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动态管控机制在市政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刘颜

湖北公力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湖北襄阳 441100

一、动态管控机制理论基础

1.1 动态管控机制的定义及其核心

动态管控机制简单来讲就是利用当下所具有的所有信息,不断地进行监控,调整从而达到优化的效果,它的核心要素包括对相关信息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动态配置等。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当中,采用动态管控机制能有效地应对造价方面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状况,而且会创建出一套动态预算编列以及控制体系用以实施成本监控与调整。某市政工程项目的具体案例就表明,由于实施了动态管控机制以后,整个工程预算的准确度提升了20% ,明显地减少了那些因为市场起伏还有设计修改造成的造价过度超出的可能性。

1.2 造价管理中动态管控机制的作用

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里,动态管控机制的引进是应对项目成本起伏和不确定性的关键手段,这个机制的重点就是随时监督并调整造价,以适应项目执行期间的各种变动情况。如引入挣值管理模型可以对市政工程项目进度和成本展开综合评定,及时察觉到成本差错和进度差错,进而采取相应的管控办法。在某市政道路新建项目当中,通过实行动态管控机制,项目管理者察觉到原先规划时对材料成本的估计同市场价格波动有着很大差别,通过调整采购策略和合同条款,有效地防止了成本超出预算,最后项目成本控制在预算的正负 5% 之内,明显增强了项目的经济效益。

二、动态管控机制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1 动态预算编制与控制

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动态预算编制与控制是保证项目成本效益最大的关键部分。动态预算编制要求项目管理者按照工程进程、市场变动、资源耗费状况等,随时修改预算规划。如政道路新建项目,开始时预算大概依照设计图纸,历史资料制定,随着工程发展,可能出现材料价格起伏,设计改变或者不能预估的地质情况等状况,动态预算编制就能立即结合这些改变,采用弹性预算模型,让预算在一定范围浮动,符合实际需求。动态预算控制重视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即时监督与管理,形成动态信息回馈体系以后,管理者可以马上得到工程进度、成本消耗和资源利用情形的数据,尽早察觉差错并予以处理。

2.2 动态成本分析与调整

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动态成本分析与调整是保证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部分,通过对项目成本实施实时监控,管理者可以尽早察觉到成本方面的差错,并且采取相应的办法去调整。某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执行的时候,经过动态成本分析察觉到材料成本比预算多出 15% ,项目团队立刻采取行动,通过谈判削减供应商价格,改进材料采购流程,最后把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以内。动态成本分析与调整既注重成本的实时监控,又重视对成本数据的分析,采用先进的成本分析模型,比如挣值分析能够更加精准地评判项目的成本表现。某市政桥梁工程当中,经过 EVA 模型剖析,项目管理者察觉到实际成本同计划成本有着较大的差别,于是便对工程进度和资源调配实施了调整,从而避开了成本超支的情况出现,这种依靠数据做出决断的方式,乃是动态管控机制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里应用的范例。

三、动态管控机制实施策略

3.1 建立动态信息反馈系统

市政工程造价管理里,形成起一个高效运作的动态信息回馈体系,这是达成成本把控与资源合理调配的关键所在,这个体系可以即时搜集并剖析工程进度、成本支出、材料价格波动等重要数据,给管理者给予决策支撑。拿大数据分析技术来说,它可以对以往项目的有关数据展开挖掘,找出成本超支的隐患,并且马上改变预算。按照一项研究显示,动态信息回馈体系可以把市政工程的成本偏差压制在 5% 之内,明显改善了造价管理的精准度,而且系统当中设置的预警机制能够针对不正常的数据实施即时监控,要是出现材料价格的异常波动,管理者就能立刻采取应对办法,防止潜在的经济损失。

3.2 动态管控机制的组织保障强化措施

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加强动态管控机制的组织保障是保证造价控制有效性的重要环节。首先组织保障必须建立在明确的职责分配以及高效的沟通机制之上,比如按照美国项目管理协会 (PMI) 所发布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PMBOK),项目团队成员需清楚自己在动态管控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承担的责任,从而保证信息能够及时地被传递并反馈回来。其次组织保障还包含对关键人员展开培训并提升他们的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动态管控的需求,就拿引入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来说,这样做可以提升团队成员对于动态预算编制与控制的认识水平及其操作技能,组织保障还应该建立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基础之上,比如借助大数据分析模型去预估并应对造价方面的变动情况,进而达成对成本实施即时监控并且做出动态调整的目的。

四、动态管控机制的效益评估

4.1 动态管控机制对造价控制的影响

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动态管控机制的引入明显改善了造价控制的精确度和效率,借助于对工程成本数据实施即时监控并加以剖析,动态管控机制可以及时察觉到成本上的偏差,并且采取相应手段去加以调整。某市政道路建设项目通过动态预算编制之后,项目管理者就能够依照实际进度以及市场变动状况,随时调整材料采购和人工成本预算,从而杜绝了传统静态预算时常出现的超支情况。据有关统计显示,此种机制被采用以后,项目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的正负 5% 之内,远好于行业的平均水准,而且动态管控机制还凭借创建成本分析模型来预估工程造价并开展风险评价,以此保证造价控制具备科学性与前瞻性。

4.2 动态管控机制对工程质效的影响

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动态管控机制的落实给工程质量和进度带来了明显的影响,通过实时监督并调节,动态管控机制可以尽快察觉并化解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而保证工程质量。某市政道路新建项目采用动态管控机制之后,项目组可随时跟进材料质量、施工工艺以及周围环境变动等要素,立刻调整施工计划,最终使得道路的平整度和耐久性指标都优于预定标准。按照有关研究显示,动态管控机制可以把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削减到 20% 以上,大大提升了工程的总体品质。动态管控机制在市政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也不可小觑,动态管控机制依靠实时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可以对工程进度实施精准的预估与把控。在某城市地铁建设项目当中,通过动态管控机制的应用,项目管理者可以精确预估到关键节点的完成时间,而且对可能出现的延误予以预警并加以干涉,按照案例分析显示,该地铁项目借助动态管控机制的应用,工程进度延误率下降了 30% ,进而缩减了工期,提升了工程进度的把控水平。

参考文献:

[1] 付秋阳 . 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成本预测与风险评估 [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 A,2025(2):177-180.

[2] 陈巧玲 . 市政公用工程中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方法研究 [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 A,2024(8):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