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刘洪波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余字乡综合服务中心
在半干旱区的玉米种植和田间管理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有效应用,确保灌溉和施肥有机结合,形成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应用体系。结合作物的生长需求,针对水分和养分的有效供应,才能体现出更加良好的节水、减肥和增产优势,为半干旱区玉米的高产高收提供有利条件。
1 水肥一体化技术原理和应用优势
1.1 技术原理
水肥一体化技术主要是确保肥料可以在灌溉水中有效溶解,进而通过微喷灌以及滴灌的循环模式,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确保水分和养分可以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中,从而保持水肥同步供应的状态,从根本上充分满足不同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养分和水分的具体需求。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效能。
1.2 应用优势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呈现出显著的优势和应用价值。首先,充分实现节水效应。与传统的漫灌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节约水资源 30%~50% 左右,从而进一步提升水分利用效率。其次,充分实现减肥效果。在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环节,也可以使肥料得到有效节约,使其直接作用在作物根部,减少肥料的挥发损失和固定,进一步提升肥料利用率,大约提升 20%~30% 左右。第三,呈现增产增收效果。在具体应用环节,可以利用精准的水肥供应为作物生长提供必要条件,在产量方面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大约提升 5%~30% 左右。除此之外,也可以使作业和管理次数得到有效节约,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减少田间作业和管理的次数。因此,该技术的应用优势和根本价值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必要条件。
2 半干旱区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2.1 充分做好品种选择
在玉米的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环节,首先需要对品种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尽可能选择综合性状更加优良,体现抗倒伏和耐密性的品种,例如可以选择先玉 335 以及郑单 958 等相关品种,并结合当地的土壤和气温等条件对其进行及时筛选,确保种子纯度⩾96% ,净度 ⩾98% ,同时发芽率和含水量要达到 ⩾95% 和 <16% 。同时,在对相关种子进行精选和包衣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各项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和充分落实,从而使种子本身具有更加良好的性状和抗病虫害能力,充分满足高产高效的栽培要求。
2.2 科学合理的整地和播种
在秋季玉米收获之后,要尽可能采用秸秆粉碎机确保秸秆保持在粉碎状态,其次长度也要 ⩽15 厘米,同时要使其在地表均匀覆盖。为了确保秸秆能够呈现出腐蚀解体的状态,要有效应用秸秆重量0.5%~ 1% 的尿素,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应用秸秆腐熟剂。然后通过栅栏式的液压翻转离开展深翻作业,确保翻耕深度保持在 25 厘米,确保秸秆的翻埋深度在 20 厘米土层以下。然后结合土壤墒情实时应用动力驱动耙或旋耕机等相关工具展开中耕作业或碎土,充分防范可能出现的时尚或风湿等问题,在 5~10 厘米的耕地层低温控制方面要有所优化。通过 8~10°C 的播种,进一步利用宽窄行大垄双行平播模式,一次性完成相应的施肥和播种覆土作业。确保第一冠带铺在窄行之内,第一冠带上覆土 2~4 厘米。
2.3 充分做好水肥管理
在玉米播种之后,要及时滴出苗水滴灌量,要控制在每公顷150~250 吨,从而确保玉米的出苗率得到显著提升。在水分管理方面,要充分结合自然降雨,并落实补水滴灌为辅的基本原则。在自然降水和滴灌补水互相融合的过程中,使得玉米的水分供应得到优化。同时,在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的确定方面,要结合玉米本身的需水规律及其降雨情况的有效性,在总量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也要进行分析调控,从而确保灌溉定额和玉米的生长周期降雨需求得到充分融合。另外,在养分管理方面也要进行不断优化,尽可能应用低肥和低肥互相融合的模式。有机肥也要和非水溶性肥料结合进行有机结合,水溶性肥料要分次随水滴施。基础施肥要尽可能以磷肥和钾肥为主,第一施肥主要是通过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呈现出良好的应用效能。
2.4 科学做好田间管理
在半干旱区的玉米种植管理过程中,需要在田间管理方面进行有效加强。对于密度大于每公顷 75,000 株的农田,8~9 月开展管理的时候,要有效喷施玉黄金以及吨田宝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从而使玉米的茎秆强度得到有效增加,进一步控制好玉米本身的植株高度,预防玉米密植在高密度中可能导致的倒伏现象。另外,在田间管理环节要通过生物防治模式和物理防治等互相融合的模式,通过绿色防控技术使得病虫害的危害得到有效降低,减少发生率。例如,可以通过赤眼蜂来有效防治玉米螟等虫害,且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进而使害虫得到有效控制。这样可以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呈现管理效果,使田间管理本身能够呈现出更显著的效益。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半干旱区域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环节,相关方面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于玉米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对该技术进行推广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做好设备的充分匹配以及农民技术水平的优化,在研发低成本高性能一体化设备和相关技术的过程中,使农民也得到相对应的培训和指导,促进该项技术实现更广泛深入的应用,为玉米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必要支撑。
参考文献
[1] 冯雨薇 . 近三年半干旱区玉米种植技术新进展 [J]. 现代农业科技 , 2023(15): 34-36.
[2] 李育为 .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不同地区玉米种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J]. 农业工程学报 , 2024(22):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