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VR)技术在测绘成果可视化中的应用探索
张红贵 赵甲甲
1.522530198208223330 2.410381198712082014
引言
测绘成果是对地理空间信息的重要记录,传统的测绘成果展示方式多以二维图纸、报表等形式呈现,难以直观、全面地展现地理空间的真实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测绘成果可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期望能够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来理解和应用测绘数据。虚拟现实(VR)技术作为一种能够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为测绘成果可视化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它可以将测绘数据转化为三维虚拟场景,使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地理空间信息,极大地提升了测绘成果的展示效果和应用价值。因此,深入探索虚拟现实(VR)技术在测绘成果可视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VR 技术与测绘成果可视化概述
1.1 VR 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VR 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系统构建虚拟环境,并借助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获得身临其境体验的技术。其核心特征体现为沉浸性、交互性与构想性。沉浸性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的多感官融合,使用户在虚拟空间中获得高度真实感;交互性支持用户与场景内对象进行实时操作和反馈,提升参与度与控制能力;构想性则赋予用户对虚拟环境的自主构建与创新拓展能力。上述特性不仅推动了 VR 技术在航空航天、医学仿真、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深入应用,也为测绘成果可视化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尤其在三维地理信息展示、空间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方面,VR 技术展现出显著优势,能够有效弥补传统二维表达方式在信息传达上的局限性,增强数据理解的直观性与整体性,为现代测绘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1.2 测绘成果可视化的内涵与需求
测绘成果可视化是将测绘数据以图形、图像等直观形式展示出来的过程。其内涵不仅包括对地理空间信息的静态呈现,还涵盖对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表达与动态分析,旨在通过视觉感知增强用户对复杂空间关系的理解能力。随着遥感技术、激光扫描及GNSS 定位等测绘手段的进步,所获取的数据维度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扩展,数据体量呈指数级增长,传统基于平面图或简单三维模型的可视化方式已难以满足高精度、多时相、多尺度地理信息的应用需求。在此背景下,引入虚拟现实(VR)技术成为提升测绘成果表达能力的重要路径。VR 技术能够构建沉浸式交互环境,将抽象的空间数据转化为可感知的虚拟场景,使用户在多感官融合的体验中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深度认知和高效决策,从而显著提升测绘成果在城市规划、灾害模拟、国土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效能。
2.VR 技术在测绘成果可视化中的优势
2.1 增强沉浸感与真实体验
通过 VR 技术,用户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即可进入高度还原的三维虚拟测绘场景,实现对地理空间中地形起伏、地貌特征及地物分布的全方位感知。该技术基于空间数据重建真实世界模型,使用户在多感官协同作用下获得沉浸式体验,显著提升对复杂空间关系的理解深度与认知效率。相较于传统的二维地图或静态三维模型展示方式,VR 技术能够突破平面限制,将抽象的空间坐标转化为可交互的具象场景,增强用户的空间方位感与尺度感知能力。同时,系统支持多源数据融合渲染,使遥感影像、点云数据及矢量信息在同一可视化平台中协同呈现,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实时动态的地理空间认知环境。这种直观、立体且具备时空维度的信息表达方式,有效提升了测绘成果在规划决策、环境分析及工程设计等应用场景中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2.2 实现交互操作与动态展示
VR 技术支持用户与虚拟测绘场景进行实时交互操作,用户可通过手柄等外设对场景中的地理对象进行选择、移动、旋转等行为,并结合空间查询与属性联动机制,动态获取目标地物的坐标信息、高程数据及属性特征。系统通过事件驱动方式实现交互反馈,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响应性与准确性。在动态展示方面,VR 技术能够集成时空数据模型,模拟地形演变、地物生长、水文变化等地理过程,再现地理环境随时间推移或外部干预下的演化趋势。这种基于交互反馈与动态仿真的可视化方式,不仅增强了测绘成果的表现力,还提升了用户对复杂地理现象的理解深度和认知效率,为规划决策与空间分析提供了更具沉浸感和交互性的技术支撑。
3.VR 技术在测绘成果可视化中的应用方式
3.1 数据处理与转换
将测绘数据转换为适用于虚拟现实展示的格式,是实现测绘成果可视化的重要环节。该过程需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特点,进行系统化的数据预处理,包括去除冗余信息、修复拓扑错误、统一坐标系统及属性标准化等操作,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与几何精度。在三维建模阶段,利用专业软件对结构化数据进行实体建模与表面重建,并通过高精度纹理映射增强模型的视觉真实感,结合光照模拟提升场景的空间层次与细节表现。随后,将构建完成的三维模型导入 VR 引擎,依据人机交互原理进行场景重构,优化渲染效率并适配硬件设备接口,确保多维度空间信息在虚拟环境中的高效表达与流畅交互。
3.2 场景构建与优化
在进行场景构建时,应综合考虑测绘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几何精度要求以及用户的使用场景与认知习惯,科学规划虚拟环境的空间组织逻辑与交互机制。通过引入多尺度建模技术,可实现从宏观地形到微观地物的层级化表达,兼顾视觉效果与计算效率。为增强用户对测绘成果的理解能力,可在场景中嵌入动态标注、属性查询、剖切分析等辅助功能模块,支持空间信息的实时获取与可视化解读。针对复杂三维模型在虚拟环境中运行效率低的问题,需采用模型简化算法与纹理压缩技术,降低图形处理器的负载压力,同时保持关键几何特征的表达完整性。基于虚拟现实引擎的实时渲染能力,结合视点相关的 LOD(Level ofDetail)策略,可以实现大规模地理场景的高效绘制与动态更新,有效提升人机交互过程中的沉浸感与响应性。
结论
虚拟现实(VR)技术在测绘成果可视化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将 VR 技术与测绘成果相结合,能够实现更加直观、沉浸的地理空间信息展示,提高测绘成果的应用价值。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数据处理的复杂性、硬件设备的成本较高等。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VR 技术在测绘行业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还需要加强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促进测绘行业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发展,为测绘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孙 红 杏 . 虚 拟 现 实 关 键 技 术 应 用 及 研 究 [J]. 智 库 时代 ,2020,(01):244-245.
[2] 李玉萍 .VR 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J]. 美与时代 ( 城市版 ),2023,(06):83-85.
[3] 马中伟 , 王涣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地质领域的应用进展探析 [J]. 产业科技创新 ,2024,6(06):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