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非遗背景下中国茶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融合发展路径

作者

冯伟

河南工程学院 郑州市 451191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和精神价值。中国茶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涵盖了茶叶种植、制作工艺、品饮礼仪、茶道精神等丰富内容,于 2022 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名片。

现代环境设计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不仅追求功能的合理性和形式的美观性,更日益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时代背景下,将中国茶文化融入现代环境设计,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环境品质的有效手段。因此,探索两者的融合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非遗背景下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内涵

2.1 物质层面:茶器物与茶空间

中国茶文化在物质层面表现为丰富的茶器物和独特的茶空间。茶器物包括茶具(如紫砂壶、盖碗、茶杯等)、茶席、茶宠等,其造型、材质、纹饰都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和工艺水平。例如,宜兴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泥料和精湛的手工技艺闻名,被誉为 “世间茶具之首”,是茶文化物质载体的典型代表。茶空间则包括茶馆、茶室、茶寮等,从古代的茶肆到文人茶会的雅室,形成了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空间形态,蕴含着 “天人合一” 的空间理念。

2.2 精神层面:茶道与人文精神

中国茶文化的精神核心是茶道,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 “和、敬、清、寂”(源自中国茶道精神的延伸与发展),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同时,茶文化还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如儒家的 “礼”、道家的 “自然”、佛家的 “禅意”,共同构成了茶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不仅体现在品饮过程中,更渗透在与茶相关的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中,成为中国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载体。

2.3 技艺层面:传统制茶与品饮技艺

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文化的传统技艺包括茶叶的采摘、制作(如龙井的炒青、铁观音的摇青等)、冲泡等环节,这些技艺通过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等方式延续至今,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性。例如,福建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浙江杭州西湖龙井采摘与制作技艺等,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品饮技艺中的注水方式、茶汤温度控制、分茶礼仪等,也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流程,是茶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体现。

三、中国茶文化与现代环境设计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必要性:提升环境设计文化内涵

全球化下,现代环境设计面临文化同质化挑战,缺乏地域与文化特色。中国茶文化可为其提供文化素材与灵感,使设计摆脱千篇一律,呈现独特魅力。融入茶文化元素,能满足功能需求,营造有精神内涵的空间氛围,提升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3.2 可行性:文化与设计的内在契合

中国茶文化与现代环境设计理念契合。如“天人合一”与生态理念呼应,“简约”“素雅”审美与现代简约风格一致。且现代环境设计多元化为茶文化融入提供空间,各类空间都可展现茶文化魅力,实现文化与设计有机结合。

四、中国茶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融合发展路径

4.1 理念融合:以茶道精神引领设计价值观

将“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融入现代环境设计理念,引导价值观转变。“和”体现空间与自然、人与空间和谐,如居住区景观借鉴茶园布局;“敬”表现为尊重使用者,如商业空间合理规划动线;“清”指空间简洁纯净,如办公空间用淡雅色调;“寂”强调空间宁静内敛,如茶室、图书馆营造静谧氛围。

4.2 元素提取与转译:传统符号的现代表达

从茶文化物质载体和艺术形式中提取元素并现代转译。如抽象处理茶具造型用于家具,转化茶席色彩为空间主色调,应用茶叶形态纹理于装饰。同时借鉴传统茶空间布局,营造有层次感和意境的空间体验。

4.3 技术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将传统制茶工艺、茶具制作工艺等与现代环境设计技术相结合,实现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例如,在墙面装饰中,采用传统的竹编工艺制作隔断或背景墙,既体现了茶文化与传统手工艺的联系,又能为空间增添自然质感;将陶瓷茶具的烧制工艺应用于地面瓷砖或墙面砖的制作,形成独特的纹理和色彩效果。同时,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对茶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表达,如通过投影技术在空间中呈现茶叶生长、冲泡的动态过程,或利用互动装置让使用者参与到茶文化体验中,增强空间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4 功能融合:打造茶文化体验空间

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结合空间的功能需求,打造集展示、体验、交流于一体的茶文化空间,使人们在使用空间的过程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例如,在商业综合体中设计茶文化主题区,设置茶叶展示区、茶艺表演区、品茶区等,让顾客在购物的同时了解茶叶知识、观赏茶艺表演、体验品茶乐趣;在社区公共空间中规划小型茶室或茶亭,为居民提供交流互动的场所,传承邻里和睦的传统美德;在酒店设计中融入茶文化元素,开设茶文化主题客房、茶室餐厅等,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茶文化体验,提升酒店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

