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地理作业设计探究

作者

陈奕杨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湾头中学 515835

在 21 世纪教育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地理学作为连接自然与社会科学的桥梁,对学生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影响。面对传统作业模式的局限性,如何通过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文中探讨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的创新路径,以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进而推动地理教学的深度变革。

一、当前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现状

当前初中地理作业设计普遍存在偏重于知识记忆的问题,这导致作业内容多以课本知识点为核心,形式多为填空、选择和简答等,缺乏对学生空间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将地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偏向记忆性的作业设计,限制了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创新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影响了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提升。

初中地理作业的形式较为单一,通常缺乏多样化和互动性的设计。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实地考察、项目研究或合作学习等活动中,这些活动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单一的作业形式不仅限制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也难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和兴趣点学生的需求,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策略

1. 设计大概念的核心地理作业

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地理学科强调空间思维,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联系。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学习“地球和地图”时,可以设计作业让学生绘制自己所在城市的简易地图,标注主要的地理标志和交通路线。通过绘制地图,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地图阅读和绘制的理解,还能锻炼空间定位和地理空间想象力。

提升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地理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以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为例,可以设计作业让学生调查本地的气候特征、自然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收集数据、访问当地居民、考察自然环境等方式完成作业 [1]。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本地的自然环境,还能够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设计个性化需求的地理作业

个性化探究学习。在地理教学中,设计作业时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七年级下册的“亚洲”章节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项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亚洲国家进行深入探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国家,然后收集和整理该国的文化特色、经济发展、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该国家地理知识的了解,而且能够锻炼他们独立思考、信息搜集、数据分析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跨学科综合应用。地理学科与历史、生物等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设计作业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探索。以八年级下册的“南方地区”章节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项作业,让学生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发展与当地历史变迁的关系 [2]。学生需要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长江三角洲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水资源等对农业的影响,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 设计多元化种类的地理作业

地理实验报告。地理学科不仅仅是理论学习,还可以通过实验来加深理解。例如,在教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资源”章节时,可以设计一项关于水资源的地理实验作业。学生可以在学校或社区进行水样采集,通过实验测定水样的 pH 值、溶解氧含量等指标,并撰写实验报告。报告中应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对水资源保护的思考。这种作业不仅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地理主题辩论。地理作业也可以设计成辩论的形式,通过辩论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七年级下册“西半球的国家”章节为例,可以设计一个关于 " 全球化对巴西文化的影响 " 的辩论作业。学生可以分成正反两方,分别准备论点和论据,进行辩论[3]。在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研究巴西的文化特点、全球化的影响等,这有助于加深他们对地理现象背后深层次原因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4. 设计特色生活化的地理作业

生活化地理观察日记。地理学习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的“极地地区”章节时,可以让学生记录一周内的天气变化,并与极地气候进行比较。学生需要观察并记录每天的气温、降水、风力等气象数据,并思考这些数据与极地气候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对地理现象的敏感度和观察力,同时加深对极地气候特征的理解。

地理主题社区服务。地理学科的学习可以延伸到社区服务中,让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八年级下册的“西北地区”章节为例,可以让学生参与社区绿化或水资源保护的志愿服务活动 [4]。学生可以在活动中了解社区的绿化状况、水资源利用情况,并提出改善建议,还能够将地理知识与社区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结语

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地理作业的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生活实践的结合。通过多元化、生活化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担当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施茹 .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地理作业设计探究 [J]. 基础教育论坛 , 2024(8).

[2] 耿峰 . 基于课程视域下的初中地理作业优化设计策略和实践 [J]. 贵州教育 , 2022(21):41-44.

[3] 姜萌 , 王旭楠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有效作业实践探究 [J]. 辽宁教育 , 2022(17):76-79.

[4] 陈丽娜 .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的逻辑向度 [J]. 文学少年 , 2022(22):008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