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荆楚文化在城市文创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

作者

江平 常梦瑶

湖北文理学院

引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荆楚文化作为其中独具特色的重要支脉,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独特的艺术魅力,构成了中华文明 " 多元一体 " 格局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支点。当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文化认同的需求感不断提升,文创成为激活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人们对于文化归属感的重要手段。所以荆楚地区的现代文化产品的设计需要通过了解文化内涵,挖掘梳理地域文化的层级脉络,提炼该地区特色的图案、色彩、纹饰等视觉元素实际运用于文化产品的设计之中,这一实践过程实现了对荆楚文化视觉符号的继承与创造性转化。

一、荆楚文化的视觉基因与城市文创设计的交汇

1.1 荆楚文化的视觉可塑性

对荆楚文化中出现的视觉符号、精神内核以及叙事资源等元素进行艺术特征的分析及提炼,是深入研究荆楚文化视觉符号在城市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必要前提。文化符号是直观传达区域视觉元素的重要载体。如楚文化的编钟、漆器、凤图腾等文化要素,这些元素在文化传递过程中具有直观性和有效性,能够增强文化产品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和视觉美感。其次,文化符号是传播区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如提取编钟、屈原等文化符号中蕴含的音乐、人文等文化基因,将抽象的精神特质转化为具象的视觉符号。最后,文化符号是传达区域文化叙事资源的重要载体。如战国袍旅拍在荆州的风靡,它是年轻一代用全新方式解码古老文明的生动实践,使其成为一种流动的文化叙事景观。

1.2 城市文创设计的核心诉求

文创产品以文化创意为核心,是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和精神寓意,并且使城市文化有了更多实物载体从而为大众所了解。因此文创产品设计既是一条链接了文化产业与艺术创意的纽带,也是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5]。因此,当今城市文创产品就是要以跟紧潮流、贴近生活、吸引不同年龄阶层的消费者为着力点深入展开。让文创产品真正走进大众生活,才不会轻易被取代。

二、荆楚文化基因的系统性传承路径

从当前荆楚地区的文化发展现状来看,荆楚文化资源的梳理整合存在碎片化、零散化的问题 [1]。因此,我们需要在梳理文化的基础上,系统收集整理并分析荆楚文物、典籍、民俗中的核心视觉元素,建立一个荆楚文化资源的数据库。文化资源数字化可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 [7]。以博物馆为例,馆内利用现代的数字化技术,准确生动地向游客传达出馆藏文物的相关文化信息,使得游客体验到立体式的视觉盛宴,提升游客对隐藏在文物背后的文化的理解。

同样传统非遗技艺所刻画出的视觉元素也离不开数字化的记录,以往采用文字这一表达形式难以完整反映其错综复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所以我们要通过高质量数字化记录,反映出技艺背后所蕴含的匠人精神与美学价值。

三、城市文创设计语境下的荆楚文化转化应用路径

3.1 传统视觉元素的现代化转译

对荆楚文化元素进行创新型设计转化,就要对传统纹样、色彩进行解构、简化、夸张,提取核心特征,融入现代构成法则。针对不同种类的视觉元素辅之不同的创新设计手法,如对于显性文化,可以从中提取具体、物化的文创设计符号;对于隐性文化,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理清文化内涵、结构与特征,便于呈现和转化 [3]。其次,我们要探索传统视觉元素在新材料、新工艺上的表现效果,如环保材料、亚克力、3D 打印等,从而增强荆楚地区城市文创产品的竞争力。最后,我们可以汲取楚篆、简帛书等文字形态精髓,开发具有荆楚韵味、现代识别度的专用字体或标题字库,应用于荆楚地区的城市文创宣传等,这些文字的创新设计应用,可以更直观地展现荆楚地域背后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内核。

