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低效成因及优化路径探究
仲为永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223700
引言
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初中阶段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教师水平不均衡、学生参与度不高等现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迫切需要深入剖析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优化对策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特点
(一)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性
生物实验教学实践性非常强,它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可以直观感受到生物学原理在教学中的运用,并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如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实验可以更深入了解细胞结构细节。实践性教学也促使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学生既能学习实验技巧又能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与科学探究能力。
(二)生物实验教学的互动性
生物实验教学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间的协作,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教师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及结果进行探讨,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批判性思考。实验过程中学生的配合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实验设计与操作质量。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进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生物实验教学的多样性
生物实验教学具有多样性,具体表现为各种实验形式与实验内容灵活应用。教学中的实验方法并不限于对动植物的传统观察,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实验,基因工程实验等现代生物实验逐渐走进了课堂。由于实验工具种类繁多,如显微镜、电子工具和虚拟实验环境,学生们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实验体验。与此同时,生物实验教学也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更深刻地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不均衡
目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正面临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各区域、各校在硬件设施上存在着明显差距,特别是在部分经济落后区域,实验设备、物资缺乏,极大地影响着实验教学质量与成效。另外,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一些实验设备,却因缺少必要的保养与更新而导致设备陈旧,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与此同时,实验材料购买费用昂贵,使师生不能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开展有效教学。资源的匮乏限制着教学内容的丰富,也影响着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与教师教学水平有着显着的区别。一方面,有些教师对于生物实验教学不够重视,专业素养不高,造成实验教学环节设计简单、形式单一,没有完全激发学生兴趣与创新思维。另一方面由于实验教学专业性强,部分教师缺少相关培训和体验,实验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没有紧跟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另外,有些教师对实验安全意识淡薄,在实验中易忽略安全管理而出现教学风险。
(三)学生实验参与度低
尽管生物实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实验参与度普遍较低。一方面,有些同学对生物实验兴趣不浓,觉得实验内容枯燥无味,不好理解,造成他们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实验设计理论性太强,与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使学生很难看清其实际应用价值而失去参与积极性。另外,受一些学校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实验时操作机会不多,不能通过练习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实验技能,进而影响到他们实验能力的提高。
三、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对策
(一)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要想促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就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分配。要加强对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扶持力度,保证这些区域能得到充足的实验设备与物资。政府要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实验室建设的同时,鼓励当地教育部门和社会企业共同开展资源共享。要将实验设备更新改造和维护工作列入学校常规管理之中,以保证设备一直保持完好使用。利用虚拟实验这种新的教学手段弥补了物理资源不足的问题,还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扩大实验教学范围,促进教育公平。
(二)加强教师的实验教学培训
教师教学水平对实验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强化教师实验教学培训非常关键。学校要经常组织生物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尤其要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方面的培训,比如基因编辑和虚拟实验等前沿性内容。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促进实验安全意识的培养,获得正确实验操作与应急处理能力。观摩优秀教师实验教学案例可使教师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学校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共享教学成果、营造教学研讨良好氛围,促进教师个人素质与教学整体水平提升。
(三)提升学生的实验参与感
促进学生实验参与感是强化生物实验教学效果之关键所在。教师要通过多样化实验设计和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实验内容更接近于现实,从而让学生能从实验中体会知识的现实意义。激励学生参与实验设计,操作及结果分析,强化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教师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比赛等方式来启发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思维。通过构建良好的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学生需求与反馈信息,对实验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最终促进学生参与感与学习兴趣的提高,进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总结
文章在对现阶段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所存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对策。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强化教师培训、增强学生实验参与感,是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的关键。落实这些举措能有效地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育公平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之目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当中,还需对相关的政策与做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以保证教学改革不断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 陈暑君 . 初中生物课堂”讨论”模块的教学策略 [J]. 试题与研究 ,2023(13):120-122.
[2] 汪锐 .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及实践 [J]. 问答与导学 ,2022(23):98-101.
[3] 许明 . 基于认知访谈优化初中生物学学习策略 [J]. 中学生物学 ,2023, 39(4):60-64.
[4] 单发东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实践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J]. 天津教育 , 2024(11):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