化,导致工程造价失控。
2.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各阶段的实践应用
2.1 决策阶段
在项目决策阶段,BIM 技术可以为业主提供更加准确的项目投资估算。通过建立 BIM 模型,可以直观地展示项目的规模、功能和外观,帮助业主更好地理解项目需求。同时,BIM 模型中包含了丰富的工程信息,如建筑材料、设备规格等,造价人员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快速算量和计价,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此外,BIM 技术还可以进行多方案比选,通过对不同方案的造价、工期、质量等指标进行分析,为业主选择最优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2.2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BIM 技术可以实现设计与造价的协同工作,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实时了解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设计方案,避免设计超概算。例如,利用 BIM 软件进行限额设计,设定工程造价上限,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建筑结构、材料选用等方式来控制工程造价。同时,BIM 技术还可以进行碰撞检查,提前发现设计中的冲突和问题,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降低工程造价。
2.3 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阶段,BIM 技术可以为招标人提供更加准确的工程量清单。通过BIM 模型自动生成工程量清单,避免了人工算量的误差,提高了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BIM 模型中的工程信息可以为投标人提供更加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便于投标人进行准确的报价。此外,BIM 技术还可以进行投标报价的分析和比较,帮助招标人选择合理的中标单位。
2.4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施阶段。BIM 技术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动态造价管理。通过将 BIM 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相结合,建立 5D(三维模型 + 时间+ 成本)模型,可以实时监控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当发生设计变更或材料价格波动时,可以及时调整 5D 模型,计算出变更后的工程造价,为业主和施工单位提供决策依据。同时,BIM 技术还可以进行施工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施工成本。
2.5 竣工结算阶段
在竣工结算阶段,BIM 技术可以为结算审核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通过对比 BIM 模型与实际施工情况,可以快速准确地核对工程量,避免结算过程中的争议和纠纷。同时,BIM 模型中记录了工程变更、签证等信息,可以为结算审核提供完整的历史数据,提高结算审核的效率和准确性。
3.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3.1 面临的挑战
(1)技术标准不统一:目前,BIM 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发展阶段,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格式不兼容,导致 BIM 模型在不同软件之间传递时出现信息丢失和错误。(2)专业人才短缺:BIM 技术的应用需要既懂工程技术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这类专业人才相对短缺,制约了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3)软件成本较高:BIM 软件的价格相对较高,对于一些中小型建筑企业来说,购买和维护BIM 软件的成本较高,增加了企业的负担。(4)数据安全问题:BIM 模型中包含了大量的工程信息,如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成本数据等,数据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如果数据泄露或被篡改,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3.2 应对策略(1)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 BIM技术标准和规范,明确 BIM 模型的数据格式、交换标准等,促进 BIM 软件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2)加强人才培养: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加强 BIM 技术相关专业的建设,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建筑企业应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BIM 技术应用能力。(3)降低软件成本:软件开发商应降低 BIM 软件的价格,推出适合中小型建筑企业的软件版本。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购买和使用 BIM 软件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支持。(4)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BIM 模型数据的保护。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手段,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然而,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政府、行业协会、软件开发商和建筑企业共同努力,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加强人才培养,降低软件成本,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推动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广泛应用。随着 BIM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它将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明岩 , 龚明苗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07):118-120
[2] 杨文瑨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 A.2023(04):69-72
[3] 李猛 . 浅析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实践路径研究 [J]. 建筑与装饰 .2024(15):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