3.2 荆楚文化品牌化系统构建

基于荆楚文化精神或代表性元素,我们可以设计具有高辨识度、亲和力的城市吉祥物或主视觉符号。一个成熟的文化 IP,在设计中需要遵循其独特性、情感性、故事性或可延展性的原则。在现代 IP 中注入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引起更多受众人群对该文化的关注和了解,实现文化价值与内涵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在荆楚文化符号整体 IP 形象设计过程中要始终基于其文化特征,选取荆楚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符号进行提取并概括,用精炼的设计语言展现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延伸至数字技术开发设计出以文化为背景的互动游戏等虚拟现实的体验形式,如此可以最大化覆盖不同受众群体,增加与受众的互动和接触点,提升群体沉浸式的文化体验[2]。

在针对荆楚文化品牌化构建方面,可以运用线上推广的方式,如短视频、社交媒体、城市公共广告等多元媒介,讲述连贯的“荆楚文化·现代城市”故事,同时构建线下体验环节,打造旅游文创产品连锁品牌实体店,使消费者能在实地深入体验感受当地的地域文化,令消费者能够从设计中感受到荆楚文化的精髓。连锁品牌的建立有助于品控的提升,为消费者呈现造型更加新颖、质量更为优良的产品,同时也是对地域特色文化和旅游热点地区的良好宣传[4]。

3.3 公益性设计赋能文化认同

荆楚地区的城市文创设计可以以“非遗 + 公益性设计”为路径,将楚式漆器、汉绣、楚绣、蕲春艾灸、武汉面塑等国家级非遗项目,转化为可共享、可参与、可再生的公共文化资源。将荆楚地区的非遗等公益性设计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强人们对于荆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以非遗符号为核心,提炼荆楚精神符号,如漆器云纹、楚绣凤鸟等核心视觉元素,通过公益课堂等形式,让公众通过手工的形式,做出简单的与荆楚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如楚纹样布艺书签,汉绣手帕等,让人们在体验中理解并认同本土文化价值。最后,以以“非遗市集 + 数字互动”为载体是场景化的互动,结合 VR 技艺演示、直播公益课等工具,使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建立情感联结。此举不仅活化非遗生存土壤,更通过实践提升公众对荆楚文化的归属感,形成“技艺传承—价值认同—社区凝聚”的可持续闭环。

四、结语

城市文创产品就像一张名片,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将每个不同城市的个性化展现给大众。因此,我们进行城市文创设计的过程中,在遵循艺术创作原则的基础上,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打磨,将荆楚地区的文化元素与产品相结合,将楚地的图腾、纹饰等元素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中,让产品的文化属性成为能够代表荆楚地区的人民生活和情感寄托,使“荆楚文化产品设计”成为一种荆楚文化的代名词突出文化底蕴和内涵 [6]。

本文为荆楚文化在城市文创的创意实践提供路径研究参照,既规避符号拼贴化风险,又推动设计从“器物复制”走向“精神共鸣”,对塑造荆楚文明创新枢纽的城市定位具有实践意义。但未来仍需进一步探索,以及更深入的跨学科合作、更开放的公众参与、更持续的创新探索,以及建立更完善的荆楚文化视觉资源库与设计评价体系,共同推动荆楚文化在新时代城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熊霞. 符号表达与形象构建:荆楚文化精神凝练与传播的路径选择[J]. 社会科学动态 ,2024,(12):25-30.

高文劼 . 荆楚文化符号整体 IP 形象应用设计 [D]. 南昌大学 ,2024.周莹 . 文旅融合背景下城市地域文化元素的提炼与表达[J]. 西部旅游,2023,(20):11-13.丁越强 . 荆楚文化视觉元素在旅游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J]. 旅游与摄影 ,2022,(18):64-66.

王晨竹 , 王成玥 , 穆美娇 . 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设计中的提取与应用研究——以辽宁省朝阳市为例 [J]. 今古文创 ,2022,(28):73-75.王鑫 . 荆楚文化在现代文化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J]. 戏剧之家 ,2019,(30):227-228.

肖远平, 王伟杰. 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路径研究——以荆楚文化遗产的开发建设为例[J]. 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3(02):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