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视角下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夏静茹 孙毅凯 王宇辰 徐佳凝 张欣妮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松江 201620
引言:随着人们对特殊儿童教育需求的日益重视,融合教育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趋势。融合教育强调将特殊儿童安置在普通学校,为他们提供与普通儿童相同的学习和交往环境,促进他们在学习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自闭症儿童作为特殊儿童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存在独特的障碍和困难。因此,探索融合教育视角下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提升策略,对于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适应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融合教育视角下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融合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将自闭症儿童纳入融合教育体系,对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融入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融合教育环境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了与普通儿童共同学习和生活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和互动,学习掌握更多的社交技能,如语言表达、情绪管理、同理心等,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也为他们在认知、语言、情感等多个发展领域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融合教育有助于消除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偏见和歧视 [1]。长期以来,自闭症儿童因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沟通障碍,常常遭到他人的误解和排斥。而融合教育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了一个与普通儿童平等相处的环境,更多人因此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了解自闭症,逐渐摒弃成见,学会包容和欣赏差异,教师也能够在融合教育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专业素养,从而推动整个教育体系的进步和发展。
二、融合教育视角下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提升策略
(一)营造包容、友好的融合教育环境,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充足的社交互动机会
营造包容、友好的融合教育环境,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充足的社交互动机会,是推动其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融合教育理念强调平等、互助、欣赏差异,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塑造一个温暖、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2]。比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尊重自闭症儿童的特殊需求,耐心引导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同伴辅导等教学方式,让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充分互动,在合作中学会沟通、体谅与分享。在课余时间,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如音乐、美术、体育等,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一展所长的舞台。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应该鼓励所有儿童积极参与,促进他们之间的友谊与互信。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主题活动,如“特殊儿童关爱日”“自闭症儿童才艺展示”等,邀请家长和社区人士参与,让更多人走进自闭症儿童的世界,消除隔阂,播撒理解和爱的种子。唯有营造一个充满温情与活力的融合教育环境,自闭症儿童才能卸下心防,敞开心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步提升社交能力,收获成长与快乐。
(二)开展社交技能培训,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沟通交往能力
由于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互动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交技能训练,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交往策略和方法。这就需要学校引进专业力量,如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言语治疗师、特殊教育教师等,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社交技能培训团队。培训内容应该全面细致,从最基本的语言表达、情绪识别入手,循序渐进地过渡到较复杂的人际交往技巧,如倾听、提问、合作、谈判等 [3]。在训练形式上,要充分考虑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灵活采用游戏、角色扮演、社会故事、视频模仿等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利用社会故事这一方法,通过简单有趣的图文描述,向自闭症儿童展示在特定情境下的恰当行为模式,帮助他们理解社交规则,学会换位思考。再如,通过角色扮演训练,让自闭症儿童体验不同社会角色,学习用恰当的语言和行为与人交流,提高人际交往的灵活性。值得一提的是,社交技能培训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过程。培训团队要全面评估每个自闭症儿童的起始水平和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在训练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每个儿童的进步情况,调整优化培训方案,确保培训工作扎实有效。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融合教育专业素养
在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备特殊教育的专业素养,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这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反思的平台。首先,学校可以定期邀请自闭症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或工作坊,系统介绍自闭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教学策略等知识,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这一特殊群体。其次,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其他学校融合教育的先进经验,学习借鉴成功案例。再次,学校还可以搭建教师交流平台,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鼓励教师分享在融合教育实践中的心得体会、困惑疑问,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与此同时,学校管理者还应鼓励教师加强与校外专业力量的合作,如主动与心理咨询师、语言治疗师等沟通,及时获取专业指导和帮助。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教师的融合教育理念和专业技能必将得到全面提升。当然,教师自身也要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利用一切机会充实和完善自己。
(四)强化家校合作,为自闭症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
自闭症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努力,其中家庭的作用尤为关键。因此,在推进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充分重视家长工作,与家长构建良性互动关系。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书信、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融合教育理念,介绍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和教育方法,消除家长的顾虑和误解,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学校还应定期为家长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活动,邀请心理学、教育学、康复学等领域的专家,为家长答疑解惑,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要积极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建立畅通的双向交流机制。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商讨教育计划和策略。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中来,利用自己的资源和特长为学校建言献策、贡献力量。学校还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或家长互助小组,为家长提供交流分享的机会,让家长在相互帮助中获得更多力量。除了家校合作,营造全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关爱氛围也十分必要,学校可以联合社区和媒体,广泛开展自闭症宣传活动,普及自闭症知识,传播关爱理念。
结束语
融合教育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了一个与普通儿童共同学习和生活的机会,对他们社交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展望未来,随着融合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界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整合资源,为自闭症儿童营造更加有利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谭震林 . 数字游戏在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中应用的三维释析 [J]. 玩具世界,2025,(02):180-182.
[2] 钱舟子 . 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个性化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J]. 三角洲,2025,(05):148-150.
[3] 杜曼曼 . 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家庭照顾者增能的实务研究 [J]. 社会与公益,2025,(03):154-156.
基金项目 :2024 年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星语心愿”自闭症儿童关爱与职业培训一体化”( 项目编号:CX25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