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初中生学习压力管理与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王翠娟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三中学-063500

引言:

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压力问题日益严重,尤其在学业和升学压力的双重夹击下,学生的心理负担愈加沉重。过度的学习压力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传统的教育方式多关注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能的培养,但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注重心理健康和个体成长的理论,提供了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特别是在增强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旨在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初中生学习压力的成因与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以期帮助学生在应对学习压力的同时,提升自我效能感,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初中生学习压力的表现与成因分析

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表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从心理层面来看,学生在面临学业要求、考试成绩等方面的压力时,往往表现出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甚至出现自我怀疑、无力感等情绪困扰。压力还可能导致学生情绪波动较大,甚至产生逃避、消极的心理反应。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容易陷入焦虑的恶性循环,影响学习状态与表现。生理层面上,学习压力的积累会导致学生出现失眠、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长期处于这种压力状态下,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初中生学习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来自于教育体系内的竞争压力。随着社会对学术成绩的重视,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不断提高,尤其是在中考这一重要转折点,学生们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这种外部压力往往让学生感到沉重,尤其是在学科繁重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在各科目之间做到均衡分配时间和精力,导致他们在面对学业任务时感到更加焦虑。除了学校的期望,家庭的高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许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过度关注,期望他们在成绩上有所突破,部分学生在这种高期望下,往往觉得自己肩负着沉重的责任。这些过高的期望会导致学生产生自我压力,甚至出现焦虑和无助感,进而影响学业表现和心理健康。

除了外部压力源,初中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和自我认知也在压力的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个体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学业任务的影响。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担心无法完成学业任务,从而产生过度的压力。与此同时,初中生的社会比较心理较为强烈,容易将自己与同龄人进行比较,尤其是在班级内或年级中的学习成绩上,竞争激烈的环境往往让学生感到焦虑和紧张。这些内外部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多重压力,影响其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压力管理策略与自我效能感提升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挖掘个体的积极情感与心理资源,增强其面对挑战时的应对能力。在初中生的学习压力管理中,积极心理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脱离负面情绪的困扰,转而关注自己的优点、能力和过去的成功经历。这种方法通过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使他们在面对学习任务时更加自信和积极。当学生能认识到自己具有应对挑战的能力时,他们的学业动力和信心会显著增强。培养学生的“成长心态”尤为重要,这种心态强调过程而非结果,鼓励学生从每次学习经验中吸取教训,享受进步的过程,而不是单纯追求成绩。这种心态的转变能够有效减轻学业带来的焦虑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压力,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提升自我效能感是应对学习压力的核心策略之一。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信念和自信心直接决定了他们面对压力时的反应方式以及应对策略。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各种挑战,如考试、作业、知识掌握等,如果学生能够在这些学习任务中取得一定的成功体验,便能逐步增强其自我效能感,进而提升面对困难时的心理韧性。积极心理学提供了多种情绪调节方法,如正念冥想和情绪识别技术,这些方法帮助学生清晰地觉察并理解自身的情绪变化,避免情绪的过度波动和消极情绪的积累。通过有效的情绪管理,学生能够更好地控制压力源,缓解焦虑感,并在学业任务和考试中发挥更好的表现。这种情绪调节不仅能减轻学习压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心理健康水平。

除了情绪管理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积极心理学还提倡通过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网络来缓解学生的压力。在学校环境中,教师与同学间的支持互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关怀与激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减少学习过程中由于孤独或被忽视所带来的压力感。而同学之间的合作与鼓励,也能够形成积极的社会环境,减轻个体面临的学业压力。通过增强这种社会支持感,学生能够在遇到困难时获得情感上的支持与心理上的慰藉,从而提升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适应能力,进一步减少压力对其学业表现和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结语:

本文通过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了初中生学习压力的管理与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研究发现,学习压力对初中生的心理与学业表现产生显著影响,而积极心理学的干预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缓解压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以及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网络,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挑战,促进其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的双重提升。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浩. 初中生学习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 [J]. 教育心理学研究,2020,38(4) :45-52

[2] 李静,赵敏 . 积极心理学与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关联研究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35(2) :67-74

[3] 陈丽娜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习压力干预策略研究 [J]. 教育与心理学杂志,2021,39(3) :1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