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非遗文化融于幼儿园课程初探

作者

王晓彤

金川区第三幼儿园 737100

一、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必要性

(一)深度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

幼儿期,作为个体认知与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觉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将非遗文化巧妙地融入幼儿园课程,意味着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直观且生动的传统文化体验平台。在亲身接触、感受和实践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能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从而自然而然地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充分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皮影戏中艺人精湛的表演技艺和天马行空的创意构思,还是剪纸艺术中艺人通过折、画、剪等手法巧妙创造出的精美作品,都充分展示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将这些非遗文化形式融入幼儿园课程,无疑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充满挑战和创意的学习空间。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学习到非遗文化的技艺和精髓,更能从中汲取灵感,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意。

(三)有力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将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更是对年轻一代文化自觉和民族认同的培养。通过幼儿园教育这一平台,幼儿能够从小接触和了解非遗文化,从而培养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这种兴趣和热爱,将为他们未来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幼儿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特点。将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二、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

(一)精心筛选非遗文化内容,确保教育价值与适宜性并重

在将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精心筛选非遗文化内容。我们应着重选择那些既具有代表性又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的非遗文化形式,如皮影戏、剪纸艺术、脸谱文化等,这些文化形式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同时也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同时,我们还需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所选的非遗文化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和简化,以确保其能够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引发他们的共鸣与兴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幼儿主体性与实践性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们应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而采用更加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方式。例如,我们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将非遗文化元素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或者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幼儿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还可以组织实践操作活动,如皮影戏表演、剪纸创作等,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三)营造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提升幼儿的文化认同感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幼儿园可以创设具有非遗文化特色的环境。例如,我们可以设置非遗文化展示区,展示各种非遗文化作品和器具,让幼儿在观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或者制作非遗文化墙,将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变迁等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非遗文化。

三、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案例

(一)皮影戏:古老艺术的现代演绎与传承

皮影戏,这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非遗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故事情节,成为了幼儿园课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某幼儿园创新性地将皮影戏融入日常教学,不仅组织幼儿观看精心编排的皮影戏表演,让幼儿在光影交错间领略传统艺术的魅力,更通过一系列动手实践活动,如制作皮影戏道具、参与皮影戏表演等,让幼儿亲身体验皮影戏的创作与表演过程。这些活动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对皮影戏的兴趣和热爱,更在动手实践中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通过皮影戏课程的实施,幼儿们不仅学会了欣赏皮影戏的艺术之美,更在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传统艺术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剪纸艺术:动手实践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独特的技艺,深受人们的喜爱。某幼儿园将剪纸艺术巧妙地融入课程之中,通过教授幼儿剪纸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技巧,不仅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的欲望。在剪纸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鼓励他们自由创作,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剪纸作品。同时,幼儿园还定期举办剪纸作品展示和交流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让他们在欣赏和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剪纸技艺,同时也促进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

四、结束语

在探索非遗文化融于幼儿园课程的实践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热爱,更见证了他们在动手实践、体验感知中成长的足迹。非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通过课程的创新与实施,我们为幼儿搭建了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他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钱晓雯 , 吴红霞 . 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特色课程的实践路径 [J]. 早期教育 ,2024,(37):56.

[2] 李令 . 基于陕西地区非遗文化传承下幼儿园课程及环境创设探索 [J]. 三角洲 ,2024,(13):174-176.

[3] 余慧榕 , 吴荔红 . 八闽非遗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J]. 福建教育 ,2024,(08):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