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视角下小学语文多元化作业的“实效”之思
李香钰 陈琴
湖南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板栗树学校 419400
自投身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我始终在探索如何通过作业设计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尝试学科融合、设计多元化作业的过程中,我经历了诸多教学场景,既有学生因趣味作业绽放的灿烂笑容,也有因作业难度不适而产生的迷茫困惑;既有作业有效促进学习的欣喜,也有未达预期效果的反思。这段教学实践如同多棱镜,折射出学科融合视角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多样可能与挑战,促使我对作业的理念、价值、目标和策略进行深度思考。
一、作业设计理念与实践的碰撞
我始终秉持 “大语文” 教育观,坚信语文作业不应局限于字词巩固与课文背诵,而应成为联结语文与多学科知识、生活实践的桥梁。在统编版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将这一理念融入作业设计实践。我深知,语文学习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因此尝试通过创设跨学科情境,让学生在多元任务中感受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在学习《古诗三首》时,我设计了 “诗画中国” 主题作业。学生们不仅要默写古诗、赏析诗句,还需结合美术学科知识,根据诗意创作一幅绘画作品,用色彩和线条展现古诗描绘的意境;同时,参考历史学科知识,查阅诗歌创作背景资料,以文字形式简要阐述诗人创作时的心境。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在多学科融合的实践中,更深刻地理解古诗内涵,提升了审美能力与历史文化素养。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了问题。某次设计 “探秘自然” 主题作业,要求学生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结合科学知识记录观察日记,并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文学性描写。但部分学生因科学观察方法掌握不足,导致记录的数据不完整,进而影响语文表达的准确性。这让我意识到,学科融合作业的设计需要更精准地把握各学科知识的衔接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学科基础与认知能力,确保作业既能实现学科融合的目标,又不会给学生造成过重负担,真正让学生在作业中实现多学科能力的协同发展。
二、作业多元价值与目标的达成
小学语文多元化作业的价值,远远超越了知识巩固的范畴,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拓展思维边界的重要载体。统编版教材丰富的文本类型和主题内容,为设计具有多元价值的作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在 “中华传统节日” 单元教学后,我布置了综合性作业。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从语文角度撰写节日故事、诗歌或散文;从美术角度设计节日主题手抄报;从音乐角度学唱与节日相关的歌谣或创作简单旋律;从劳动角度学习制作节日传统美食。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更在合作中锻炼了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了文化传承、艺术审美、劳动技能等多方面素养的提升,拓宽了文化视野,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作业目标设定上,我追求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涵盖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但在实践中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有的学生擅长写作,能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事物,但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有的学生思维活跃,创意十足,但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流畅。为此,我开始实施分层作业与个性化任务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布置文学创作类拓展作业,鼓励他们尝试不同文体,如小说、剧本创作,并引导他们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作品;对于思维活跃但表达欠佳的学生,安排口语表达训练作业,如故事复述、即兴演讲,同时进行针对性的语言修改练习。这种差异化作业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任务中获得成长,有效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个性化发展。
三、作业实施策略与效果的反思
在作业实施策略上,我不断探索创新,力求通过多元化的形式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我开发了线上互动作业平台,将传统书面作业与动画、音频、视频相结合,如在学习寓言故事单元后,让学生通过平台录制故事配音,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增添了作业的趣味性。同时,开展项目式学习作业,组织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如 “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资料收集、采访调研、方案设计等活动,在实践中提升综合语文能力。这些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部分学生从被动应付作业转变为主动探索学习。
然而,这些策略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过度依赖线上平台,导致部分学生沉迷于电子设备的娱乐功能,忽视作业内容;项目式学习作业由于时间跨度长、任务复杂,有时因指导不到位,出现学生分工不合理、进度拖沓的情况,最终作业质量参差不齐。在作业效果方面,有许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开展 “班级读书分享会” 作业活动时,学生们积极准备,通过撰写读书报告、制作 PPT、现场演讲等形式分享读书心得,极大地激发了阅读兴趣,提高了表达能力,让我感受到作业带来的积极成效。但也曾因作业难度过高、要求不明确,导致学生敷衍了事,未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这让我深刻反思作业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回顾这段探索学科融合视角下小学语文多元化作业的教学历程,我收获颇丰。明晰了作业设计理念与实践融合的关键要点,认识到作业多元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也深刻体会到作业实施策略的得失。未来,我将继续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不断优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让小学语文多元化作业真正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工具,在学科融合的道路上持续探索,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注入更多活力与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