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韩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七中学校 150020
引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承担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双重任务,英语作为重要交际工具,不仅需传授语言知识更应肩负文化传播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命脉,融入英语课堂能有效解决文化断层问题,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重语言轻文化重外来轻本土现象,亟需探索有效融合路径。探究聚焦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系统探讨传统文化融入策略,旨在构建文化传承与语言学习协同发展新模式。
一、挖掘教材资源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
初中英语教材蕴含丰富文化内容教师应充分挖掘现有教材潜力,寻找中西文化结合点实现传统文化自然融入,教师应当从教材文本入手分析识别潜在文化连接点,围绕相关主题引入传统文化内容。例如学习西方节日时引导学生对比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特色,学习西方名人故事时补充介绍与主题相关历史人物事迹,如学习毅力品质引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寓言故事,学习环保话题时融入天人合一思想展现中华生态智慧。教师应注重教材拓展编写符合学情补充读物,丰富传统文化素材库。如围绕茶道、书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英文导读材料,编创融合传统文化元素英语故事,将古诗词、成语典故等通过英语表达形式呈现。另外教师还应当利用教材插图、封面等视觉资源,引导学生发现中华文化符号激发探索兴趣。
教材重构过程中教师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生搬硬套,针对初一学生选取简单易懂传统文化元素如十二生肖、传统服饰等,针对初二学生融入较为复杂传统习俗、礼仪文化,针对初三学生则深入探讨传统哲学思想、价值观念。教材资源挖掘过程中应坚持文化平等原则,避免刻意强调某一文化优越性营造尊重包容氛围,同时注重提炼传统文化精华,剔除陈旧糟粕确保融入内容符合时代精神。教师还应主动收集整理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传统文化素材,建立本土文化资源库实现教材资源本土化。通过系统梳理教材内外资源构建中华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融合框架,使传统文化元素成为教材有机组成部分,而非简单附加物。
二、创新教学方法与传统文化元素灵活渗透
创新教学方法构成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核心支撑,教师应灵活运用多元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中华文化精髓,情境教学法通过构建真实文化情境,使学生沉浸于特定文化氛围中自然获取语言知识与文化内涵,任务型教学法围绕传统文化主题设计系列任务,引导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习得英语技能积累文化素养,项目式学习法则为学生提供长周期文化探究机会,培养深层次文化理解能力。比较教学法注重中西文化对比,帮助学生发现文化异同培养跨文化意识,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文化现象背后规律,形成文化思辨能力,体验式学习则强调亲身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加深情感认同。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与学生认知水平灵活选择适宜教学方法,并注重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创设良好语言环境,搭建中西文化对话平台,使传统文化元素自然渗透于每个教学环节避免生硬灌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Unit 6 Plan for Yourself 单元主题聚焦个人规划,可以巧妙融入中华传统节气文化与长远规划思想,教师应当设计Twenty-fourSolar Terms Calendar Planning 项目,引导学生探索二十四节气蕴含农耕智慧。课前学生分组查阅节气相关英文资料,了解各节气特点与农事活动,课堂伊始教师展示传统节气画卷引出 unit 话题,并用英语简介节气文化背景,语言知识学习阶段教师结合单元计划表达引导学生用 I'm going to... 句型描述不同节气传统活动,如 During Qingming Festival, Chinese people aregoing to sweep tombs and honor ancestors。阅读环节教师补充节气谚语英译版本作拓展材料,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中西方天气谚语异同,听力训练中播放二十四节气英文介绍音频,学生完成信息提取任务,口语练习阶段学生分组模拟 Solar Term Cultural Guide 角色,向外国游客英语介绍节气文化。写作环节学生撰写 My Seasonal Plan Based on Chinese Solar Terms 短文,将现代生活规划与传统节气智慧结合,课后拓展活动中学生制作双语节气手账,记录个人计划与节气变化。通过项目贯穿全单元学习学生在习得计划表达方式同时,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时间智慧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双赢。
三、优化课堂活动与文化传承价值深度彰显
优化课堂活动是实现传统文化价值深度彰显关键路径,通过精心设计富有文化内涵活动能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文化主题演讲活动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对传统文化理解,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同时深化文化认知,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情境模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场景增强文化代入感,文化创作活动引导学生将传统元素融入英语作品培养跨文化创新思维。课堂活动设计应遵循层次性原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趣味性原则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互动性原则促进师生文化交流。教师通过系统规划课内外活动构建活动评价机制,拓展实践空间,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彰显,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Unit 5 What a Delicious Meal! 单元为传统饮食文化融入提供绝佳契机,教师应当组织 Chinese Food Culture Festival 主题活动展现中华美食文化精髓。活动伊始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饮食画卷,讲解医食同源思想引出单元主题,词汇学习阶段教师组织Chinese Food English Translation Challenge 活动,学生尝试将糖葫芦、粽子等传统小吃准确翻译成英文。句型练习中学生运用 How do you make... 询问传统食品制作方法,口语活动阶段学生分组模拟 Chinese Food CulturalAmbassador 角色,向外国友人介绍家乡特色美食背后文化故事。综合实践环节全班合作制作 A Bilingual Menu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Food,介绍不同节日特色食品。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
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途径。通过挖掘教材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活动三大策略,能够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有机统一。此融合过程需循序渐进避免生硬灌输,注重趣味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强调比较视角培养跨文化意识。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文化素养,优化教学设计构建评价体系,学校则应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资源平台,深化教研活动促进成果共享。
参考文献:
[1] 周信枝. 谈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与策略 [J]. 2025.
[2] 徐丽莉. 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实践方法 [J]. 英语教师 , 2024, 24(23):29-32.
[3] 秦绪玲 .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研究 [J].英语教师 , 2024, 24(19):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