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中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与监管策略
王媛
天津华测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00
引言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在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食品添加剂的不当使用也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不乏与食品添加剂相关的案例,引发了社会对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的广泛关注。因此,研究食品工程中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与监管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食品添加剂概述
1.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分类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按照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得的天然物质;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则是通过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所得到的物质。按其用途可分为香精、香料、色素、抗氧化剂、杀菌剂、增香剂、甜味剂、漂白剂、疏松剂和营养强化剂等。
1.2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增加食品的保藏性,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食用价值。例如,防腐剂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少食品因微生物污染而变质的风险。其次,食品添加剂能够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如通过添加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使食品在色泽、香气、口感等方面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此外,食品添加剂还可以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能够弥补食品在加工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同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适应生产的机械化、连续化和自动化,推动食品工业走向现代化。
2、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超范围、超限量使用
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部分企业为了改善食品的质感、制造卖点、适应消费者需求,或者掩盖产品缺陷和质量问题,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例如,某些企业在大米上着色素、加香料,在三黄鸡上涂黄色,在茶叶中加绿色,在枸杞子中用红色素浸泡,在肉制品中使用防腐剂等。此外,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超限量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等。如在一些小企业生产的乳饮料、果汁饮料中,大量加入防腐剂(苯甲酸)和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人工合成色素等,严重威胁着食品的安全性。
2.2 使用劣质或过期添加剂
使用劣质或过期的食品添加剂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功效,反而可能造成食品有毒有害,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劣质食品添加剂可能含有有害杂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过期的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降低食品添加剂的效果,甚至导致食品变质。
2.3 标识不规范
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在产品标签上标注的食品添加剂信息不规范,存在标注名称模糊不清、标注日期模糊不清、标注语言模糊不清等问题。有的在产品不明显的地方用小字标注,有的即使标注了食品添加剂的类型或批号,却不标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更有甚者,一些产品使用了食品添加剂,商家为了谋求利润,在商品上表明“本产品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等字样,欺骗、隐瞒消费者。这种行为不仅引起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猜疑,也使食品添加剂成为媒体抨击的内容和关注的焦点。
3、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的策略
3.1 企业自律
食品生产企业是食品添加剂使用的主体,应加强自律,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企业要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剂采购、使用和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供应商的审核和管理,确保所采购的食品添加剂符合质量要求。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的规定,选择和使用食品添加剂,控制使用量,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同时,企业要做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记录,以便追溯和管理。
3.2 政府监管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管力度。一方面,要完善食品添加剂安全性和监督管理评价制度,对各种列入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进行安全性评价,确保其使用安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和使用劣质、过期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此外,还要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加大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的抽检力度,对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
3.3 社会监督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鼓励消费者、媒体等社会力量参与食品添加剂安全监督。消费者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学会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和含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媒体要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和监督,及时曝光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行为,引导公众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同时,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要加强行业自律,制定行业规范,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4、食品添加剂的监管策略
4.1 完善法律法规
进一步完善食品添加剂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等要求,为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提供法律依据。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
4.2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剂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许可管理,严格市场准入,确保企业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和质量保障能力。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的抽检频次和覆盖面,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
4.3 推动行业自律
鼓励食品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发挥自律作用,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引导企业加强自我管理,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行为。行业协会可以组织开展食品添加剂安全知识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提高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同时,要建立行业信用体系,对诚信经营的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规企业进行曝光和惩戒。
结语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当使用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必须加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与监管。企业要加强自律,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社会要发挥监督作用,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同时,要加强对公众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参考文献
[1]食品安全监管视域下食品添加剂的应用要求.段秋虹.食品安全导刊,2024(34)
[2]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让消费者“吃得明白”.雷玄.中国质量万里行,2025(02)
[3]某地肉制品加工中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调研.刘茹;孟培阳;张旭升;赵琳琳.中国食品工业,2025(02)
作者简介:王媛(1988-),女,汉族,天津人,本科学历,现任职区域经理,专业研究方向:食品检测