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本地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

牛立生

河北涿州中学 072750

本地文化资源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和实践意义。就涿州本地高中思政课而言,通过文化资源与教学活动融合,可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加深对科学理论的理解,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涿州文化资源与高中政治教材的关联

1、与教材内容的关联

从经济与社会角度,文旅、影视、特色文化名片、社区活动与节庆文化、文明城市创等等,鲜活的文化产业和事业发展,体现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从政治与法治角度,学生通过了解涿州古往今来政治与法治的发展,历史人物与政治法治以及他们的思想观念对后世的影响。结合教材理论,学习理解政治与法治的理论与应用。

从哲学与文化角度,诸如三国文化、卢氏文化等都是丰富教学内容和启发学生思考的素材。学生可以探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和哲学思想;探讨现代城市规划,研究现代社会的发展、城乡关系以及人类居住环境的辩证关系。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等等。

2、与政治学科素养的关联

本地文化资源为合作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和价值讨论的空间,拓展知识、提升能力的途径,训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能力;通过参与调查涿州本地文化等社会实践,培养学与用的联想思维能力;为文创项目出谋划策、寻找出路,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检测学习效果的练习和作业设计中,融入本地文化资源,使学生以更主动,更积极的状态去巩固知识和养成科学思考的习惯、求真务实的作风,培养公民参与意识等。

二、政治教师在本地文化资源融入教学中的作用

借助地方文化资源,探索政治课教学新模式,是富有开拓性意义的系统工程。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实际,联系本地文化,根据学习内容与目标,灵活、有效地为学生学习提供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实现课程目标。

1、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被赋予了课程开发者的角色。 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决定着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而地方文化资源是宝贵、丰富的课程资源。当前,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利用本地文化课程资源的意识不足,难以充分整合和利用周边课程资源。作为政治教师,应充分挖掘利用本地文化资源以丰富教学活动,自觉做文化传播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2、从本地文化中获取优质课程资源。

利用课余时间多次进方法行实地走访,比如前往古迹保管单位、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考察访谈,走访多位民间艺人,聆听他们深情的专业讲述,获得了许多从来没听说过的真实故事。充分发挥学生及其家长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社会人脉和掌握的文化资源,为课题研究提供活生生的第一手材料。争取学校德育部门的支持,利用涿州各种文化活动的契机,深入活动现场,采访民间艺人,与各族群众互动,深切地体会地方文化的多姿多彩和神奇魅力。

3、精研本地文化资源与政治课教学融合

科学利用教材,准确筛选素材,设计符合课标、适合学生、

活跃思维、提质增效的教案学案。探究教材内容与涿州文化资源的关联性,做好遴选、编辑和存档工作,形成校本教材。

三、本地文化资源融入政治课的成果评价

1、教学设计评价

教学设计评价不仅要看是否融入本地文化资源,还要关注资源与教学内容的融合深度和方式,是否搭建起完整的议题式思维链条。优秀的教学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巧妙地将涿州文化资源贯穿于教学环节,引导课堂从探讨情境、学习知识,向深度思考、进阶思维和提升能力迈进。

2、案例质量评价

对案例引入的评价着重考察案例的典型性、时效性和教育性。教师引入的涿州本地文化案例应能准确反映教学知识点,且具有时代特征。

3、课堂效果评价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从多个维度进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重要指标,观察学生在讨论涿州文化相关问题时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是否能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此外,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是关键,检验学生是否通过学习,掌握了相关政治知识,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4、学习成绩评价

分析学生在涉及涿州本地文化资源的试题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比学生在融入本地文化资源教学前后的成绩变化,评估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5、学生满意度评价

学生满意度调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等活动,深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体验等方面的感受和建议。设计的调查问卷应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问题设置要具体、清晰,便于学生回答。

四、结论与反思

本地文化资源本身是一本鲜活的实践教材,它能够为思政实践教学课供广阔的实践载体和体验平台,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益补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并科学评价教学成果,能够有效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综合素养,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当然,思政课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具体课程量体裁衣。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才能更好地发挥地方文化资源服务思政课教学的优势和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版

[2] 朱寿宽 .《立足本地文化资源 , 升华文化生活教学》[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版)2012(12).(3-4)

[3] 黄婷. 本土文化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 都市家教月刊 ,2016(4)

[4] 教育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8

[5] 侯德泉,邓祺佳.《论利用本土资源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21(01):82-84

此论文为保定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课题《本地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实践研究》【ZK2207】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