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冯亚 黄鑫瑜
陕西省榆林中学 陕西榆林 719000; 榆林高新中学 陕西榆林 719000
引言:
新课标认为“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即学生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基于此,建设围绕主题展开的阅读教学模式,努力规避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中以知识获取为主线,甚至是单线的问题,是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该承担起来的责任。
一、以学生生活为原点发散,选定主题
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是三大主题语境,而每一主题语境下都包括主题群,以及下设的子主题。因此给教师提供的可选择范畴比较大。在选定阅读教学的主题时,教师应深入研读课标与具体的教材内容,并积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使得主题语境能够与学生生活更为贴近。由此所生发出的主题,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作用明显更强,并且其也有利于渗透生活教育理念,通过生活元素在主题阅读实践中的应用深化学生的主题理解,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必修一 Unit 1“Teenage life”中的语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外国学生 Adam 所遇到的三个挑战,以及在面对挑战时主人公的内心感受、采取办法。学习生活是青少年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们刚进入高中生活,也有不少学生都具有对高中生活的许多困惑与挑战。借此机会来带领学生了解国外高中生活,并从 Adam 处理挑战的方法中获得积极认识,以能够找到处理自己当下问题的具体办法,是主题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因此,从学生的这一生活现状入手,教师可以将本次阅读的主题进一步细化为“学习生活的挑战与解决”。基于此主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提前调研学生群体中存在着的高中生活问题,提前组织学生来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审视。为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还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初中生活,记录下自己在初中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当时的解决措施。为凸显英语学科性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文中的重点词汇与短语,并联系初中的英语学习经验,尝试在表格中用英语去记录自己的问题与解决方式,为课堂中的深入阅读奠定基础。
二、以学生能力为基点调整,设计活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倡导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基于此,教师还应在阅读课堂中从学生的现有能力与水平出发,为他们设计、引入适合的阅读活动,为其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使得学生能够逐步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并在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过程中,获取英语语言知识,实现知识学习、主题理解与思维训练的和谐统一,由此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在 Unit 4“Natural Disasters”的阅读语篇聚焦唐山大地震这一典型的自然灾害事件,对“人与自然”主题下的“自然灾害防范、安全常识与自我保护”这一子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并最终呈现为了报告文学这一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的文体。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本次主题阅读所应致力于的方向应为引导学生反思灾害的教训,梳理“防灾减灾”的意识,并培养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为深化学生的主题理解,教师需要从本语篇双线叙事结构特点设计学习活动,串联课堂实施环节。
【活动一】学习理解活动
随文学习自然灾害主题词汇、复杂句式(倒装、强调)。梳理语篇内容,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产生感性认识。
【活动二】应用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从时间线与情感线两个角度对语篇进行梳理与探究,并就唐山大地震的具体救援细节、重建过程等信息进行梳理与整合,最终回答“灾害预兆如何识别,如何科学防灾”的问题。
【活动三】迁移创新活动
关联现实,结合近年的自然灾害,使用语篇中的主题词汇、复杂句式来回答“青少年能够为防灾减灾做些什么”的问题。
上述三个活动从语言至内容,再至情感,能够让学生从“震前—震中—震后”的线性叙事中,提炼出灾害应对逻辑,并顺利迁移到对其他自然灾害的分析中,深化主题理解。
三、以学生发展为落点评价,反馈效果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坚持素养导向,重点关注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主题阅读活动中的形成与发展,而不是具体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指向主题意义理解的评价实践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发展,也就是引入增值性评价,以此来及时了解实际的教学效果,并据此结果来调整主题阅读教学模式。
必修三 Unit 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的语篇以“人与社会”为主题,而理解此主题可以从“探究节日的庆典与原由”入手。在围绕于此的系列活动中,教师就可以设计针对不同环节的任务,收集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并进行阶段的对比,了解学生的素养发展变化。例如,语篇的结构十分清晰,一共划分为 5 个段落,层层递进,清晰地阐述了人们庆祝节日的深层原因与表层原因。教师可以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说出自己提取到的原因,而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对原因的认识与总结情况,判断其阅读理解是否深入。随后,文本还通过对世界各地人民庆祝节日这一现象的溯源,谈论了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变化,指向对节日文化内在实质的解读。因此在本环节,教师可以以随文“微写作”的形式让学生去表达自己对节日文化内在实质的理解。紧接着,再与上一环节对学生提问的考察,获取学生的“增幅”,并通过班级学生的整体增幅了解此环节的教学效果,改进教学。
结语
总而言之,指向主题的阅读教学是新课程持续改革背景下为精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模式。因此,缺乏已有经验作支撑,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与经验的总结,才能不断发展完善。未来,教师们应结合教学实践情况推进主题阅读实施,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来整体规划、调整阅读模式,从而提升主题阅读教学效果,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丹 . 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实践 [J]. 校园英语 ,2024,(49):135-137.
[2] 许明明 . 新课标下主题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学生英语 ,2024,(4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