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四年级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策略研究
王建国
甘谷县大像山镇杨场小学
在 " 双减 " 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需从 " 减负 " 向 " 提质增效 "深化转型。然而,当前四年级数学课堂仍存在目标模糊、方法单一、评价滞后等突出问题,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此,教师就要把握四年级这一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数学学科特性,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助力“双减”政策在课堂层面的落地实施,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
一、精设目标,分层递进启思维
在 " 双减 " 政策下,教学目标需从 " 知识灌输 " 转向 " 素养培育 ",通过分层设计实现精准教学 [1]。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结合新课标以及学生的学情,将核心目标分解为基础层、发展层、拓展层三个梯度。同时,分层目标需体现 " 进阶性 ",前一层次要为后一层次奠定基础,形成 " 认知脚手架 ",同时通过弹性任务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避免 "一刀切" 造成的低效重复或超前学习。
以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就要能够在充分分析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后,为其设计分层目标:基础任务要求掌握竖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如 123×45 的算式,初步建立概念框架;发展任务要求理解算理,如将 45 拆分为 40+5,分别计算后相加,并能解决 " 超市购进 125 箱牛奶,每箱 48 元,共需多少元? " 等实际问题;拓展任务则要引入" 估算策略",要求通过 125×50=6250 估算结果范围,或设计开放性问题:" 若总价在 5500-6000 元之间,每箱牛奶价格可能是多少?" 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为学生提供分层任务单,基础题为必做,发展题选做 2 道,拓展题为挑战项,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生则能够用旧知迁移新知,完成基础练习后,分组挑战发展层任务,从而不仅促进了对于知识的深度思考,也层层递进的发展了数学思维。
二、情境融合,问题驱动促探究
情境化教学指的是通过将数学知识嵌入真实或模拟场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降低认知难度 [2]。而在创设情境后设计 " 核心问题 ",能够促使学生经历" 观察- 提问- 假设- 验证- 结论" 的探究过程,培养高阶思维。对此,教师就要选择与学生认知水平匹配的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的问题链,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对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展开教学时,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的内容后,教师便可以创设 " 校园安全小卫士 " 情境:学校计划在操场角落安装一个三角形支架,用于悬挂 ' 禁止攀爬 ' 警示牌。现有长度为 5cm、7cm、10cm、 12cm 的小棒若干,如何选择三根小棒才能确保支架稳固?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引导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操作,发现" 不是任意三根都能拼成",教师则可以顺势提问:" 拼不成的原因是什么?哪些组合可以? " 促使学生观察数据,记录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要提出核心问题:" 拼成的三角形中,边长有什么关系?" 并鼓励学生通过测量、比较,发现 "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的规律,实现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培养了观察和推理能力。
三、多元评价,动态反馈优过程
“双减”政策要求评价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旨在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因此,为了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教师要借助体现即时性和针对性的评价,为学生提供动态反馈,既关注知识掌握,也重视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能够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更好的达到教学的目标。
在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复习课中,教师就要采用 " 数学闯关 " 形式实施多元评价,具体来说,首先要设计第一关 " 基础达人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判断题和选择题,教师则通过 " 智慧课堂 " 系统即时收集答题数据,针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实时讲解,强化学生的概念理解。到了第二关 " 合作探秘 ",教师就要为学生设计合作探究任务,并对各组的分工、操作、表达展开仔细观察,记录在星级评价表中,课后将评价表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也了解孩子在小组中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自评和互评中,帮助学生明确进步方向,同时为后续调整教学节奏提供依据,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应努力打造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思维为主线、以素养为导向的高效学习场域,有效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减轻其不必要的负担,更能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其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减负”与“提质”的双赢,为
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晓凤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研究 [D]. 重庆师范大学 ,2023.DOI:10.27672/d.cnki.gcsfc.2023.000398.
[2] 张雪婷 .“双减”视域下小学第二学段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调查研究 [D]. 河北师范大学 ,2022.DOI:10.27110/d.cnki.ghsfu.2022.000372.
本文系天水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 年度立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四年级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策略研究一以GG 县某小学为例》(课题立项批准号 TS[2024]GH09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