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策略探究

作者

岳玉

广南县第九中学校 663305

引言:

高中英语教学模式面临重大调整,传统教学范式已难以满足信息时代学习需求,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创新突破,当前探究多关注技术应用层面,而忽视教学模式系统性重构。立足高中英语教学实际,探究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学转型策略,希望能够构建适应未来教育生态体系。通过梳理现状、识别挑战、探索路径以及设计机制形成完整解决方案,为推动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提升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一、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挑战识别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领域应用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智能学习平台普及、自适应学习系统推广、语音识别技术应用、智能评阅系统引入等方面。当前部分学校已建立智能化英语学习环境,通过引入交互式电子白板、智能终端设备等硬件设施,结合语言学习软件、在线资源库等软件资源,初步实现教学方式转变。智能评价体系也逐步完善,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测形成个性化学习档案,为因材施教提供数据支持。

然而,技术融入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区域间、学校间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优质教育资源分配失衡导致数字鸿沟扩大,教师数字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新技术应用存在抵触心理或适应困难,无法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现有课程体系与技术融合度不足,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改革滞后,阻碍技术应用效果,智能技术使用中伦理问题日益凸显,学习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算法公平性等问题需要解决,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导致师生情感交流减少,影响语言学习社交属性。技术应用层面也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语音识别系统对口音识别准确率有待提高,智能评阅系统对高阶思维能力评估不足,自适应学习路径设计有待优化,跨平台数据整合困难学习分析工具精准度不够等。

二、人工智能驱动下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创新路径与方法重构

智能技术支持下混合式学习模式成为主流,线上线下学习空间深度融合,实现学习时空拓展,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由传统讲授者转为学习设计师、引导者与评价者,主要职责聚焦于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活动、引导深层思考。学习方式也随之变革,自适应学习系统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推送个性化内容,确保每位学生获得最适合学习路径。项目学习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应用语言知识,培养综合能力数据驱动教学通过学习分析技术,精准识别学习短板,实现精准教学干预,智能评价体系打破传统单一评价模式,建立多维评价标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智能技术支持下情境教学、游戏化学习等创新方法得到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教学流程。课前,教师通过智能备课系统分析本单元关键词汇,如表达旅行经历past participle 作定语用法,系统自动生成个性化预习任务推送给学生。学生使用智能学习应用完成预习,系统记录学习行为数据,形成预习报告,课中教师基于数据报告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重点。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教师创设环球旅行情境,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参观世界著名景点,如大峡谷、威尼斯水城等激发表达兴趣。学生分组使用 AI 对话工具模拟旅行场景对话,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实时纠正发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智能阅读工具分析文章结构,AI 系统自动标注生词并提供语境解释,课后学生通过智能写作平台完成travel journal 创作,系统给予即时反馈,指出表达不当处并提供修改建议。教师通过学习分析平台查看全班掌握情况,对共性问题进行精准辅导。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人工智能赋能高中英语教学实施策略与保障机制构建

教师应采取分层推进路径,根据不同学校条件、教师能力、学生特点制定差异化实施方案避免盲目跟风,构建协同培训体系通过校本研修、专业引领、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智能技术应用能力,解决技术应用瓶颈问题。完善资源支持系统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建立开放共享平台,实现资源高效流通与共享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鼓励科研单位、企业、学校联合开发适合中学生特点智能学习产品。健全组织领导架构,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总体规划与协调推进,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障硬件设施更新与软件资源购买,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应用效果评估,及时调整优化实施策略。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 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教学为例,学校可构建完整人工智能应用生态。学校组建由英语教研组长、信息技术教师、学科专家组成工作团队,共同设计本单元教学方案。在硬件层面配备智能教室环境,包括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生平板电脑、智能语音设备等,软件层面引入自然灾害主题英语学习平台,包含丰富多媒体资源。教师通过专业培训掌握平台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应用各项功能。教学实施中学生通过智能学习系统预习单元核心词汇如 earthquake、hurricane 等,系统根据掌握情况推送针对性练习。课堂上,教师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模拟自然灾害场景,如地震、洪水等增强感官体验。听力训练中智能语音系统根据学生发音特点提供个性化纠正方案,写作环节,学生借助智能写作辅助工具完成灾后报道创作,系统提供即时反馈。课后智能评价系统生成学习报告,展示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行为特点等多维数据,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分享智能技术应用经验,持续优化教学方案,建立数据使用伦理规范,确保学生信息安全形成技术应用与人文关怀并重教学生态,真正实现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教学全面创新。

结论:

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高中英语教学既是时代所需,也是教育发展必然趋势,通过系统分析现状挑战提出创新路径方法,设计实施策略保障机制,形成了较为完整解决方案。人工智能赋能高中英语教学应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实现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未来可聚焦技术应用实证探究、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学习效果评估体系开发等方面,为推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转型升级提供更加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余丽娟 . 人工智能赋能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创新与实践 [J]. 新课程 ,2025,(16):125-128.

[2] 江帆 . 人工智能助力高中英语情境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C]// 广东教育学会 . 广东教育学会 2025 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 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 ;,2025:285-289.

[3] 刘坤 .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中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及实施路径 [J].教师 ,2025,(09):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