五、融合实践案例分析

5.1 案例一:某茶文化主题酒店设计

该酒店位于茶叶产区,设计充分融入了当地的茶文化特色。在外观设计上,借鉴了传统茶园的梯田造型,采用错落有致的建筑形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大堂空间以 “茶之韵” 为主题,墙面采用竹编工艺制作的大型背景墙,上面点缀着抽象化的茶叶图案;地面铺装选用仿茶砖纹理的瓷砖,搭配圆形的茶桌和藤制座椅,营造出自然古朴的氛围。客房设计中,部分房间以不同种类的茶叶命名,室内装饰融入了相应的茶叶元素,如龙井房的绿色调、铁观音房的红褐色调等;茶具被巧妙地转化为台灯底座、装饰品等,既实用又富有文化内涵。酒店还设有茶艺表演厅和茶园体验区,游客可以观看茶艺表演、参与茶叶采摘和制作活动,全方位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5.2 案例二:某城市公园茶文化景观设计

该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区域,设计旨在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同时传播茶文化。公园入口处设置了一座以紫砂壶为灵感的标志性雕塑,雕塑采用现代不锈钢材质,表面蚀刻有茶叶纹理,既体现了传统茶文化元素,又具有现代感。景观步道的铺装采用青石板和仿茶叶形状的混凝土砖交替铺设,形成 “茶林小径”的意境。公园中部设置了一个小型茶室,茶室采用传统的木构建筑形式,屋顶覆盖茅草,内部陈设着传统茶具和茶席,市民可以在这里品茶、交流。周边的绿化以茶树、竹子等植物为主,搭配小型的茶诗景墙,景墙上刻有与茶相关的诗词名句,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此外,公园还设置了互动式茶文化展示区,通过二维码扫描,市民可以了解不同茶叶的知识和制作工艺,增强了景观的教育功能。

六、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6.1 面临的挑战

文化理解表面化:部分设计作品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只是简单堆砌传统符号,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导致设计作品显得生硬、牵强。

传统与现代脱节:在融合过程中,未能有效处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的关系,要么过于强调传统而显得陈旧,要么过于追求现代而失去文化特色,难以实现有机融合。

专业人才缺乏:既懂中国茶文化又精通现代环境设计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制约了两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市场接受度差异:不同群体对茶文化融入现代环境设计的接受度存在差异,部分年轻群体可能认为传统元素过于陈旧,难以产生共鸣。

6.2 应对策略

深化文化研究:设计师应加强对中国茶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深入理解其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避免符号化、表面化的应用。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走访茶文化传承人、参与茶文化活动等方式,积累文化素材,提升文化素养。

创新设计语言:在融合过程中,要注重传统元素的现代转译,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创造出既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设计语言。例如,对传统图案进行简化、变形处理,使其更适应现代空间的尺度和氛围。

加强人才培养:高校和设计机构应加强合作,开设相关的课程和培训项目,培养既懂茶文化又掌握现代设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鼓励设计师参与跨领域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升创新能力。

注重受众体验: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受众的需求和审美偏好,特别是年轻群体的需求,通过创新的表现形式和互动方式,增强他们对茶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例如,在设计中引入科技元素,打造沉浸式的茶文化体验空间。

七、结论

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背景下,中国茶文化与现代环境设计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通过理念融合、元素转译、技术结合和功能整合等路径,能够将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融入现代环境设计中,提升设计作品的文化品质和精神价值,同时推动中国茶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新。

尽管在融合过程中面临着文化理解表面化、传统与现代脱节等挑战,但通过深化文化研究、创新设计语言、加强人才培养和注重受众体验等策略,能够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未来,随着社会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茶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为人们创造出更多富有文化内涵和精神归属感的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玮然 . 非遗视域下中国茶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融合与发展研究 [J].大众文艺 ,2025,(11):28-30.DOI:10.20112/j.cnki.ISSN1007-5828.2025.11.010.

[2] 陈巧妃 , 周昊旻 , 许鑫 . 数智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以中国茶文化非遗的国际传播为例 [J].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36(06):62-78.DOI: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368.

[3] 唐榕 , 魏满满 , 李思琪 . 中国茶入选非遗背景下茶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J]. 福建茶叶 ,2024,46(04):10-12.

[4] 施焦迪 . 抖音短视频中的中国茶文化传播研究 [D]. 西安工业大学 ,2022.DOI:10.27391/d.cnki.gxagu.2022.00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